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短劇新規,未經審核且備案不得上網傳播,優勝劣汰或成最優解

微短劇要分類審查備案了。

兩個核心信息點,一是5月31日前所有未完成備案的微短劇必須完成備案,包括二輪劇;二是短劇要分類備案、審核,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公開信息顯示,有關部門已經上線專供微短劇的全新審查系統,投資總額達100萬及以上的「重點微短劇」國家廣電總局備案審查;30萬元(含)—100萬元的「普通微短劇」省廣電總局負責;30萬以下的「其他微短劇」則與平台直接掛鉤。

這對微短劇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則重磅消息,毒眸第一時間查閱國家廣電總局及海南、江蘇、浙江、山東等各省歷年政策及最新通知,也同時聯繫了包括製片人、導演、編劇在內的多位行業從業者,共同探討這一新規對行業的影響,並在與多位從業者的對話中,試圖尋找一條更適合微短劇的長線發展道路。

短劇備案的全方位解讀

短劇備案不是新鮮事兒,早在22年底總局對微短劇進行常規治理時,就曾提及相關事宜,但當時微短劇還是「野蠻生長」期,仍有部分短劇公司通過各種手段避開備案,尤其是小程序短劇爆火後,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

但此次新規明確指出,不僅是播出的微短劇,包括引流、推送的微短劇「均須持有《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或完成相應上線報備登記程序,上線前必須在片頭按相應格式要求標註《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號或節目登記備案號」。

對於目前仍存在的大量未經備案就上線播出的微短劇,新規也給出了對應解決辦法。5月31日前,各平台要將未經備案上線播出的微短劇信息報所屬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備案。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目前江蘇、海南已經內測微短劇備案系統,並對當地有關公司進行信息同步。值得注意的是,微短劇備案也開始按照總投資額進行分類。

翻看海南、江蘇、浙江、山東等各省相關政策可以發現,過去三年間,微短劇備案審查基本都是按照程序,先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再在重點劇備案系統上提供材料完成備案。這個過程中,所有微短劇都不分量級,統一操作。

但這次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以海南省廣電通知為例,目前微短劇按總投資額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重點微短劇」,指的是需要滿足申報五大條件之一(總投資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滿足特殊題材、長短視頻平台招商主推或在各終端首頁首屏推薦播出、自願按重點微短劇申報)的項目。這些微短劇仍按申報規劃備案和成片審核,最終由國家廣電總局統一備案公示管理。

第二類是「普通微短劇」,劃分標準是30萬。總投資額度在30萬元(含)—100萬元之間且非重點推薦的微短劇項目,需製作經營機構在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備案系統」上申報,由省局進行規劃備案審核和成片審查。

總投資額低於30萬元且非重點推薦的被劃作第三類——「其他微短劇」,由其播出的網路視聽平台進行內容檢查及版權核定,定期將審核劇目信息報屬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備案。

簡單來說,總投資額不同,負責方也不同。總投資額最大的「重點微短劇」歸廣電總局管,「普通微短劇」則是省廣電總局負責,而體量最小的「其他微短劇」則與播出平台直接掛鉤。

按投資額進行分類的方式,很容易讓部分公司打起「陰陽合同」的主意。針對這一情況,此次新規也著重強調,「不得通過拉高或降低投資額的方式躲避審查。」

毒眸在與多位微短劇從業者的對談中了解到,隨著微短劇市場競爭激烈,現在的豎屏微短劇的成本水漲船高, 以前十幾萬一部戲的日子已經遠去,現在想拍得好點,「最少也要三五十萬。」

也就是說,這些以前或許可以經由平台「自審自播」的項目,如今都要通過播出平台或總局直接備案審核。如果拿爆款短劇的製作成本舉例,情況的變化會更加直觀。

小程序短劇方面,成本接近百萬的《我在80年代當後媽》還能走省廣電備案審核,成本200萬的《黑蓮花上位手冊》就直接到了國家廣電總局;長視頻平台出品的十分鐘微短劇更是幾乎部部百萬投資,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最新標準,同量級項目以後都要國家廣電總局備案審核。

30萬以下的「其他微短劇」看似是審核流程里最「寬鬆」的,但也為平台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其實早在三月底,毒眸就已經注意到,平台開始完善小程序短劇備案流程。

同時,新規還強調,二輪劇也要完成備案審核。多位短劇從業者都和毒眸透露,首輪劇用安全劇情備案過審,二輪劇再填充「擦邊內容」是部分公司的「基操」。從「二輪劇」也被納入監管範圍來看,此次新規對短劇行業的震動不小。

長線向好

「時間緊、任務重」是行業內對新規最直接的反應。

和長劇不同,微短劇走的是「高庫存賽馬」模式(點擊閱讀:短劇暴富的三個「流量密碼」),以極高的效率批量產出內容,再通過投流測試爆款。

也正因如此,新規給人員構成本就相對精鍊的短劇團隊帶來了最直接的考驗:在6月到來之前,他們需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將目前擁有的大量的儲備劇集統一標註證號及備案號。

由於新劇、二輪劇都要完善備案,而短劇目前備案數量巨大且增長迅速,新規所造成的外部壓力也可以預見。據廣電總局數據,微短劇全年備案數量從2021年的398部上升至2022年的2775部,同比增長近600%;2023年微短劇拍攝備案量已經高達3574部、97327集。

「這麼多庫存劇、二輪劇要審,短劇上新肯定變慢。」短劇製片人劉凱平這樣認為,已有信息更是直接指出,「大量充庫劇提交審核將嚴重影響整體的審核效率,特別是行業公司集中的省份,如杭州、西安等。」

但對於另一部分公司來說,新規出台讓他們心中有一種「落聽」的感覺。大夢傳媒創始人、製片人徐夢認為,新規的出台代表著短劇以「正規影視」的方式被對待,而相應帶來的備案審核對於一直按照備案、審核模式操作的影視公司來說,則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徐夢還提到,賬期變長、審查風險等因素,確實會「增加溝通和時間成本」,但也可能會讓投身短劇的資本更加理性,同時也會加速一部分不懂內容只想賺快錢的資本離開,另一部分留下來的資本則會去投資更有價值的作品,最終「會靠近正常影視劇的投資邏輯」。

周期的拉長,也會對內容本身帶來不小的影響。在徐夢看來,短劇以短平快反映當下話題、社會情緒和有意思的梗等特色部分,會被拉長的周期消解掉。等到短劇通過備案審核上線時,這些話題、內容可能早已過時,尤其現在互聯網造梗、造熱點的速度越來越快,短劇想要吃「熱點紅利」,會變得更困難。

於是,新規來臨後,對從業者而言最關鍵的問題,是尋找內容上的突破點。

「短劇要找『擦邊』之外的賣點。」多位製片人、導演、編劇都向毒眸表達了這一看法。和網劇、劇本殺等內容產品一樣,短劇在發展初期也經歷了野蠻生長的過程,通過血腥暴力或者軟色情等擦邊內容為用戶打造「極致的爽感」,但在新規發布後,多位創作者表示,這種內容思路可能行不通了。

短劇編劇周子潔坦言,「其實現在男女頻都已經形成自己的一套寫作法則,第幾集拋鉤子、造爽點都很工業化,觀眾就是愛看爽的、反套路的東西,這就不可避免要寫一些擦邊內容,雖然很難,但未來這種情況會有改變。」

「拿小程序短劇來說,我覺得未來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正規,劇本也會越來越注重邏輯,也會更需要邏輯。」做長劇集出身的短劇導演李笑的態度更積極,他坦言,之前遞到手裡的短劇劇本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劇本,而「更像是網文、段子」。

觀眾的爽點需求導致生產端產生這種變化,當然,短劇和網文的原生關係也決定了這一點,「但新規發布之後,小程序短劇未來的標準可能會越來越高,反而越來越回歸到行業的本質。」李笑說道。

如何在內容上尋找新爽點,滿足用戶需求,劉凱平給出了兩點想法。一是精準找受眾,對人群再細分,滿足對應需求。劉凱平拿平台出品的十分鐘橫屏微短劇舉例,他認為最近女頻微短劇頻出爆款,是因為這部分女性用戶的「中視頻」需求被看到,新規實施勢必會對原有的受眾格局產生影響,入局者們可以儘可能挖掘更多元的用戶群體,並為之服務。

二是在內容上「對症下藥」,比如「打工人」是創作熱點,就可以針對打造慢節奏、主打治癒力,讓觀眾能夠心靈放鬆、進行「靈魂旅行」,這也是一種「新爽點」,且還能夠與總局的文旅微短劇計劃相結合,「現在的微短劇就是在有限的內容空間里,各找各的爽。」劉凱平這樣認為。

而在製片人的角度來看,新規的發布會讓短劇的產品屬性更加明顯,徐夢認為「未來短劇與短視頻的區別會更大」,劉凱平則認為」爆款可能更難跑出來,但精品會越來越多」。

微短劇自誕生之初,就擁有較之其他形態更雜糅的屬性,它既是內容,也是商品,還可能是廣告,比起討論內容本身,目前圍繞微短劇的討論更集中在收益、投流邏輯、平檯布局等方面。

此次新規的出台,短期來看的確是在為行業加壓,但對於一種新興內容形態的發展而言卻是必要的。長久來看,新規或許有機會讓微短劇回歸內容的本質,擺脫現有的「廣告邏輯」和「電商邏輯」,提升行業整體內容水位,讓真正的優質內容在能夠滿足商業營收的同時也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微短劇勢頭太猛,跑得太快,如今這個行業需要的,可能是更多成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