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周全:懸疑劇《看不見影子的少年》更強調鮮活人物和真摯情感

熱播劇《看不見影子的少年》導演周全表示,比起「猜謎」,該劇的創作更在意的是傳遞情感,不然劇中的種種設置也不會選擇「打明牌」講故事。

《看不見影子的少年》正在愛奇藝迷霧劇場熱播中,該劇也是張頌文和榮梓杉繼《西小河的夏天》和《隱秘的角落》後的第三次合作。劇集講述了「失孤」刑警王士塗(張頌文飾)與失蹤三年後身份成謎的少年(榮梓杉飾)之間,從對立到相互救贖,一起探尋真相走向光明的情感懸疑故事。作為「迷霧劇場」的重頭戲,該劇開播不久就引髮網友對於「謎底」的猜測。日前,該劇導演周全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比起「猜謎」,《看不見影子的少年》的創作更在意的是傳遞情感,不然劇中的種種設置也不會選擇「打明牌」講故事。「我們留著一些懸念,也是為了能讓觀眾更好地感受人性的幽微嬗變,以及人物之間微妙的關係變化。」

「懸疑」是外殼,內核是「家庭倫理」

《看不見影子的少年》故事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一個小縣城裡三名少年突然一起失蹤,生死不明。三年後,其中一個少年突然變身「小扒手」,佯裝失憶回歸家庭。老警察懷疑這名少年的真實身份,暗中調查,當年被隱藏的秘密也逐一浮出水面。謎底揭開之際,老警察和「失蹤少年」也實現了雙向救贖。

該劇導演周全曾經執導過《西小河的夏天》等影視作品,擅長講述細膩的人物情感關係。周全坦言,在自己最初讀到《看不見影子的少年》的劇本時,這個故事讓他覺得最特別的地方,是它在「懸疑」的外殼下,刻畫了「人性基本」和探討了「家庭倫理」——所有的懸念都是因為人物慾望的驅動,以及人物關係的演變而觸發和推進的。而在後續的創作製作工作中,在劇本精修、現場拍攝、後期剪輯這一路過程中,都在把這個創作思路往更加極致的方向進化。周全說,他希望自己所有的創作都可以帶著溫度面對現實,「希望每一位觀眾在面對明日曙光時都葆有希望。」

用溫暖度更高的情感調性包裹「失孤」沉重話題

《看不見影子的少年》也是今年懸疑題材劇中首度關註失孤少年題材的現實主義作品,劇中「失孤家庭」「拐賣兒童」等議題都引發廣泛社會關注。周全坦言,「失孤」「打拐」確實都是比較沉重的話題,如果直面去講會擔心對於觀眾來說太過殘酷。在周全看來,把這個話題包裹在一個類型感更強的敘事模式和溫暖度更高的情感調性里,會更有利於觀眾去接受它。

在導演周全看來,把「失孤」「打拐」話題包裹在一個類型感更強的敘事模式和溫暖度更高的情感調性里,會更有利於觀眾去接受它。

周全說,自己有一位從事金融工作的男性發小就跟他說過,他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就本能地抗拒「失孤」「打拐」議題的信息,無論是新聞還是影視,因為它會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心情。「我有一位老師曾經跟我說,好萊塢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能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法、寓教於樂的方式潛移默化、不留痕迹地影響觀眾。當我們隱性地把它(「失孤」「打拐」)設置在一個好看的故事裡面,如果我們做得足夠細膩,就能起到我老師說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話】

放棄了許多傳統懸疑劇的敘事方法

新京報:劇集開播之後,應該有不少網友猜測出,「小七「就是「王士塗」當年被拐走的兒子,你會在乎觀眾過早地猜測到「謎底」嗎?

周全:不擔心。我始終相信,一部能讓觀眾記住的作品,最終依靠的一定是鮮活的人物和真摯的情感,而不是燒腦的情節。我們甚至放棄了許多傳統懸疑劇的敘事方法,把原本可以留在中後期釋放的懸念信息,在劇集的前三分之二就展露無遺,為的就是讓觀眾能更舒適更自然地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而不受情節的干擾。這一招是「險棋」,因為對於許多懸疑片觀眾來說,這樣做就會顯得不夠「燒腦」、不夠「爽」,而且「情感懸疑」是一個對觀眾來說比較難定義的概念,這是我們在創作上的選擇和嘗試,也由衷感謝主創和平台的支持。

榮梓杉和張頌文在劇集《看不見影子的少年》中飾演小七和王士塗。

新京報:劇中在主人公設置上,王士塗和小七,一個警察,一個冒名頂替的「失蹤少年」,兩個人之間的「較量」,在你看來,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周全:他們倆,一個是「失孤警察」,一個是「失足少年」,這兩個標籤是他們人物各自的底色。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充滿了未知和巧合,會遇見什麼人,發生什麼事都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任何兩種顏色碰撞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新的顏色,任何兩個人的相遇也一定會產生獨特的火花。不同顏色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而任何情感關係對於每個人來說也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王士塗和小七,他們帶著各自的目標,在「人生」這條路上相遇了,我能做的只是盡量呈現我的認知和希望。「較量」不一定是「對抗」,還可以是相互激勵而有所成長。而我希望每位觀眾都自己給他們上色,請你們去定義他們,因為這樣才能契合你們最真實的感受。

張頌文在生活中是一個俏皮和深情的人

新京報:張頌文此前在一系列劇集中出演的黑幫、毒梟等反派人物讓人印象深刻,此次他演繹一名找尋兒子的警察,在你看來,他身上有一些什麼氣質和人物相符?

周全:張頌文老師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俏皮和深情的人。請觀眾拭目以待,在劇中體會他這兩項「本色」。

新京報:這部劇也是你和張頌文、榮梓杉在《西小河的夏天》之後的二度合作,多年後的再度合作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

周全:多年過去,大家都邁入了各自人生的新階段。最顯性的變化是,張頌文老師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巨星,榮梓杉也長大成人並且紮實地向他的夢想邁進。不變的是,他們都仍然對表演葆有熱忱。張頌文老師依然是那個在現場為導演和對手演員提供無數好創意的表演家,榮梓杉依然是那個聰穎純真的男孩子。我們熟悉彼此的工作方式,有很好的默契基礎,工作起來不需要磨合期。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是相近的,彼此信任、彼此依靠,互相為各自托底,也可以更加放鬆地去做新的嘗試。我們在拍攝期間,是有根據已拍素材組成的粗剪效果,以及角色的發展脈絡而及時調整劇本的,在這個過程中,更加需要演員和導演之間的充分信任。

在導演周全看來,郭柯宇和成泰燊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戲骨。

新京報:這部劇的配角也讓大家印象深刻,成泰燊、郭柯宇演繹的「父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臉譜化」的人物,能談談這兩位演員的表現嗎?尤其是郭柯宇,表現讓人驚艷。

周全:成泰燊、郭柯宇這兩位老師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戲骨,形象塑造和表演能力都毋庸置疑,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與他們一起找到創作這兩個角色的路徑。我們在創作上達成了高度的共識——找到這兩個人物的底層訴求,以及他們為了達成這個訴求的行為邏輯。郭柯宇老師是寶藏,再優美的詞藻都不足以表達我心裡對她的崇敬。我只能用「毛骨悚然」來描繪我對她表演和歌聲的感受。

真心祝願每一位寶貝早日回家

新京報:每一集最後,都有一段真實孩子失蹤的照片畫面,是為了增加紀實感嗎?

周全:「寶貝回家」在做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能做的不多,希望能通過我們的綿薄之力,為天下所有的離散家庭帶來一點兒希望。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們也願意付出99%的努力。我們真誠地接受觀眾對我們劇集的批評和鞭策,也請觀眾相信我們幫助走失家庭的誠意。片尾畫面的時長有限,歡迎大家截取我們的圖片和信息,傳播出去,真心祝願每一位寶貝早日回家!

新京報:在整個拍攝中,有沒有哪場戲讓你印象最深?

周全:每一場戲,我都投入了感情和誠意在拍攝,我相信鏡頭不會騙人。其實我也很想知道觀眾印象最深的都是哪些戲。

導演表示,真心祝願每一位寶貝早日回家。

新京報:回望整部劇集的創作過程,最大的挑戰或者困難是什麼?

周全:每一個作品都有各自的挑戰和困難,《看不見影子的少年》也不例外,但是任何困難都不是我們推脫責任的借口。所有的困難都不足掛齒,所有的挑戰都是成長。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尋找觀眾的機會和過程,能找到共振的知音觀眾,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