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血」現身浙江,背後詳情曝光

近日,浙江溫州一名擁有被稱為 「恐龍血」的類孟買血型患者做手術急需輸血,這種血型出現的概率僅為幾十萬分之一。溫州市中心血站接到用血需求後積極響應,將冰凍保存的血液及時解凍用於臨床,為該病人解決燃眉之急。

今天(6月14日)是第20個「世界獻血者日」。「恐龍血」的話題迅速登上全國熱搜榜首的同時,也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獻血領域。

5月25日,浙江省血液中心的獻血車開進浙江大學,眾多求是學子排隊獻血。記者 潘海松 攝

擁有 「恐龍血」血型的患者被及時救治看似是偶發事件,背後是浙江早已為稀有血型患者建立了周密的保障機制,而支撐日常巨大用血需求和提供稀有血型血液的是眾多獻血者一次次伸出的手臂。在浙江每天有2300位勇敢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傳遞著他們的愛與能量。59歲的鮑偉明,是浙江省目前獻血次數最多的一位,持續24年獻血總次數達396次。

「我明顯感覺到這些年獻血人數在逐漸增加,年輕人接受的比例高,特別是高校的學生更是積極。浙江給獻血者提供很多優待政策,比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出坐地鐵公交免費、去公園免費、看病免挂號費等,與獻血者雙向奔赴。」 6月14日,浙江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隊長靳毅告訴記者。

稀有血型的血液最多可冰凍保存十年

據介紹, 溫州這例「恐龍血」患者及時獲得輸血是該血型的血液第一次在浙江臨床上使用。接到臨床需求後,溫州市中心血站從-65℃以下血液存儲冰箱內找到該袋「恐龍血」,經過一系列解凍、洗滌、去甘油等製備工序,將該袋血液發往臨床供患者使用。

在我國,有關孟買型和類孟買型血液的報道僅近百例,類孟買血型在中國人群中極為罕見。2023年5月,深圳市人民醫院在接診時,意外發現了一位擁有「恐龍血」的64歲患者。深圳市人民醫院輸血科啟動疑難鑒定程序,最終確定他的稀有血型是「類孟買型」。

「在漢族人群中,rh陰性『熊貓血』的存在概率大概是千分之三,而像『類孟買血型』這類『恐龍血』的存在概率則是幾十萬分之一,還有更稀有的,存在概率為百萬分之一的『p血型』、『k陰性血型』。確保稀有血型血液的急救和資源的科學合理使用,避免『急需時沒人獻,有人獻沒人用』情況,該中心建立了稀有血型血液的周密保障機制。」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胡偉介紹,比如圍繞為人熟知的稀有血型——rh陰性「熊貓血」,浙江省血液中心就建立了「三重保障」措施。第一重保障是每日保持rh陰性液態血液10個單位(1個單位為200毫升),以保證突發緊急情況下第一時間能立即發血;第二重保障是稀有血型冰凍紅細胞置於零下65攝氏度的冰凍庫,可以保存10年,經解凍後可用於臨床急救用血和突發性事件應急供血,解凍時間約4小時;第三重保障是建立了一支擁有稀有血型的隊伍——「熊貓俠」隊,應急招募用於臨床供血。

與此同時,浙江省血液中心已建立省級稀有血型信息查詢平台,及時提供稀有血型血液查詢和臨床用血保障。截至目前,已入庫的紅細胞稀有血型種類8種,覆蓋7個血型系統數據,特稀有血型的獻血者近300人,冰凍庫存放的特稀有血型血液達200多單位。一旦臨床有需要,這些冰凍庫中的『恐龍血』可以立即啟用。如果有需要,還可以根據名庫進行應急招募。目前在溫州市中心血站登記的類孟買血型擁有者就有4人。

4月3日,浙江青年「熱血先鋒」無償獻血志願服務主題活動啟動。記者 周旭輝

獻血次數最多者直言:「獻血還是晚了」  

「現在想想,我獻血還是晚了,如果早一點加入獻血隊伍,我還可以多獻幾年。」鮑明偉直言。明年9月,他就滿60周歲了,按照規定也到了獻血年齡的上限。

2000年,在台州椒江上班的鮑明偉路過椒江電影院,看到門口停著一輛獻血車,主動上前,進行了人生第一次獻血。「那個年代獻血的人不多,是怕獻血對身體不好,我就是抱著試試的想法,看看獻血對身體到底會不會有影響。」鮑偉明對自己的「第一次」,記憶十分清晰。

然而他並沒感到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於是就持續24年,開啟了「獻血模式」。我當時還偷偷摸摸的,只有老婆知道我在獻血,不支持也沒反對,父母親都不知道。」鮑偉明說。

因為要獻血,他很自律,平時在晚上10點左右睡,早上4點30分起來,經常去跑步,跑一個半小時左右。房間里有健身器械,杠鈴、啞鈴等,下雨天就在家裡練一練。「獻血者還在跑馬拉松,這是不是說明獻血對身體沒有影響,素質還比別人好呢?」他笑著說。

鮑偉明說,其實浙江省內有很多人都比他獻血時間早,只是他堅持了下來,而且他獻的是成分血,次數可以多一點。每次時間到,可以獻血了,他就主動跟當地血站聯繫去獻血。單位里的同事在他的帶動下,很多人加入了獻血者的隊伍。

鮑偉明

6月初,范立剛又從浙江紹興趕到杭州武林路上的浙江省血液中心捐獻血小板,這是他第324次獻血。52歲的范立剛也已堅持獻血20年,與世界獻血者日的年輪一致。

說起獻血,范立剛腦海里出現20多年前的一幕。當時正值夏天「雙搶」時節,作為小分隊成員的他在田間巡查時,眼睜睜地看到一名被抽水機螺旋槳刮傷的農民大哥因失血過多,沒能挽回生命。「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生命是多麼脆弱,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此生能幫助到更多的人。」范立剛說。

十多年前,范立剛得知杭州用血緊張,就定期從紹興坐車前往杭州獻血,也養成了這個習慣。不僅如此,他還當起了獻血志願者,妻子在他影響下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他還在女兒滿18周歲那天,帶她去獻了人生的第一次血,如今女兒已經24歲,都在定期獻血。他欣喜地發現,身邊的獻血隊伍越來越龐大。

范立剛

臨床血液供應依然處於「緊平衡」狀態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慮: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以後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2015年,靳毅開始參加馬拉松比賽,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大家,獻血、捐髓對身體並沒有影響。靳毅的獻血經歷超過30年。1992年,正在讀大一的他,聽說學校組織義務獻血便報名了。獻完之後沒有什麼不舒服,他回學校就去踢球了。「有了這次體驗後,就一點不緊張了。」

靳毅觀察過,在社會獻血點上參與獻血的人還不多,「我經常會碰到幾個人結伴來的,或是因為自己有親友病了需要用血而來獻血。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和親戚朋友一輩子不生病,我們在年輕健康時就做這件事,既可以幫助別人,萬一生病有需要,又能用上。」

靳毅

浙江省血液中心的數據顯示,浙江省無償獻血總採集量也從2013年的188.6噸增加到2023年的266.8噸,同比增長41.5%。2023年浙江省超過83萬人次參與獻血,千人獻血率達12.64‰,位居全國前列。

不過,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胡偉表示,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對血液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目前,臨床血液供應依然處於「緊平衡」狀態。

事實上,浙江一直都通過各種辦法,鼓勵市民參與獻血。早在2001年,浙江就出台《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並在2014年1月1日修訂實施,進一步完善了無償獻血保障和激勵措施,比如獻血400毫升就終身免費用血、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獲獎獻血者的「三免」政策等。

2018年9月,浙江省血液中心與在杭各省級醫院開始組織「獻血者優先用血」試點工作,通過互聯繫統,在杭各省級醫院每天通過專網向全省血液雲平台報送住院患者的身份證號、姓名等相關信息,通過與全省獻血者名庫進行比對,識別並反饋其中的獻血者情況。2023年8月,該項目在全省進行推廣,實現了各地市-省級醫院-市級醫院和省血液中心的數據互聯互通。

「我們在全省共建成固定獻血點213處、固定獻血屋84座,我們的目標是『2025年每個縣市區都有一個獻血屋』,讓所有人實現在家門口便捷獻血。」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胡偉介紹道。

「二十年來慶祝給予生命禮物:感謝你,獻血者!」這是今年世界獻血者日的宣傳活動口號。生命的深遠意義,能量的源源傳送, 就在這一滴滴世間最珍貴的「紅色小水晶」之間,得到了最美好最無限的闡釋。(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