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正太與繼母的愛,愛爾蘭故事太可愛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陷入到一種欲求不滿的狀態,因為自己的慾望是無法控制的且無法滿足的,因此,加法就成了常態,電影也是一樣,創作者之所以無法產出來優秀的影片的一種原因也是因為自己想要的太多。想要的太多,自然無法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內面面俱到,因此,呈現給觀眾的就不是一部成熟的作品,往往是說了這個,忽視了那個等等。當然,有做加法的就有做減法的,事實證明,很多創作者做減法的時候,往往更能通向成功。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做了減法的故事片。《彩虹照耀》是一部講述親情的電影,托馬斯口吃,且小小年紀就被送往福利院,在福利院,這個口吃的男孩因為自己的善舉總是遭到針對,某一天,一個叫瑪麗的女人領養了托馬斯,此後,托馬斯的生活被徹底的改變。瑪麗與丈夫埃里克因為不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萌生了想要領養一個小孩的念頭,機緣巧合之下,瑪麗看中了托馬斯,然而對於埃里克來說,托馬斯並不是自己中意的孩子,因為托馬斯膽小,口吃且怯弱。埃里克更喜歡陽光大男孩,但是埃里克更愛瑪麗,於是,托馬斯就成了瑪麗與埃里克一家的新成員。

在這個新家裡,托馬斯與瑪麗相處並沒有太多的隔閡,然而在面對埃里克的時候,托馬斯展現出來的卻是一種畏懼,然而天公不作美,瑪麗因為患病離世,這個家就剩下了埃里克跟托馬斯,他們不得不找尋相處之道,在這個過程中,托馬斯終於走出了陰霾,重新開始面對新的生活。

為什麼說《彩虹照耀》是一部做了減法的電影呢?原因想必任何一個看完了本片的人就會明白。本片並沒有太多的轉折以及太多元素的契入,更多的時候,本片展現給觀眾的是一種細節描述,比如說托馬斯對於小動物的共情,托馬斯與瑪麗兩個人相處時候的奇思妙想等等。這些看上去略顯幼稚的行為恰恰是因為創作者對於自己所創的人物以及故事進行了仔細的觀察。

任何時候,當你用放大鏡去看待自己的周圍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會看到之前很多看不到的畫面,如果僅僅用人流或者是人群來描述你的身邊形形色色的人的時候,他們或許僅僅是一個辭彙,但是當你真的認真的觀察這些人存在的概念的時候,這個辭彙就不一樣了,你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這些不一樣可能是一個笑臉,可能是一種行為。當你用這些不一樣來形容你的觀察的時候,就會有超越「人群或者是人流」的效用。

這一點在電影上更具有說服力。好的影片一定是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是在兩個小時之內做到了平衡。有的電影信息量塞滿了兩個多小時,因此,觀眾們需要反覆看才明白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心,有的則是在兩個小時內雖然灌輸了一些信息,但是卻沒有側重,這些信息彼此之間並沒有太多的關聯,觀眾們看來是無聊的,乏味的,即使是面面俱到也沒有刺激,還有的就是好好的借用了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僅僅用少量的放大的點來為觀眾們展現部分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關鍵的。本片做不到前者,也不是第二種,本片選擇了最後一種,放大核心人物,最終的結果也是讓觀眾們感覺到更舒服。

這實際上是一種聰明的選擇,這種選擇更多的來源於生活,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要描寫整個社會的生活就會讓人犯了難,因此,在描寫一群人的時候一定是有側重的,有側重的自然會有忽略的,如何做到有所取捨,這對於每一個創作者來說都是難題,而本片的創作者自然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於是,我們看到的本片是一個執著於各種各樣的簡單的事情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將所有的簡單的事情結合起來之後,就形成了一種不簡單的呈現。

做加法不一定都是好的,做減法也不一定都是壞的,當你有所側重,當你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的時候,自會選擇一種適合自己表達的方式進行表達,我們不是說一定要怎樣如何,而是說當我們寫一個故事的時候,分清主幹,哪怕你選擇了一個爛大街的核心,但當你找到這個核心中獨特的亮點並加以發掘的時候,實際上這個核心就不那麼爛了。

《彩虹照耀》好看嗎?也好也不好,好的是創作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知道自己能做好的是什麼。而不好之處也是非常的俗套,自古以來闡述親情的就那麼幾種,本片自然會讓喜歡這一類型的人感覺到有很多的感動往外益處,但是看多了這些感動之後,這些感動也就僅僅是感動了,成規模化的,流程化的感動適當的做做調劑挺好的,多了就煩了。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