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脫口秀 | 上桌之後

《花間令》熱播期間,鞠婧禕的半永久妝容不再是最熱門的話題,客串的鄭合惠子卻站在了風口浪尖。誰也想不到,憑藉短短兩集的戲份,這個過去默默無聞的女演員,連續盤踞社交平台熱搜榜,有大把觀眾等著她進階主角。

於是難免有粉絲打抱不平:配角上桌搶關注,是不是過分了?

用「搶番位」之類的飯圈邏輯思考,排序在後的演員突然奪了主角的風頭,當然是「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的「不安分」;但如果回到演員的本質推想,這原本就是一個憑本事吃飯的工種——演得好的被認可,演得不好就被批評,才是再正常不過的道理。

或者可以說,演員想要在觀眾心中留下姓名,靠的從來不是「領銜主演」之類的名頭。過去太多作品已經證明,出彩的造型也好,有趣的人設也罷,能被記住的往往是那難以忘懷的驚鴻一瞥。無論是早年《武林外史》的白飛飛,或是後來《偽裝者》的於曼麗,乃至於在《我的人間煙火》中人氣飛升的孟宴臣,影響力、表現力超越主角的配角早就數不勝數。與其說是出演配角的演員「不識好歹」,不如說是他們恰到好處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終於得到了應有的認可。

有意思的是,回過頭看《花間令》,鄭合惠子的表演只能說得上是七八分的正常水準。這並非有意打壓,而是在這樣平平無奇的作品中,要談所謂表演空間多少有些痴人說夢。鄭合惠子之所以被抬到了現在的位置,很大程度也出於觀眾的逆反心理——一看到兩位女演員同框演戲,觀眾就不自覺地先給「半永久妝容」的那一位打了低分。畢竟如果連妝造都做不到匹配人物的狀態,談何塑造人物?

觀眾的這份心態並不客觀,但支持「配角上桌」,本就是因為觀眾厭煩了只看人氣與流量的選角思維,厭煩了劇組上下一起糊弄的拍攝模式。正如演員們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老話,「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誰對得起自己的工作、對得起觀眾的期許,誰就值得上桌,贏得掌聲。

事實上,「上桌」之後會怎樣,又是一個更為殘酷的問題。不可否認,許多演員的演技在處理故事線相對簡單的配角時是「夠用」的,但遇上層次更為豐富、情緒要求更加複雜的角色時,他們是不是還能遊刃有餘,仍是未知數。我們甚至能夠輕易地數出,少數「上桌」後的演員,後來交出的答卷一份不如一份,最靈動的表現居然全是當年演配角時留下的。

馬伊琍曾在一檔節目中說,「要成為一個好演員,要站穩自己的腳跟,至少需要三部以上的代表作。但是要砸爛自己的牌子,只需要一部作品。」就拿這話送給期待「上桌」的演員吧。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