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口碑紀錄!可排片一直下降,觀眾:別讓中國電影再留下遺憾了

最近,港台電影接連上大分。

先是台灣電影,推出《周處除三害》《老狐狸》兩部佳作,一部爽片,一部猛片。

香港電影那邊也不甘落後。

連續祭出了兩個大招,《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全都是現實主義力作。

這4部電影全都是豆瓣8分以上作品,都是近期值得關注的影片。

如果你想從四部電影中,選一部進行觀看,皮哥首推《年少日記》。

該片獲得過第60屆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在第42屆金像獎上拿到了12項提名,入選了豆瓣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華語片片單。

目前豆瓣評分8.4分,是2024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也是今年年度最佳的有力競爭者。

01、

很多人或許不解。

港片不是落寞了嗎?

怎麼今年這麼猛?

其實,目前的港片如同一盤磁帶,分為a面和b面。

a面是商業片,特點是「大而俗」。

在這個領域裡,演員青黃不接,來來回回就是古天樂、劉青雲、林家棟這幫老傢伙組局,拍來拍去就是毒戰槍戰和警匪,觀眾早就看膩了。

這類港片,確實該退出歷史舞台了。

b面是文藝片和犯罪片,特點「小而美」。

早年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歲月神偷》和《踏雪尋梅》,最近幾年的《飯戲攻心》《正義迴廊》《毒蛇律師》《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都是這種類型。

它們如一把利刃,剝開社會的表皮,或展現人心的美好,或直戳人性的陰暗,成為電影餐桌上一道口味獨特的港式小炒。

這些年,b面港片被大量引進,讓垂死掙扎的港片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年少日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年少日記》的導演是金像獎新晉導演卓亦謙,知名度並不高。

但這部影片的監製是爾冬陞。

爾冬陞被稱為香港最會拍感情戲的導演。

他關注邊緣人群,為了拍好一部片,他會進行大量的鄉野調查。

他花8、9個月關注精神病人,拍出了《顛佬正傳》;

他花了8年搜集全球毒販信息,拍出了《門徒》;

他關注在日本混跡的中國人,拍出了《新宿事件》;

他關注橫漂,拍出了《我是路人甲》;

他關注了「三千孤兒入蒙古」,拍出了《海的盡頭是草原》。

後來他提攜晚輩的時候,把這種求實的精神傳承了下去。

最近的《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他都是監製。

《白日之下》關注的是殘疾院舍虐待,《年少日記》關注的是兒童墜樓自殺,全都是尖銳的社會議題。

拋開宏大敘事,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年少日記》是一部「很好哭」的電影。

95分鐘的電影,到了60分鐘以後,電影院里已經哭成了一片。

我的一個朋友,甚至因為哭得太凶,「眼腫了看不清東西」。

「讓人哭」並不難,難的是哭過之後給人思考。

本片難得的是,明明是一個驚心動魄的題材,導演卻拍得足夠剋制,鋼琴配樂撫慰人心。

你說它是一本少年的自殺日記,我說它是一部成人的療愈解藥。

最後的哭泣,是情緒的一次釋放,是溫暖的,心悅誠服並且酣暢淋漓的。

所以僅僅把它定義為「一部好哭的電影」,未免低估了它。

02、

《年少日記》像極了岩井俊二的經典作品《情書》。

《情書》里,兩個同名同姓的女主角,靠一封信串聯起了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年少日記》里,一對陰陽相隔的兄弟,靠一本日記撕開了原生家庭畸形的愛。

它們的成功,不在於故事,而在於結構。

本片導演卓亦謙採用了三種手法打造了這個精巧的「結構魔盒」。

第一招叫做聲東擊西。

全片是雙線敘事。

第一條線是自殺線。

校園裡,有人發現一封提前寫好的遺書。

鄭老師從字跡推斷出,遺書應該出自他們班的學生。

為了干預學生自殺,他開始了暗中調查。

第二條線是成長線。

10歲小孩鄭有傑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了煩惱:

爸爸媽媽沒有愛,弟弟過分聰明,自己成績差留級,晚上睡眠不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小年紀已經體會到了人間不值得。

按照一般電影的拍法,第一條自殺線更有噱頭,是主線;

第二條成長線比較溫吞,是副線。

兩條線相互交織,這就是一部標準的社會派懸疑電影。

導演一開始就是這麼拍的。

他煞有介事地讓鄭老師化身偵探,抽絲剝繭,調查取證,先後排除了班長和蛋糕的嫌疑,慢慢靠近始作俑者。

在成長線部分,導演按部就班,塑造了一個缺愛的笨小孩,和所有反映兒童成長之痛的電影沒有任何區別。

直到影片行至中段,主線和副線突然發生了轉換。

主線部分,「自殺者是誰」突然變得不重要,導演想要展示的是活在壓抑和焦慮當下的年輕一代。

以至於最後寫遺書的同學出現了,導演只給了他一個模糊的背影。

他是誰不重要。

他們是誰才重要。

主線開始寫意,由實變虛,成為了副線。

而之前的副線,在講完一個俗套的笨小孩成長故事後,突然來了一個反轉,驟起波瀾,由虛變實,成功擊中了觀眾的內心,也從副線變成了主線。

觀眾本以為欣賞的是一部懸疑片,但聲東擊西後,看到的卻是一部社會倫理片,驚喜感由此而來。

導演的第二招叫做詭計引導。

在雙線敘事的同時,導演用平行剪輯的方式,讓鄭老師和鄭有傑的故事同時推進。

觀眾無形中被錯誤引導,形成一個錯誤的故事線:

笨小孩長大後成為一名平庸的教書先生,遭遇了校園自殺事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

影片前60分鐘,一直是按照這個「錯誤版本」演繹的。

直到一張黑白照片出現,觀眾才意識到,笨男孩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0歲那年。

鄭老師是不是那個男孩,而是他的弟弟。

身份的錯位帶來全片最大的反轉,觀眾的淚腺瞬間決堤。

這個詭敘的高明之處在於,觀眾獲得「正確版本」後,迅速推斷出三個細節——

當年聰明的弟弟最終成為了平凡人,可見哥哥的死對他打擊有多大;

當年哥哥的願望是成為一名老師,弟弟幫助哥哥完成了這個願望;

弟弟多年後讀完了哥哥的日記。

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人遺忘,哥哥的去世固然讓人悲傷,但至少他的弟弟一直記得他。

可弟弟的懷念,卻又摻雜著一股別人難以品味的苦。

當哥哥被全班嘲笑時,弟弟曾露出鄙夷的眼神;

當哥哥被父親追打的時候,弟弟曾假裝寫作業視而不見;

當哥哥深夜緊緊抱住弟弟時,弟弟一把推開了他。

現在的細節有多麼溫暖人心,過去的細節就有多麼讓人不寒而慄。

日記本里寫著的是哥哥的心聲,又何嘗不是弟弟的懺悔呢?

影片第三招叫做由表及裡。

光是講一個獵奇反轉的故事,電影還不足以觸動人心。

它表面上講的是一個10歲男童墜樓的故事,背後則是東亞國家家庭世代的創傷和整個社會的焦慮。

導演總能從一個小小的點輻射到一個社會的剖面。

比如明明只有一個學生想要自殺,但鄭老師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幾乎每個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

他在課堂上甚至幻聽到了同學們散發出的各種厭世碎碎念。

一起起體極端案件,瞬間變成了一個群像展現。

再比如,哥哥自殺後,媽媽含恨離家出走,爸爸的選擇是摔東西和酗酒。

多年後,弟弟在婚姻中唯唯諾諾,愛人同樣含恨出走,這一次他的選擇是堅守與挽留。

導演用一個事件的兩種不同處理方式,教會我們如何處理親密關係中的衝突問題。

還有,同樣面對自殺少年。

弟弟當年對哥哥是漠不關心,讓一條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多年後,他吸取了當年的教訓,和悲傷的學生在校園裡耐心攀談。

最絕的一點,哥哥和弟弟,表面上差異極大,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人。

每個人成長道路上,都是哥哥和弟弟兩種人格的混合體。

一個是父母心中的驕傲,活得僥倖而沉默。

一個是父母心中的恥辱,內心自由但孤獨。

大多數人的結局,就是殺死靈魂里那個不聽話的哥哥,變成弟弟聽話的樣子。

人格雖然不完整,但至少活了下來。

這些由表及裡的映射,讓影片從一條孤立的線,變成了相互交織的網,每個觀眾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大家哭,某種程度上是為曾經的自己流淚。

寒意夾雜著暖流,暖流底下還藏著深刻,整個電影層次感也變得異常豐富。

03、

影片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比如對社會的剖析,像極了楊德昌,如一把溫柔又鋒利的手術刀,切開了東亞社會的病灶;

比如對空鏡頭的運用,有幾分侯孝賢的影子。

還有演員的表演。

鄭中基演的父親讓人不寒而慄,盧鎮業飾演的鄭老師溫柔克制,又充滿戲劇張力。

最難的是鄭有傑的扮演者黃梓樂。

幾場哭戲演得特別好,特別是被老師罰站,面對同學嘲笑時的那一哭,直接讓人心碎。

當然影片也並非完美。

很多人詬病,全片除了那個驚天反轉,其他部分都有些拖沓。

比如用了很多筆墨描寫弟弟的戀愛史,甚至加了慢鏡頭和浪漫的濾鏡,有點喧賓奪主。

導演在點映交流環節解釋道,弟弟在哥哥自殺後,在處理親密關係時有巨大障礙,戀愛戲的展現也是為了說明親人的意外離世對人的影響極大。

再比如,影片後期強行洗白,給所有人來了一個大和解。

父親臨死前懷念起死去的兒子,弟弟在一次和秘書的談話中原諒了父親。

雖然離家出走的老媽下落不明,但happy ending少不了。

皮哥倒覺得,導演應該是不想讓故事太過絕望,才安排了這麼一個稍微溫暖的結局,他的內心其實是無限悲涼的。

影片英文名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翻譯過來就是「時間永是流逝」。

我想起了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里的句子。

「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

這句話恰好能成為影片的最佳註解。

04、

諷刺的是,這樣的一部佳作,在內地上映卻毫無熱度。

目前上映11天,口碑打破了此前《沙丘2》創下的今年院線片紀錄,排片卻持續下滑,很多觀眾想看也買不到票,總票房也只是剛剛突破1000多萬。

大概「少年自殺」這樣的話題太過驚世駭俗吧。

觀影時,我們注意到粵語中的「前男友」被翻譯成了「密友」,早戀是大銀幕上的違禁詞。

18歲的年輕人被告訴不能談戀愛,談戀愛就是十惡不赦,22歲的年輕人卻被逼著去相親,單身是大逆不道。

在這種躲閃、規訓和自欺欺人的環境下成長過來的年輕人,恐怕內心早就被殺死過無數次了。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看到內地拍出這樣的作品?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