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強|現代老人生活的多稜鏡——評主競賽單元西班牙影片《一間自己的浴室》

對於2023年的歐洲電影來說,因為拜好萊塢編劇罷工、生產進度受挫之賜,也許可說是「加速度恢復」的一年。在疫情中度過了艱難的三年後,市場出現了新的轉變,不僅票房得到一定增長,而且電影院有了更多的空間放映藝術電影、小電影和本土電影;中老年觀眾也在重新集結、返回電影院。這些表現,無疑是令人欣慰的。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我們看到了西班牙2023年拍攝的新電影《一間自己的浴室》。筆者並不確切了解這部影片在西南歐洲本土的市場成效,但可以肯定,它在歐洲電影的恢復之年面世,並被選送參加「金爵獎」的主競賽單元,這一切看來都不是偶然的。

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年過六旬的安東尼亞本是一位模範家庭主婦,她的日常無非是洗衣做飯,整理內務,每天起早貪黑,整日忙忙碌碌,為丈夫提供可口的一日三餐,也為家庭奠定和諧的滋味氛圍。對於這一切,安東尼亞已習以為常,丈夫奧博托更是置若罔聞。然而,突然有一天,安東尼亞發現了自己的特殊嗜好:對浴室寫作情有獨鍾,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這一多少有些恣意怪誕的行為既為她帶來了心靈的釋放,也為她單調乏味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人的形態面貌為之一變。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安東尼亞終於活出了自己的樣子,活成了精神的神仙。看著她騎牆跨板地窺視人群,神秘兮兮地走進一家家隔壁鄰居的浴室,時常坐在馬桶蓋上忘我地奇思異想、揮筆如麾,我們幾乎忍不住要笑出聲來。

應該說,編導的想像力是極為豐富的,在近似魔幻的敘事鋪展中,揭開了現代老年生活的多稜鏡。家庭成員之間的罅隙在所難免,只是由於「視覺的癱瘓」而常常遭到遮蔽。所幸,丈夫奧博托倒並不如是蒙昧愚笨。面對安東尼亞的變化,奧博托由詫異而警覺,由無奈而傷感,由懷疑而惱怒。影片紆徐從容地展示了家庭生活的這些紋理。接踵而來的持久矛盾和劇烈衝突更是令人忍俊不禁:奧博托斷然將男幫工鮑勃趕出家門,無故追打提供浴室方便的鄰家青年,煞有其事地訓斥妻子的朋友孔奇,最終與愛妻一言不合、反目為仇——夫妻生活由此陷入危機。

有的評論說,導演露西亞·卡薩爾·羅德里格斯關心女性的生存境遇,創作了一部為女性張目的女性主義影片。這當然沒有錯。但是,作為一位上了年紀的觀眾,我還看到了影片的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如何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各不同的老年個性,這種理解必須是發自內心的,是不計條件的。眾所周知,因為自然規律的作用,老人們慢慢退出了社會工作崗位,家庭幾乎成為他們唯一的精神港灣,一些人為應對枯燥和單調還慢慢生成了自己的癖性和嗜好。它們可能是「一間自己的浴室」,也可能是與老友交往、四處交遊、埋頭寫作……只要有益於身心健康和豐富老年生活,都應該得到尊重。

現在的問題是,在當下這樣一個社會生活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且不說他者對於老人常常產生誤解,老人本我之間的包容理解也常常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難題。這其實是一個帶有世界性普適性的共同問題。但是由於市場的商業性作祟,電影很少主動將它們作為主題來表達(因為電影主體觀眾是20—35歲的青年群體)。

實際上,電影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它的群眾性,甚至可以說是全民性。電影從十九世紀末誕生以後,幾乎成為世界大眾共情同樂的主要藝術形式。但不知何時起,電影慢慢演變成了青年人的專利,個中的原因相當多元和複雜,且全球幾無例外。不幸的是,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並沒有讓這種狀況得到改善,反而由於影像傳播矩陣的構築,進一步擴大了年齡壁壘,把中老年觀眾擋在了電影院的門外。

以我國為例,2022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2.8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9.8%)。預計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達到5.2億。老年人口規模的急劇增長,老年人精神藝術生活的相對匱乏,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現象。但是,中老年觀眾題材內容的影像觀照尚缺少充分重視。市場大數據和票房演算法的加持,更是讓這種傾向得到進一步強化,市場上適合老年人觀看的電影題材一直較少,影院的設施建設、購票服務、價格機制和時間安排等也跟不上老人的實際需要,因此老年人走進影院的概率一直較低。

同時,由於過分依賴人工智慧和數據演算法,學界和業界對於老年觀眾市場的變化也不甚了了,對老年觀眾影像喜好的研究幾近空白,一些地方曾出台吸引老年觀影的優惠措施大都無疾而終,在一定意義上形成了空轉和循環。

而羅德里格斯不僅敏銳地感受和提出了這個屬於世界性的共同話題,而且試圖認真對待和解答。影片的後半部著意留出足夠的篇幅,讓一度自矜的奧博托富有層次地省察反思,直至主動地跨進「浴室」,與安東尼亞互訴衷腸、重歸於好。「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終須心藥治。」這個明朗溫暖的煞尾,像一股清風,也是一種示範,錨定了人類社會共性共情共鳴的潛命題,提示全世界對於現代老人的精神生活給予更多的悉心觀照。由此,讓這部算不上「鴻篇巨製」的西班牙「小電影」,便具備了自身獨特的意義和價值。何況它既魔幻、又現實,既戲謔、又耐看呢?

  作者:李建強

文:李建強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編輯:徐璐明責任編輯:邵嶺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