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生代導演崛起的這十年,她一直在背後默默付出

6月2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省煙台市隆重舉行。在本次大會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第五屆、第六屆會長,青蔥計劃發起人李少紅代表第六屆執委向全體參會嘉賓、導演做工作報告,全面充分地回顧了協會過去十年來的工作情況。

而後,本次大會通過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第七屆領導機構人選名單,其中,賈樟柯當選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第七屆會長。導協換屆,或許不光意味著領導班子的順序更替,其實也預示著中國第五代導演與第六代導演在此刻完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歷史交接。

回顧導協十年,李少紅是繞不開的名字。李少紅導演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之一,與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一同在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1988年她獨立執導影片《銀蛇謀殺案》;1995年,李少紅執導影片《紅粉》,憑藉該片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此後,她執導的古裝電視劇《紅樓夢》《大宋宮詞》等獲得了廣泛好評。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在會長李少紅導演的帶領下取得了眾多豐碩的成果。無論是九屆年度表彰大會的舉辦,還是數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與中韓導演論壇的落地,亦或協會會員規模及行業影響力的逐步擴大,都讓這個行業機構在電影界顯得愈發重要且不可或缺。

而除了以上這些促進電影同仁凝聚力與行業歸屬感的業績以外,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也在李少紅導演的推動下,在中國電影教育和後輩扶持方面同樣做出了顯著貢獻。尤其是由李少紅導演本人發起並創立的青蔥計劃更是積極致力於培養和支持青年導演,推動新生力量的成長,對提升整個中國電影行業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要有青蔥計劃?

2015年,中國電影正處於一個市場經濟與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時期,行業內和市場上對於電影導演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對新導演的渴望也很強烈。當時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就算過一個賬,中國電影行業大概缺少200個導演。

也因此,面對如此渴求人才的電影環境,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李少紅導演親自組織發起的,以培養中國電影行業未來中堅力量為目標的青蔥計劃才得以橫空出世。

李少紅導演曾表示,青蔥計劃所選擇的路在所有的電影扶持和創投項目里是最難的一條。因為要真正幫助青年導演把想法實現和拍出來,這個「拍」字實屬不易,它不像劇本創投,只要拿劇本進行評估就可以了。

眾所周知,「拍」是一個全產業鏈的過程。首先要有達到拍攝水準的劇本、合適的演員、完備的創作團隊,才能開始「拍」;同時還需要進行商業創投和宣傳發行,保證影片最終落地,並順利進入市場與觀眾見面。

也正因為此,青蔥計劃的特殊之處在於,要在全產業鏈負責一個青年導演的電影首作的誕生,包括劇本篩選、導演選拔、資金籌集、拍攝製作、後期製作和推廣發行等各個環節。

而李少紅導演由衷地覺得負有這份使命,所以當時的她堅持要把青蔥計劃做起來。在這八年間,李少紅導演只要不拍戲的時候,都會親自參與到青蔥計劃的工作流程中,為青年導演們全程保駕護航,保證青年導演遇到問題時能有人商量,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保證影片成為一部真正有價值、高質量的電影處女作。

有過豐富從業經歷的李少紅導演非常清楚青年導演在職業生涯初期的困難所在,她一直隱身在幕後,幫助每個青蔥計劃的電影項目最終順利完成,一旦青蔥導演們的項目需要她的幫助,她就親自去找資源、找投資,毫無名導的架子,為了新人拼盡全力。

舉辦至今,青蔥計劃發掘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導演,並幫助他們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其中,《過春天》《兔子暴力》《日光之下》《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武林孤兒》《蕃薯澆米》《小白船》《三貴情史》等片均在國內外電影節展斬獲多個專業獎項,申瑜、白雪、德格才讓、梁鳴、高臨陽、高朋、劉斯逸、耿子涵等青年導演也在青蔥計劃的幫扶下逐漸融入電影產業。

此外,李少紅導演也親自為青蔥計劃的作品擔任監製,如葉謙導演的《藩薯澆米》、黃璜的《武林孤兒》、梁鳴導演的《日光之下》、劉斯逸導演的《三貴情史》等片,就都是由她監製完成並助推抵達市場。

多管齊下,助推青年影人走向世界

不同於體量大、輻射廣的商業製作,李少紅導演認為,新一代關注的視角更個體化,培養人才與純粹市場化是不同的,應該保護小眾化和特殊類型化的片子。

擔任青蔥計劃發起人這八年來,李少紅導演始終堅守在幫扶青年電影人的第一線,為中國電影不斷湧入的新生力量殫精竭慮,付出大量心血。而除了鼓勵與幫助青年導演創作,她還大力推動青年導演的作品入圍影展、進入市場、參與業界交流。

僅僅是過去不到一年時間內,就包括9月份的「成為導演之前——電影的本來與未來」 電影大師班及影展,11月8日-14日舉辦的2023黃渤海•青蔥青年影展,以及今年1月的首屆亞歐青年電影展等等。

從大師班、影片展映,到與濱口龍介、拉夫·達茲等當代知名導演的面對面取經,再到邀請蒂爾達·斯文頓作為青蔥計劃首位國際大師。李少紅導演用多元的形式,不僅打通了電影與在地文化的關聯,同時也讓新導演們有機會接觸到最前沿的電影課題,並積极參与到國際化的交流中,開闊新的視野。

作為年輕導演,一方面需要熟悉電影工業的流程,同時也要緊隨當代的文化潮流,避免陷入固步自封、顧影自憐的窠臼。而這樣一系列活動,正是鼓勵新導演們在表達語境的差異下,尋求創作經驗的共通。

多年前導演協會與國家電影局的「一拍即合」,搭建了「青蔥計劃」這個屬於年輕影人的創作平台。這讓人聯想到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和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對各自國家新銳影人的扶持。

在cnc的幫助下,法國每年生產的兩百餘部電影中有四分之一的影片都是處女作;而我們熟悉的韓國導演奉俊昊、朴贊郁等人,也都成長於kofic改組之後的政策支持。正是在這些國家主導的電影扶持項目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年輕導演們得以順利開啟創作之路,促成了電影產業的正向循環。

第八屆青蔥的主題是「結籽新生」。八年青蔥,已然結出了不少成果,但也蘊含著新的期許。李少紅導演對青蔥計劃飽含使命感,「我們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讓更多青年導演從我們青蔥走向電影、走向觀眾。以後這裡就是一個標誌,是青年導演處女作的搖籃,是我們留在歷史上的足跡。」

從一位成功的女性導演,到掌舵導演協會、投身到培養新生代電影人的事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李少紅導演的每一步都經歷著旁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卻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如今,導協的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交接。我們也有理由期待,不論是創作者身份還是其他角色的轉換,導演李少紅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 fin -


上影節搶票指南,這25部一定要搶

今年戛納的最大變化,成功讓上影節捕捉到了

豆瓣9.5的院線片,一遍完全不夠看

日本第一的導演,如何利用空間殺人

戛納大結局,讓職業性工作者被看見

肖恩·貝克金棕櫚,第77屆戛納完整獲獎名單
戛納七朝元老,將電影送進墳墓
日本電影95後世代,15天拍攝然後戛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