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學很熱也很亂

  1月16日,學生在位於韶關始興縣隘子鎮滿堂村的滿堂客家大圍研學。 新華社發

  視藝kids研學團隊走進清華。 受訪者供圖

  1月30日,一群廣東「小荔枝」到黑龍江撫遠市蔓越莓種植基地展開研學之旅。 新華社發

  「雙減」政策落地的這幾年,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中國中小學基礎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目前行業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但隨著各地相關政策的逐步實施,中國研學旅遊行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隨著暑假的來臨,研學更趨火熱。當前,研學市場和產品存在怎樣的問題?業界還需如何努力改善?南都記者就研學問題採訪了多位資深專業人士。

 a 廣州研學的實踐樣本

  廣州市研學實踐協會秘書長曾健允為南都記者詳細闡述了廣州研學市場目前呈現的面貌:當前,研學產品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科工類、職業啟蒙與勞動教育類研學項目備受歡迎。同時,農業類研學產品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廣泛關注。

  談及研學產品與春遊、秋遊的區別時,曾健允強調,研學更側重於教育性和實踐性。它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充分利用優質社會資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實現跨學科的沉浸式學習。

  自2021年起,廣州教育局與文化廣電旅遊局攜手,遴選了116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及30家港澳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為廣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研學選擇。2022年8月,廣州更是啟動了「2022廣州研學季」主題活動,推出了涵蓋勞動體驗、科技製造、自然地理等十大領域的70組精品研學課程。

  2023年6月,廣州市教育局與文化廣電旅遊局再度聯手,舉辦了「大開『研』界·走讀廣州」系列主題活動。該活動開展了《尋龍記》《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尋香之旅》《考古解密中共三大》《宋代點茶》《當個花藝師》《紅樹林觀鷺》《逐夢深藍》等與學段相匹配的示範課,不僅展示了「真研學」的課程設計,更彰顯了導師服務的專業內涵。

  曾健允表示,廣州的研學事業將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以前,教材是學生的世界,而現在,世界成為了學生的教材。廣州將繼續推動「基地+學校」的緊密合作模式,共同開發並執行一系列高質量的研學課程。這些精心設計的研學課程將在「大開『研』界·走讀廣州」項目中精彩亮相,為廣大學生提供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的學習體驗。

b 今年研學大不同

  廣東青旅市場部負責人謝煉哲分析,今年研學產品與往年最大的不同主要體現了「七化」:細分市場化:研學產品根據不同興趣和年齡段進行細分,以滿足特定需求;科技融合化:有的研學產品開始通過ar、vr等科技提升互動性和沉浸感;實踐體驗化:更加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通過實地體驗加深知識理解;環保教育化:越來越多的研學產品將環保理念融入研學項目,強調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意義;學科交叉化:研學產品注重結合多學科內容,提供綜合性的學習體驗;服務定製化:提供個性化和定製化的研學服務,滿足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品質升級化:通過研學導師的培訓,注重提升研學旅行產品的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從事研學工作多年的廣東景美旅遊策劃營銷機構總經理曾令華分析,今年的研學產品對於往年來說,明顯豐富了很多,從過去的以傳統景區、博物館、科技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變為主題更豐富,產品更多,新增加的多是傳統文化、勞動實踐教育、農業農耕體驗、工業廠礦這四大板塊。很多企業也轉變原來的發展思路、產業布局,實施多產融合,跨界發展,想方設法與研學沾邊,擴充這個板塊的業務。

  南都記者也觀察到,今年市場上的研學產品受眾更廣,研學對象年齡更小。2024年1月,廣西11個「小砂糖橘」赴東北研學在網路上爆火,隨後,引發了南北萌娃互相交換冬天的研學潮。參與研學體驗的「幼齡化」日趨明顯。

  另外,參與研學主體除了「青少年」,還有契合主題的專業人士,如中學地理教師研學、首屆地理實踐力研修班等主題。今年廣東青旅、新蟻族等單位聯合推出的「地理(中國)研學系列產品」,便有適合地理老師的「繼續教育」內容的研學課程,包括在陝西和內蒙古交會地帶、有「中國版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之稱的中國古人類發祥地——薩拉烏蘇河谷周邊舉行「秘境·薩拉烏蘇」研學產品。

  視藝空間、視藝kids創始人賀美艷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分析,文博研學仍是熱門主題,「博物研學路線視藝kids做了八年了,讓學生在歷史現場學習歷史。」她介紹,「搶博物館票堪比搶火車票。孩子們學習,真的是小成本、大收穫,離開了課堂,博物館也成了讓家長們兩眼放光的地方。」

 c 研學「亂象」叢生

  曾令華告訴南都記者:研學自2018年開始高速發展以來,在去年迎來了高峰,現在不只是旅遊景區,其他行業產業,包括工業廠礦等各行各業都在「搶奪」研學的資源與市場。但是研學產品到目前止,均不是一個完全自由化市場化的產品,資源方的學校與學生「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上,即便本區域的大型旅行社、品牌旅行社也拿不到那麼多「資源」。所以,目前出團量最大的並非旅行社,而是一些小型的掛著教育諮詢牌子的機構與部分註冊不久的中小旅行社。大型旅行社要想做研學也只能做「二道販子」,從這些機構拿到客源,承接出團事務。這部分機構在選擇研學景區與基地時多數並不會考慮課程內容、研學主題、學生研學的真正目的與意義,而首先考慮價格,會選擇價格更低的景區與基地,從而實現更大的利潤。這樣會導致很多優秀的研學資源、基地、課程無法抵達學生方。

  當前,研學市場競爭激烈,基地團費價格低廉,基地與景區沒有「話語權」,團費大部分為中間成本。如佛山過去只有幾十個掛牌研學基地、景區,現在已經有上百個,而且還在不斷增長。基地的增多,意味著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硝煙四起,有的甚至低到20多元一個學生,高的也不超過60元,40至50元之間是普遍價格。這樣低的價格,導致基地與景區基本沒有利潤,無法為學生提供標準的研學服務。

  但學生出遊的價格基本在190元以上,高的達250元以上,這中間交通大巴、中餐、導遊、保險等成本在80元至90元。高價出遊,低價基地,利潤到哪去了?都在中間商口袋裡。

 d 業界仍須努力

  曾健允呼籲,「研學」關乎學校、學生、家長、研學基地等多方因素,每一方都有各自的價值觀和立場,每一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各方都知道「研學」是好事,勢在必行,因此要做好「研學」,需要多方同心聚力。

  曾令華表示,未來研學市場的趨勢會慢慢改變現在良萎不齊、到處都是研學基地場館、市場亂象的現狀,會向管理規範化、課程導師專業化、行程課程化升級,以實現真正的研學目標與目的。

  賀美艷則分析,因為市場巨大,現在,不僅傳統的教育和旅遊從業者積極進入研學市場,許多異業人員也看中了研學市場的潛力,紛紛加入其中。這使得研學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但同時質量參差不齊。研學存在游而不學、質價不符、安全缺位等問題,由於市場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一些企業可能會採取低價競爭策略,其實,如果整個行業大家都在卷價格的時候,會導致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損害受眾的利益。此外,研學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湧入,這可能會導致市場出現一些泡沫現象。

  專題采寫:南都記者 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