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沉重的話題,不講才是問題

由香港著名導演爾冬陞監製,新人導演卓亦謙編劇、執導的電影《年少日記》將於4月19日全國上映。4月17日,「我會陪著你」主題路演在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影城sho兩站展開,剛剛憑藉本片獲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的卓亦謙來到現場,與觀眾分享了影片的創作心情。

導演卓亦謙在上海交大路演現場。

電影《年少日記》講述了在中學任職的鄭sir(盧鎮業 飾)意外發現一封沒署名的遺書,他必須跟時間賽跑,找出企圖輕生的學生,阻止悲劇發生。在尋找遺書主人的過程中,鄭sir親手揭開了自己塵封已久的那段充斥著暴力與痛苦的童年回憶。

電影探討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家庭病根,將家庭內部的隱形食物鏈赤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精英父親對妻子的極端掌控欲,對孩子奉行的「棍棒教育」,都將本該溫馨和睦的家變成了壓抑恐怖的精神刑場。影片聚焦原生家庭內部創傷,以一本日記連接兩段時空,揭開傳統家庭教育的罪與罰。

《年少日記》海報

上海影城千人廳內,鼓掌聲以及啜泣聲此起彼伏。在映後交流的環節中,卓亦謙談到自己一開始對於觸及這樣沉重題材創作的顧慮,甚至擔心這樣的真實的痛感會「把觀眾都嚇跑了,觀眾會討厭這部電影」,「我一直都在想,到底這個題目應不應該公開地拿出來討論。」

上海影城千人廳路演現場

在過往的經驗里,卓亦謙很明顯地感受到,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香港,「它的節奏很快,每一個人都很忙,每時每刻都在工作,下班之後還在想更多的事情。大家討論的事情都是關於數字的,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你讀什麼學校、成績是怎麼樣的,但是我們都沒有好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一方面是現代化大都市中精神問題頻發,自殺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大家都不願意去討論一些不吉利的事情。但我又想,是不是不講這樣的事情,才是問題。」卓亦謙也經歷了好友因為自殺離世,「那件事發生之後,我就一直有想要討論這個事情的想法。我覺得很可惜的,好像大家都忘了,陪伴是多麼的重要。」

《年少日記》劇照

電影《年少日記》將傳統家庭教育令人窒息的剖面無情披露,深挖原生家庭畸形的愛。父母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的所屬品,是一面供其自戀、掌控的鏡子。他們把自身對成就、理想、權力和名聲的慾望,全部投射在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身上。

影片此前在已上映國家及地區均贏得不俗口碑。有觀眾表示,「電影像一封集體遺書,是青少年心理問題與家庭創傷最成功的一次提煉。而觀影的我們,好像是這本日記的讀者,又好像是這本日記的作者,更可能是這本日記的無視者。」

《年少日記》劇照

上海交通大學觀影現場,上海交通大學影視系助理教授龐博深受觸動,她表示希望大家在意識到自己的創傷後,能夠勇敢地去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是自己人生電影的導演。」她鼓勵現場的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直面創傷,並嘗試重新塑造自己。

上海影城的觀影現場,也有長輩深受觸動,向大家分享了她的教育經驗與教育觀點。她表示,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家長應該與孩子平視,而不是進行阻擋。看到孩子想要的,這是做家長的責任。作為家長,只能陪孩子們走一段,剩下的路是孩子自己的。

現場,不少觀眾表達了對於影片的喜愛。同時,作為港片的影迷,也關注到近期一代香港年輕導演更關注現實題材,拍攝出不同於傳統港片類型的勇敢嘗試。對此,卓亦謙也談到自己的體會,「從我初中開始,到入行以後,都一直聽到『香港電影死了』的說法,那個時候覺得,我真的生錯年代了。但是這幾年,我可能覺得這句話蠻好的,它一直提醒我們更要做好電影,我也改變了對這句話的看法。」

《年少日記》劇照

至於題材的變化,卓亦謙也分析,「可能比我們大的導演,生活圈子就是有黑社會、夜總會這些社會環境,但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都不同,關心的議題自然會有不同。同時,新導演入行,能拍的電影都是他唯一有機會拍的東西,大家都有時間去慢下來,想你關心的東西是什麼,去問自己是一個什麼人。」

導演卓亦謙

《年少日記》去年自上影節亮相以來,歷經香港上映,已經收穫良好口碑,目前豆瓣8.6分,是近一年最高分的院線華語片。卓亦謙欣慰地表示,「我自己覺得《年少日記》是一個很小眾的電影,可能只是能讓很少人有一些共鳴。但從第一次在上海首映到今天,我知道,原來還是有人跟我有類似的看法,我很高興,我跟你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孤獨。」

《年少日記》的豆瓣評分為8.6分,1.1萬人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