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電影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讓上海影迷更幸福滿足

隨著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上海作為「電影之城」的氣氛拉滿,與電影有關的「氛圍感」遍布整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6月15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電影局主辦,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弘揚城市精神 打造電影之城 上海市電影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發布會在上海影城2號廳舉辦(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

來自中國電影產業的濟濟人才匯聚一堂,新鮮出爐的「上海出品」片單和一系列舉措的發布,都彰顯著這座城市與電影攜手共進的美好願景。「三年計劃」囊括了從影視創製中心的建設到進一步做強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規劃,從資金政策的扶持到影院文化的改革升級,從行業智庫的引領到電影文化的營造,上海正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電影產業的發展。 

未來將與觀眾見面的部分「上海出品」精品項目

五大方面、24項任務,助推上海電影「全面發展」

毫無疑問,電影在上海,有著其他地區難以企及的深厚群眾基礎和情感認同——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上海的電影文化底蘊豐厚。歷經百年,上海電影市場領跑全國,電影票房、放映場次、觀影人次、影院數量、銀幕數量、座位數量等各項市場數據多年保持全國城市第一。而同時,上海電影在內容創作、技術創新、市場拓展、金融服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上海電影局自去年年底啟動了「三年行動計劃」的撰寫工作,歷時6個月,通過120餘場的調研座談,向100餘位行業代表虛心請教;同時放眼世界知名的影視城市,對相關的政策定位、經驗做法進行對標對錶研究。經過近50多次的修改,吸納近200條優質建議,才有了此次正式發布的計劃方案。

從方案中可以看到上海梳理了自身各方面的優勢,從當下行業從業者和市民真實的需求出發,制定了一系列的具體舉措,以期實現電影產業的全面升級和城市文化形象的深度塑造。

計劃涵蓋了上海電影當下最重要五大方面的24項發展任務:一是通過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做強上海國際電影節、發揮行業智庫力量等築牢上海電影之城根基;二是通過實施電影精品工程、推動構建電影ip產業鏈、健全上海電影評價體系和功能等繁榮上海電影之城出品;三是通過加大電影科技研發力度、優化上海電影攝製服務等升級上海電影之城產業;四是通過凸顯紅色電影力量、培育影迷增進互動交流、做優普惠性放映活動等培育上海電影之城生態;五是通過吸引更多名家來滬、積聚青年影人力量,完善上海電影之城人才機制。

預計經過三年左右的持續推進,上海將全面提升上海電影的綜合實力,不斷擦亮「上海電影」金字招牌,進一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陳可辛談上海:時髦、摩登又有厚重年代感的魔都

從發布會上公布的、未來三年上海出品的精品創意製片單中可以看到,未來三年的「上海出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了革命歷史、現實題材、傳統文化等各種不同類型,其中《千里江山圖》《醬園路》《逆行人生》《好東西》(《愛情神話》平行篇)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等都是上海故事、上海取景,滬味濃厚;《解密》《核潛艇》《黎明起飛》等作品,唱響了奮戰在不同戰線上的中國英雄讚歌;《喬妍的心事》《我會好好的》《即興謀殺》等作品涵蓋了溫情、懸疑、喜劇等題材創作,動畫電影《白蛇·浮生》《真假美猴王》《小豬佩奇之完美假期》《小妖怪的夏天》大電影等動畫匯聚了中外經典ip……

作為「上海未來三年精品創製片單」的發言創製代表,陳可辛導演談到,《醬園弄》與上海從地域到情感、從物理到精神上,都有密不可分的連接。

陳可辛發言

2004年陳可辛第一次在內地拍的電影《如果·愛》,也是在上海拍攝。將近20年後,陳可辛又回到上海,虹口區是他新片《醬園弄》中「傳奇誕生的地方」。「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上海這座時髦、摩登又有厚重年代感的魔都,對我們創作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上海的氣質也滋養了電影的表演。陳可辛談到,「弄堂里每一個空間都充滿了生活氣息,如同『 72家房客』的感覺給了我跟團隊許多靈感,更重要的是這些空間感染了演員的表演。」每個進組的演員陳可辛都會親自帶他們走一遍片場的每一個空間,讓他們想像和感受期間裡面無數上海故事日復一日地上演。

一件有意思的小插曲是,在上海拍片的日子,恰逢《繁花》熱播,陳可辛也是追劇一族。「我們白天拍著40年代的上海,晚上回到酒店,電視上是播著90年代的上海。」頗有穿越之感,而細數近年來如《羅曼蒂克消亡史》《愛情神話》等影片,也讓陳可辛看到青年導演都在用不同的方法去呈現不一樣的生活。

讓上海影迷成為全國最有幸福感的觀眾

上海是座擁有濃郁的電影氛圍,活躍的消費市場,和具備高度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的影迷觀眾的城市,379家影院,2247塊銀幕構成了電影之城的市場根基。

在後疫情時代,人們的觀影習慣發生了巨大轉變,上海的電影院們也以各種積極嘗試實踐著更適應當下觀眾觀影場景需求的自我迭代。

2023、2024年,上海影院和影迷共同發起的28場灌籃高手和霉霉演唱會的電影千人活動,年輕觀眾重返影院,在線下打卡,線上互動中再次發現了觀影的儀式感和新鮮感。上海影城、衡山電影院、大光明電影院、蘭心大戲院、國泰電影院、美琪大戲院等曾經見證歷史的標誌性建築,亦是影迷心中的精神圖騰。而近年來,這些老影院也都積極通過新的嘗試,結合影展,推出文創周邊,成為年輕觀眾影迷嚮往的體驗消費場所。

「2022年上海觀眾曾貢獻了《愛情神話》上映四成的票房;2023年《芭比》上映首周,上海影院給出了高出全國一倍的排片;2022年到2024年上映的19部動漫影片,上海地區的上座率是全國第一。百老匯院線旗下movie movie電影院策劃的經典電影放映在影迷中廣受好評……」上海市發行放映協會會長戴運談到,「這些數據和案例是市場化的選擇,是內容與觀眾的雙向奔赴的表現,也讓我們看到上海觀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會上發布了上海影院建設2.0規劃。這個規劃旨在鼓勵影院自我迭代,以觀眾需求和體驗為核心,推陳出新,創建生態升華影院與觀眾的鏈接。

「三年行動計劃」將響應觀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推出多項舉措

通過主題和特色影院的模式,動漫、科幻、戲曲愛好者、藝術電影愛好者、技術愛好者都能藉由電影找到自己的社交群,為年輕觀眾開發個性化觀影活動,定製ip產品等,通過周周有影展、周末看新片等觀影品牌,讓觀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通過主題和特色影片的摸索,驅動影院提高產品設計和服務能力,「這些舉措都有助於影院擺脫對傳統電影檔期的路徑依賴和內容同質化競爭,讓影院找到自己特定的場景和觀眾。這也有助於未來為不同類型影片的宣發提供更精準的放映渠道和聚焦的目標客群,有利於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戴運說。

2023年上海的觀影人數已經達到5200萬,票房數、銀幕數等6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但上海並不滿足於此。「未來發展的空間還很大,我們致力於創造『電影+』的新消費場景,希望做強各類觀影平台,通過差異化的優秀內容供給和高黏度高互動高頻次影迷活動,讓上海的影迷成為全國最有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的電影觀眾,也讓各類電影在上海永遠不愁找不到知己。」上海市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劉禕吶在會上表示。

同日,上海電影發展研究院在儀式上同步揭牌,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則向來場來賓介紹了上影集團打造全新的ai生態中心和集五星級影院、酒店、俱樂部於一體的沉浸式電影文化空間fod(film - oriented destination)「電影策源地」的系列進展。

時值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三年行動計劃緊緊圍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把為人民謀幸福,讓生活更美好貫徹落實到上海電影工作各方面。據介紹,未來,上海將重點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受眾清晰的主題影院,實施電影精品工程,打造「周周有影展」等觀影品牌,鼓勵各類首映、路演活動,進一步豐富內容供給之外,推動電影文化深度融入城市生活。同時做強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展紅色電影之旅、電影黨課等文旅結合的特色觀影活動,鼓勵影院以電影為媒介完善特色經營,打造上海電影文化標識,不斷提升市民的感受度與參與度。此外,上海還將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持續優化惠民、惠農、惠學、惠老、惠特「五惠」放映活動和電影進農村、進校園、進軍營、進展館、進養老院、進商圈的「六進」公益放映,便民、惠民、利民,提升觀眾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