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韓國電影《破墓》導演張宰賢,竟是郭富城的國際「狂熱粉」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韓國電影《破墓》。

在韓國的觀影人次,迅速突破了千萬級。

這是一部超自然的懸疑驚悚電影,講述了風水師、巫師、入殮師因收受巨額資金,將可疑的墳墓移葬而發生的奇異事件。

而作為一部類型電影,它受到了幾乎全球觀眾的喜愛。

導演張宰賢非常驚訝。

但另外一件事情,或更有意思。

這位韓國影壇的幕後電影人「新貴」,在訪談中說,「我還沒有考慮製作續集,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在香港和郭富城一起拍攝香港版《破墓》。」

先來看看,這位導演談及郭富城時的原話。

他說,「因為我是郭富城的忠實粉絲,我最喜歡的香港電影是《安娜瑪德蓮娜》和《小親親》,兩部電影分別應該看了五十多遍,在全世界我最喜歡郭富城,我到現在,還留著釜山電影節上收到的簽名。」

這裡面藏著一個很有趣的細節。

郭富城雖然拍戲的數量不怎麼高,但卻是一個作品精品率相當高的演員。

如果單以演技論,可能常會提及的是,《最愛》、《無雙》、《臨時劫案》、《父子》、《浮城大亨》和《三岔口》、《殺人犯》、《踏血尋梅》等電影。

若討論氣場和形象,則很可能是《風雲雄霸天下》《寒戰》和《秘密訪客》等作品。

但導演偏偏提到了《安娜瑪德蓮娜》和《小親親》。

這意味著什麼?

郭富城的戲路千變萬化。

當然,這個概念,始於《三岔口》和《父子》之後。

什麼叫「千變萬化」?

在表演層面來講,這是一種捨棄本我皮相與精神,完全化作電影角色的路徑。

就如從《父子》、《c+偵探》、《白銀帝國》、《殺人犯》、《最愛》、《浮城大亨》、《寒戰》和《道士下山》、《踏血尋梅》、《無雙》及《臨時劫案》等電影中,你完全看不到,任何與郭富城「本我」相似的模樣與性情。

那麼郭富城在大銀幕上的「本我」是什麼樣?

那當然就是《安娜瑪德蓮娜》和《小親親》這樣,甚至還可以加上《伴我縱橫》《赤腳小子》《夏日情未了》《浪漫風暴》和《公元2000》《雷霆戰警》《浪漫櫻花》及《柔道龍虎榜》。

這些電影口碑不一,但在表演上,都是其「本我」性情之上的「加減」。

在活潑、善良、真摯當中,帶著少年般的勵志、果敢、熱血和衝勁,這就是郭富城的「本我」,也恰是很多郭富城粉絲所鍾愛的模樣。

而但凡真正喜歡這些電影的人,都是絕對的「狂熱粉」。

張宰賢導演恰是「如此這般」。

而話到此處。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八個字又悄然浮現。

這世上當然常有誤會。

多年摯友,有可能背後「捅你一刀」,老夫老妻,也可以「同床異夢」,更何況是在「偶像與粉絲」的世界。

所以任何邏輯、認知、看法,其實都不絕對,就如好人裡面有壞人,而壞人裡面,也「大概率」會有好人的存在。

但「不絕對」,並不能否定「相對」。

相對來說,一個群體裡面,總有大致相類、相似的屬性。

比如簡單點說,粉絲與偶像的淵源,大致都會來自審美的標準與偏好,也或可再加一個「性情」的影響。

那麼,郭富城究竟是怎樣的人?

有句老話,叫做聽其言,觀其行。

尚未紅時,郭富城面對記者「怕不怕窮」的提問,他說,「我不怕窮,我怕不努力。」

紅了之後,他又說,花無百日紅。

每一次,不管是挫折,還是被肯定,他總會說一句,我會繼續努力。

這一路,他從舞蹈的初學者,晉身「亞洲舞王」和「東方舞台神話」,從「五音不全」的門外漢,唱成樂壇天王,並在短時間裡,讓自己的歌藝達到極高層次,從一介影壇新人,成長為直入頂層演技派陣營的影帝。

他將慈善當作一種入世歷練,並說,不攀比,不張揚。

這就是郭富城。

這世界很有趣。

每個人,或都有自己的偶像。

偶像本身,其實也同樣不例外,他們同樣有自己心儀和熱愛的人物,比如郭富城就公開說過,自己的偶像是邁克爾·傑克遜,並專門為他唱過一首歌,《mj》。

但偶像的意義,並不僅在於狂熱和喜歡,更大的意義,在於借鑒與指引。

所以郭富城當然值得嘉許。

而張宰賢導演,就請趕緊創作香港版《破墓》的劇本。

這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