創作時就想著「出海」,可能會喪失電影的靈魂 | 上影節

去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復甦態勢,多元題材的影片正在豐富市場供給,類型電影的市場天花板不斷推高;與此同時,也應當注意到眼下電影行業產能不足、營收結構不完善、票房增長乏力等現實問題。

在6月16日舉辦的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論壇上,來自國內外電影企業的管理者、知名電影人,與中外同行分享各自的最新思考和獨特見解。面對觀眾迅速變遷的審美主張、人工智慧帶來的技術革命、國產電影出海的迫切需求,從業者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和興奮,機遇永遠與挑戰同在。

電影人之間的交鋒與激辯,一直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上最常見的場景。越是行業劇變,彼此間信息的互通有無和觀念碰撞就越發重要。

將觀眾拉回影院,靠什麼?

過去三年電影行業的特徵之一,是觀眾的價值主張和審美的變遷異常迅速。觀眾的喜好每半年到一年就會發生變化,而電影的製作周期通常在兩到三年。阿里影業總裁李捷談道,過去行業看好的一些類型和題材,觀眾似乎興趣變淡,而一些有明顯市場天花板的懸疑、罪案類型近兩年備受熱捧,「相信很多公司有同感,不知道應該拍什麼樣的電影給觀眾看」。

電影公司如何在偏長的製作周期中,追趕觀眾短周期的觀影變化?李捷認為,解決的關鍵在於找到真正能夠抗周期性的電影。在他看來,電影與短視頻、劇集、綜藝最大的區別,在於視聽上的「電影感」,這種體驗無可替代。過去幾年,由於經營壓力等問題,具有「電影感」的電影數量減少,而大製作和工業化的電影可以將觀眾拉回電影院;在內容層面,相較於架空虛構題材的影片,與個體命運、家國情懷、時代共鳴相關聯的電影,更能夠引發觀眾的情感共振。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談道,目前電影的類型結構還不夠豐富,比如動畫電影、科幻電影在電影市場總票房中佔比較低,這兩種類型的影片將是中國電影人未來可重點開發的方向,有較大的增長潛質。目前,光線傳媒保持著每年3部動畫電影的產量。王長田透露,科幻電影方面,目前光線正與三體宇宙聯合開發電影《三體》,由張藝謀執導,目前已進入前期籌備階段。

在上影集團董事長王健兒看來,僅靠票房收入實現中國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有一定難度,且不符合市場規律,應當強化ip開發,打破產業壁壘。上影日前宣布,依託《中國奇譚》開發的首部動畫電影《小妖怪的夏天》定檔明年暑期檔,正是希望通過對ip商業賽道的拓展,為電影的藝術價值留出更多空間。

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認為,電影創作離不開商業、藝術、技術和人文四個元素。過去十年,博納影業的多部主旋律電影,從《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再從《中國機長》到《長津湖》,將題材與類型相結合,融入藝術表達,兼顧人文情懷,努力實現電影製作規模的升級和新技術突破。

走出去,積极參与世界電影交流

關於中國如何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多位從業者談道,無論是製作還是發行,中國電影都需要更多「走出去」,積极參与世界電影交流。

於冬認為,可以通過打造中國電影的海外故事,回應觀眾對新內容的需求。目前博納影業正在開發中國企業家在華爾街的故事、情報人員在海外隱蔽戰線與間諜的鬥爭故事。在他看來,國際化的表達能夠幫助中國電影在本土市場盈利之後,繼續擴大海外市場影響力。

「中國公司和中國電影人要以積極、開放的態度參與到世界電影的循環當中,了解世界電影的格局和生態。這樣未來與國際製片公司、導演以及演員談判的時候才能有更多話語權。」華人影業總裁應旭珺介紹,在華人影業主投、主控的影片中,《巨齒鯊》系列面向全球市場,以中國主控與國際資源合作的模式,取得了亮眼的票房表現,目前正處於第三至第五部的整體開發;定檔今年暑期檔的《解密》改編自作家麥家的同名小說,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採用了國際化的主創陣容。在應旭珺看來,平等、自由和開放地交流,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關鍵。

多位中外電影人從各自的視野出發,分享他們在平衡地域文化特色、回應國際市場的變化、喚起全球觀眾情感共鳴方面的實踐。

東京國際電影節節目總監市山尚三談道,這兩年的國際市場正在經歷一些改變,越來越多的觀眾願意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電影作品,尋求新鮮的藝術元素。在他看來,這對於亞洲電影的發展來說是不錯的機會,但對於創作者而言,並不需要在創作的當下去思考未來是否面向國際市場,而是需要真誠地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把結果交給觀眾。「回看以前在國際上很成功的中國電影,大多都是呈現了中國美麗的風景,有著很好的藝術感,但為什麼大多數當代中國商業片很難在國際上獲得成功?可能除了一些風景之外,我們還需要更多關於家庭、社會的元素,一些共通的情感和真真切切的形象。」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主席費爾南多·胡安·利馬也認同市山尚三的觀點。在他看來,如果在創作的時候就想著「出海」,可能就會喪失電影創作的靈魂,重要的是創作的真誠。「中國有非常獨特的視角和非常悠久的文化,我覺得這是可以讓中國電影大獲成功的基石。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專註思考本身,在發行和展映的時候要能夠聯繫一些大的發行機構,成功地讓影片進入國際市場。」

去年暑期取得超26億元票房成績的《封神第一部》今年暑期將在歐洲上映。導演烏爾善說,這是他此前未曾預料的,「當時創作的時候,我希望為中國的觀眾拍一個神話史詩,來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獲得中國觀眾的共鳴」。在與其他國家觀眾交流時,許多觀眾談道,他們被故事中的父子情所打動,「我覺得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如果我們被感動,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觀眾也同樣會被感動。」烏爾善說,他希望能夠如實地表達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相較之下,我更關心的是我們如何找到走出去的『起點』」。

人工智慧,電影業最大變數?

一直以來,創新是電影人努力的方向。今年年初,文生視頻工具sora登場,有電影製作人用sora製作了不同主題短片,電影行業被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潛力所震撼。眼下,電影公司都在積極探索和應用aigc技術。那麼,人工智慧技術究竟會對電影製作產生怎樣的影響,它會改變電影行業核心運作方式嗎?從業者分享了他們各自的觀察和思考。

李捷認為,從創作端到製作端,aigc將在未來三到五年,成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工具,但並不會改變創作的本質,「電影是以創意和創作者為核心的藝術,所有的技術是為我們所用」。

王長田覺得,眼下不必對ai抱有過度期望或過度恐慌,「目前主流的電影工作者已經在應用ai,但實際運用過程中,遠遠達不到電影級作品的需求。ai製作的畫面達到大銀幕放映的要求,可能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在他看來,ai或許會顛覆許多行業,但很難顛覆電影,電影是以創意為核心的東西,而創意的指令是由人發出的。「ai是一個生產工具,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精神產品,這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ai可以實現輸入文本,產生一段視頻,但生成持續兩小時、不斷反轉、有人性表達、有情緒變化的作品,目前是做不到的。」

在王健兒看來,ai不僅僅是工具,也可能會成為創作的夥伴。他在與使用ai創作的青年人交流過程當中發現,aigc是不可控的,比如生成形象的時候,有時候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而生成一種意料之外的形象,反而帶來了新的創作靈感。

應旭珺認為,在人工智慧覺醒之前,它更多提供的是工具化的輔助,這是因為文生視頻技術還沒有達到很高的穩定性,暫時沒有對影視產業產生強烈衝擊,「但是這天肯定會到來」。從電影發展歷程來看,每一次新技術的到來,起初帶來的是恐懼,而後都給行業帶來正向影響,從電視、互聯網到ai,過程相似。

在應旭珺看來,ai工具化其實是影視創作大眾化和民主化的過程,以前影視創作技術掌握在少數電影工作者手裡,有了ai加持,更多普通人可以參與創作過程。智能手機出現之後帶動了全球所有人對於視頻拍攝的熱情,從短視頻到短劇的火爆,ai讓更多人參與影視創作,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技術發展不僅會在內容創作端帶來變革,也會催生更多的商業模式,最終給影視行業帶來擴容和提升。」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