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熱搜!知名男星自曝這個問題!真不是越慢越好

心臟是身體的泵血「中樞」,

正常情況下,

就像鐘錶一樣有節律地跳動著。

可心臟的跳動不是一個恆定值,

過快或者過慢都需要重視...

近日,在一檔綜藝節目中

知名男星吳尊在現場

經把脈後被指"心脈過沉"

需要注意心臟健康

至於"心脈過沉"的原因

醫生指出可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對此吳尊表示

他此先就注意到自己心跳偏慢

早晨起床時心率甚至只有38

平常則多在50左右

話題迅速登上熱搜

說到心跳偏慢

可能不少人都會覺得

不是心跳慢更健康嗎?

吳尊也表示

他以為自己曾經做過運動員

所以一致認為

自己心跳慢並不是壞事

但對此醫生稱如果是運動員

心率在50左右沒有問題,

但38還是有點慢了,

建議吳尊平常要多多注意休息

話題衝上熱搜後

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

01

心臟砰砰跳,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通常清醒、安靜狀態下,嬰兒每分鐘心臟跳動 120~140 次,幼兒90~100 次,學齡期兒童80~90 次,成年人70~80 次。

但心率並非一成不變,它與情緒、飲食、疾病、運動等因素都相關。一般來說,靜息狀態下,60~100 次/分鐘都屬於正常範圍。

雖然通常認為心率慢一點有利於健康長壽,但這個「慢」也有限度,如果每分鐘低於60次就算心動過緩了。

02

心跳太快、太慢,都危險

心率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臟的健康狀況,如果安靜狀態下,超過 100 次/分鐘,叫做心動過速;低於 60 次/分鐘,則為心動過緩,而這兩種情況都是非常危險的!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由於心臟的每次跳動,都會帶來一次血流脈衝和血管的被動彈力舒縮,對全身的動脈都是一種衝擊。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心跳次數越多,對動脈的損傷就越大,也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內皮損傷。

另外,心率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的共同結果,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經系統亢進、兒茶酚胺激素分泌過多等各種病理過程的表現。

而這些因素

都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衰等疾病

形成中的重要機制。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針對社區人群的觀察結果顯示,每分鐘心率增快 5 次,心衰風險就增加 13%,死亡風險增加 13%!

心跳太慢,泵血不足

嚴重的心跳過慢(低於45次/分鐘)容易造成血液流速減慢,全身器官供血供氧變差,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胸悶、氣短等不良反應,嚴重的會危及生命。一般來說,體力活動大、經常健身運動的人,更容易出現心率偏慢的情況。

另外,專業運動員或長期重體力勞動者的心率一般會低於 60 次/分鐘,甚至會達到 40 次/分鐘,屬於正常現象。心動過緩是否要就醫治療,首先應該看癥狀。

03

心臟砰砰亂跳也可能是疾病找上門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影響心臟。因為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是一種全身性激素,對各個器官都有影響,尤其是心臟,可調節血壓、心率、心肌耗氧量和收縮力、心功能等。

甲減,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會使得心肌收縮功能減弱,影響心臟的電活動生成及傳導,繼而導致心跳變慢、傳導阻滯;

而甲亢,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有可能會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

房顫

房顫是心房部位發生了心跳的紊亂,常見於老年人。數據顯示,約有 10% 年齡超過 75 歲的老年人會出現房顫,約有 20% 以上年齡超過 80 歲的老人出現房顫。

房顫具體表現為乏力、心慌、不安等,自我感覺到心臟跳動無節律,測量之後發現心跳頻率超出正常範圍,達到 100 次/分鐘以上。

發生房顫,應儘早干預,否則心房長時間不收縮,可能導致血液不斷淤積,形成血栓,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早搏

早搏也稱間歇,是指心臟節律紊亂,提早跳了一次,並且停頓的時間比正常情況長。早搏不一定代表心臟有問題,有時候精神過於緊張、疲勞過度,或者吸煙、飲酒、喝咖啡等,也可能會引起早搏。這時候調整生活方式,即可改善。但還有小部分可能與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臟病有關。

因此,如果發生早搏,不要掉以輕心,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找到根源。

來源:新聞坊綜合瀟湘晨報、生命時報、深圳衛健委、科普中國、我是大醫生官微、《媽媽咪呀》節目

(來源:新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