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電影大獎」助力香港「盛事經濟」

據港媒11日報道,「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10日晚於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包括《金手指》《年少日記》《白日之下》和《但願人長久》在內的多部港產電影參與競逐「亞洲電影大獎」16個獎項。最佳電影由日本導演濱口龍介執導的《邪惡不存在》奪得,該電影同時奪得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獲國際影評人一致稱讚。在競爭激烈的最佳男主角角逐中,日本演員役所廣司憑藉《完美的日子》擊敗香港的梁朝偉和台灣的吳慷仁獲封「影帝」;最佳女主角則為內地演員蔣勤勤。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活動吸引亞洲各地的國際知名電影製作人和演員雲集香港。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35部電影角逐16個獎項,充分顯示「亞洲電影大獎」備受國際電影業界重視。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推動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藝術發展,促進香港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提升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並通過舉辦如「亞洲電影大獎」等大型盛事,彰顯香港作為「國際盛事之都」的魅力。

港媒稱,「盛事經濟」在經濟學中指通過舉辦大型活動或盛事來推動經濟發展的一種策略。各類盛事能帶動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為香港帶來龐大經濟效益。粗略估算,每150萬名遊客可為香港帶來約0.1個百分點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今年上半年,香港將舉辦超過80項大型盛事,涵蓋文化藝術、體育、金融、貿易展覽等。

兩會期間,港區代表及委員在接受採訪時不約而同地表示對「盛事經濟」充滿信心,認為香港開放、自由的國際化地位以及背靠祖國的政策優勢將對「盛事經濟」形成合力,壯大聲勢。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庄稱,「盛事經濟」涵蓋面廣泛,尤其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和華南市場,應該具有更強吸引力,可根據目標人群的喜好,同時或接連舉辦聯動性活動,以此拉長遊客留港時間。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莫華倫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應把內地優秀節目也放入「盛事」中,引入更多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演出。比如春晚備受歡迎的《詠春》,在香港場場爆滿,根本買不到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建議,香港應聯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及周邊城市,做一個「旅遊大串聯」,利用大灣區旅遊資源優勢,為香港「盛事經濟」助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姚珏還提及,內地很多城市在文化藝術硬體方面發展得很好,未來也可以藉助香港與內地城市的文化交流,帶動香港旅遊業的發展。她同時希望,特區政府能讓香港藝術家更多地參與到「盛事經濟」中來,為國際活動增添香港元素和藝術風格。(葉 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