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頌文《燦爛的花園》說起,看「文化+」綜藝的北京特色丨娛論

誰也不曾想到,張頌文的首檔真人秀帶火的竟是北京郊區的一座村落。

自2022年電視劇《狂飆》熱播,「寶藏演員」張頌文對人生深刻且生動的感悟,讓無數人對他的生活狀態饒有興趣。其中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在北京順義蘇庄村租房竟然一住就是15年。《燦爛的花園》真實記錄了張頌文在北京順義悠然自得、田園牧歌的生活。比如節目拍攝了張頌文參加村裡的婚禮。面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人,順義大爺一句「他要把電視劇(角色)拿到這裡來,誰搭理他呀!」盡顯當地人的幽默熱情。張頌文還帶演員朋友們在潮白河兩岸遛彎,感受何為「卸妝的葦稈傲立寒冬」;趕了順義當地特色「李遂大集」,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吃一碗熱騰騰的麵條,畫面盡顯濃郁煙火氣……據悉,《燦爛的花園》播出後,觀眾對張頌文生活方式的熱烈討論下,這個位於北京順義的小村落也一夜間變得門庭若市,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前往。但很多人都因張頌文而來,卻為京郊美景留下。生機盎然的田野鄉間、天然淳樸的民風,他們親身理解了為何這裡能吸引一個如此熱愛生活的人長居於此。

或許《燦爛的花園》只是一檔生活慢綜,但它所帶來的長尾效應卻佐證了綜藝的大眾傳播屬性對文化、旅遊產業正如源源不斷的活水,可滴水穿石般注入新活力。

張頌文在《燦爛的花園》里展現了日常的家居生活。

綜藝與文化產業緊密雙向互動

事實上,若探究傳統文化元素在綜藝語境中的應用,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末。彼時文化節目仍處於萌芽期,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大多是《開心詞典》《文化生活》這類競賽答題、家庭闖關等模式。其中,21世紀初的《百家講壇》影響力最為深遠。該節目鼓勵個性思想、雅俗共賞,易中天等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晦澀知識栩栩如生,得到無數年輕觀眾追捧。雖然該節目仍未脫離文化綜藝「演播室+說教」的模式,卻為傳統文化通俗傳播奠定了市場基礎。

自2013年至今這十年,隨著網路視聽節目進入快速迭代與多元垂直細分發展期以及傳統文化的社會覺醒,文化元素也在試聽市場由「小眾」走向「主流」。其涉獵範圍逐漸分化為「文化垂直」和「文化+」兩大類型,搶佔極大市場份額。其中狹義的「文化垂直」可理解為《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還有詩和遠方》《萬捲風雅集》等聚焦詩詞、讀書、文博的純文化輸出型綜藝。但此形式依舊容易陷在曲高和寡之囹圄,囿於部分從業者主觀認為綜藝節目的娛樂性會削弱文化價值理念輸出的厚重性,兩者只能取其一,因此只關注文化部分的電視受眾對被動傳播不買賬;或將模式、內容「兩張皮」般融合,結果卻因形式與內容割裂感極強、傳播力不高,難以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而「文化+」綜藝定義更寬泛,可理解為將文化元素融入多元的綜藝題材以儘可能實現泛眾傳播。如《典籍中的中國》《國家寶藏》《美好年華研習社》這類「文化+影視演繹」節目;《花兒與少年·絲路季》《跳進地理書的旅行》《向山海出發》這樣「文化+旅遊」節目;以及《京城十二時辰》《最美中軸線》《奔跑吧》《極限挑戰寶藏行》這樣「文化+娛樂」「文化+音樂」「文化+美食」等更為創新融合的潮流模式。

《京城十二時辰》里有各種北京地標建築。

相較「文化垂直」,「文化+」更像是綜藝平衡文化性與商業性的探索,也是綜藝作為社會傳播產品實現緊扣社會情緒、提升國民度、與觀眾實現情緒價值與思想共鳴的關鍵所在。例如,《國家寶藏》等節目將歷史故事化、形象化、通俗化,輔以知名演員的精準戲劇演繹,加之ar等新技術的賦能、「活化」,讓傳統文化、歷史典籍、文物等都在古今對話中更加鮮活、立體。例如,《奔跑吧》《極限挑戰寶藏行》《種地吧》《你好生活》《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等將地域文化作為「里子」,以娛樂、競技、旅遊、鄉村體驗等作為「面子」,從節目主題、遊戲設置、場景布置、明星邀請,處處體現出對當地文化的深挖與融合,或以綜藝擅長的趣味互動模式,將傳統手工藝、獨特民俗、非遺技藝等呈現在大眾眼前。這樣的「文化+」融合讓觀眾可以在觀賞性和趣味性中,切身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登場了!北京中軸線》里的北京吃食。

綜藝與文化產業之間也形成了緊密的雙向互動。一方面,綜藝為文化產業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讓更多人了解、關注當地文化資源;另一方面,文化產業也為綜藝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這種雙向互動促進文化產業與綜藝節目形成了良性循環生態。效果最為顯著的仍是文旅產業。比如《向山海出發》前往伊犁、甘南、甘孜等地,探索出一份小眾旅行景點打卡攻略,令不少觀眾慕名前往。《登場了!北京中軸線》沉浸式探訪承載歷史與文化、裝載各式人生的衚衕,開啟一場北京中軸線上的時空旅行,僅路透照片所呈現的北京文化氛圍就帶動不少年輕人前往同款衚衕打卡。《萬捲風雅集》前往紹興、西安等城市進行研學探訪,圍繞衣、食、行、學等古人生活,複製出《蘭亭集序》《桃花庵歌》《長相思》《清平調》等典籍中的名場面,後有研學團也以此為主題組織學生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包括在烏鎮烏村錄製的《戲劇新生活》播出後,該地方演出市場變得更加火爆,連相關旅遊景點也以《戲劇新生活》作為宣傳標語……這些都是「綜藝+文化」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效益,為文旅產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切實促進當地文旅消費,促使大眾對文化資源的保護,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正如《斯文江南2》製片人汪甜盈在採訪中所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類綜藝節目正逐漸從淺表的知識普及走向了對文化細節的拆分歸類,走向了精緻、細膩,不斷助力在視聽領域構建系統、宏大的文化版圖。

「文化+」綜藝面臨較大挑戰

但在綜藝市場整體創意缺失、招商遇冷的境遇下,「文化+」綜藝的未來發展也面臨較大挑戰。

其一是選題同質化。以選址為例,綜藝相繼蜂擁至浙江、雲南、湖南等地,選題角度也不約而同聚焦於「美食」「山水」「鄉村」,過分依賴既有思維路徑,沒有新的呈現視角或創意融合模式,導致豐富的文旅資源被過度地、單調地開掘。其二,節目模式、表現手法、節目嘉賓也趨於雷同。可佐證的是,近年來不少「旅行+一切」節目持續啞火,其原因不外乎主題化創新視角不足,無法與時俱進增添新意,難以提升年輕觀眾的打開率。其三,目前不少節目空有文化的「宣傳外殼」,內核文化流於表面,很難給觀眾帶來深入淺出的收穫。最後一點是新媒體融合思維有待加強。在短視頻時代,「文化+」節目更需要下沉,但目前很少有節目在策劃階段就真正想明白大小屏融合生產與傳播的有效策略,更多還是以明星作為宣傳噱頭,弱化了真正需要與流量相結合的文化亮點。

北京特色綜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值得創作者借鑒的是,近年來北京始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深耕首都文化資源,紮根人民生活,推出了一系列精品文藝視聽節目,比如《上新了·故宮》《最美中軸線》《最美中國戲》《京城十二時辰》《冬夢之約》《博物館之城》,都將文化與長、短視頻媒體進行深度融合。同樣,北京也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大力實施「文化+」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等融合發展,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令視聽產品呈現「全國精品半北京」「創新引領看北京」「核心資源在北京」等特點。其中,《上新了·故宮》帶動故宮文創市場,僅以「福賀(蝠鶴)佳音」為主題的睡衣眾籌就突破800萬元;《博物館之城·中華文明探源季》全網熱搜153個,全網話題閱讀總量近18.6億,討論量超過707.9萬;《最美中軸線》開播三季接連推出了《本色》《當鐘聲響起》《豐登》《寒窗》等諸多廣受好評的音樂作品,在不同年齡圈層中均反響熱烈,其中第二季平台播放量累計達6億,節目歌曲平均播放量達2000萬;第三季還創新性採用「外景路演+錄製直播」形式,打造伴隨式圍觀效應和持續性的話題效應,#最美中軸線北京魯迅博物館直播#、#最美中軸線北京妙應寺白塔直播#、#最美中軸線奧森錄製#等九場直播熱度高企……

「文化+」綜藝的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歸根結底,綜藝圍繞新時代、新文化的使命是正確的,發展路徑是符合當下社會思潮的。只是想要更好地乘傳統文化之風,進而成為文化的傳承者,還是要紮根人民,從人民群眾真正想要了解、真正需要的文化命題、形式載體中持續挖掘、創新,不斷探尋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表達。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