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喜劇女王們瘋狂逆襲,賈玲和馬麗誰是贏家?

作者|木炎

責編|向晚晚

這段時間,賈玲「贏麻了」。 

自導自演的《熱辣滾燙》,上映17天,票房突破32億。

首映當天就被索尼影業買下電影全球發行權,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夜之間,從靠外形取悅觀眾的相聲演員,晉陞為極具票房號召力的女導演,完成了自我找尋和突破的人生蛻變。

相比之下,網友紛紛感嘆,和賈玲走相同戲路的馬麗,只能和沈騰綁定,即使參演張藝謀的大電影也只是「鑲邊女主」,讓人覺得可惜。          

可事實上,四十不惑的她們,早已看透,外在光環終有一天會退去,真正可以抵擋歲月風霜的是強大內心,和沒有停下腳步努力前行的自己。

熬過無人問津的黑夜,趟過暗流涌動的低谷,即使不被看見,也不放棄生長,她們堅持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不苛求結果完美,但求儘力做到最好,她們享受成就自我的自由。

不受世俗定義,帶著所有的勇氣,踏浪而來,她們更懂得珍愛自己。         

01 

無畏前路 全力以赴

電影爆火後,謝楠採訪賈玲:「這段日子快樂嗎?」              

賈玲說:「不快樂,很痛苦,但是很值得。」          

賈玲暴瘦100斤,身形容貌大變樣,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那個笑起來兩個小梨渦,堅韌勤奮,內心真誠的女漢子一直都在。

成名前,賈玲熬過將近10年不為人知的苦日子。

住不足10平方米的地下室;

躲房租將近一個月不敢白天出門;

節省電費,大冬天不捨得開電熱毯取暖;

最困難時,連一個7塊錢的群演機會都不放過。              

即使生活如此艱苦,賈玲也沒有動過離開北京的念頭,寧願在地下室啃涼饅頭,也要留在自己熱愛的舞台,闖出一片天地。

2010年春晚,賈玲不負眾望,憑藉相聲《大話捧逗》一炮而紅。     

從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同時間段,和賈玲一樣開始北漂的還有馬麗。  

馬麗中戲畢業,雖然專業成績優秀,但美女如雲的表演系,長相不出眾的她很自卑。

不僅如此,她還曾被導演評論相貌太過普通:

「沒有足夠漂亮,演不了大女主;也不夠丑,否則就可以演諧星。」

更有甚者還建議她整容,這樣不太善意的調侃讓馬麗很受傷。

面對世界的不公,馬麗沒有自怨自艾,蹉跎一生,而是積極行動起來,為改變加足馬力。

臨近畢業,馬麗調整心態,同學們忙著找工作,到處進組試鏡,她選擇報名林兆華戲劇研修班,專心鑽研表演。 

也正是這一次次非同常人的選擇,塑造了每個獨特的個體。 

賈玲和馬麗在事業初期都選擇了更為難走的路,沒有追逐名利,而是守住自己的初心和熱愛。  

賈玲沒有回老家,聽從姐姐的安排,安逸上班;馬麗沒有在遭受相貌惡評時自我放棄。 

她們都誠實遵從內心,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不管前路是否坦蕩,她們都勇敢上路。

02 潛心努力 緊握時機

一年研修班結束後,馬麗在小劇場繼續沉澱演技,不驕不躁。

未來如何她沒有想太多,只想專心演好每一個角色。

那時小劇場每周只休息一天,演出安排很滿,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全天泡在劇場里打磨台詞劇本。              

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因為未來的模樣,藏在現在一點一滴的努力里。 

2005年,偶然一次機會,開心麻花團隊去看馬麗表演,沈騰一眼相中這個颱風穩健,喜劇張力十足的女演員,隨即邀請她加入。

從此,馬麗的事業進入快車道,數次登上春晚,被稱為「宋丹丹接班人」。   

機遇是命運的饋贈,猶如一道彩虹,跨過風雨的天空,帶來無盡的希望和可能。

往往只有那些準備好迎接挑戰的人,才能看見彩虹的盡頭,蘊藏著驚喜與轉機。

賈玲也時刻準備,隨時向命運發起撞擊。

在相聲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她漸漸意識到女性在相聲行業里的局限。      

即使自己是逗哏,拼盡全力在很多內容尺度上,女性也很難突破出彩。

隨即賈玲開始轉戰小品及劇本創作,她一邊在各種綜藝如《百變大咖秀》、《王牌對王牌》中積累觀眾緣。

一邊憑藉資源和人脈成立自己的大碗娛樂公司,不斷拓寬事業領域。         

抓住機遇需要勇氣,更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

賈玲和馬麗都在日復一日沉澱技能,積累實力,當機遇來臨,乘勢而上鑄造輝煌。          

03 

珍愛自己 一切都來得及

有人說,同是沒有背景,家境普通的「草根」喜劇演員,賈玲逆襲成導演,馬麗卻還是無法突破,總依附於沈騰做配角。

實際上,馬麗也嘗試過轉型,但即使自己認真拍好每個角色,電影作品整體質量毀譽參半,而她卻時常要為這個結果買單。 

她曾在訪談中談到,自己曾因得到一屆「金掃帚」最令人失望的女演員,而一度抑鬱,不想跟任何人講話,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              

外界的指責和評論,讓她深陷自我否定的泥沼難以自拔。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漸漸明白,並不是越努力就一定會越成功,也並不是只要表達能力強,外界就不會誤解你。

重要的是要放平心態,看到自己的渴望,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拿出毅力和決心把事情做好。

沉寂一段時間後,她捨棄浮誇喜劇角色,更加慎重選擇劇本,也更關注於電影設定中人物想要表達的內核。     

回看這些年馬麗塑造的熒幕形象,從《夏洛特煩惱》里耿直「女漢子」馬冬梅,到如今《第二十條》里亦剛亦柔的李茂娟,馬麗演出了人物內核的層次和真實感。          

馬麗有次接受採訪被問及,對於賈玲做導演的看法。

她坦然賈玲很厲害,她們是惺惺相惜的夥伴,彼此知道作為喜劇女演員的心酸,而她自己只想做演員,認認真真地演好每個角色。          

的確,選擇無關好壞,最重要的是貼近自己內心真實所想。 

人生只有一次,為自己而活才有意義。

娛樂圈紛紛擾擾,賈玲和馬麗無疑是新時代喜劇女演員的代表。

她們不管外界如何評價,都一如既往堅守自己熱愛的喜劇表演事業。

賈玲電影上映後,口碑、票房、熱度節節攀高,她接受採訪心態反而鬆弛平和。 

在她看來,自己又一次完成了,自我設定的目標和許下的承諾,通過電影探索出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努力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也許這個過程無比艱辛,也走了點彎路,花費了很多時間,這都沒關係,哪怕和別人期待的不一樣也不打緊。

因為賈玲相信,只要一直在成為自己的路上,就夠了。              

是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快慢與否,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要留住那個敢於直面自我的力量。

當好朋友謝楠,看完電影后發微信告訴她,自己要去報名學一直想學的電影,賈玲由衷的從心裡感到高興。          

這也正是她拍這部電影的意義,她希望更多人能通過電影找到自己所愛,並真正的看到自己,愛自己。

曾經馬麗也一度想要丟掉「喜劇演員」的帽子,因為春晚小品走紅,很多人都說馬麗只會演小品,做諧星。          

她非常不甘心,想極力證明自己還可以演正劇、悲劇、文藝片,不願被輕易定義。

我們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越是想極力證明的東西,反而越事與願違。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麗慢慢轉變心態與自己和解,全心身的投入表演,她發現給別人帶來快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          

當看到影院里的觀眾,因為她的表演哈哈大笑時,她覺得特別幸福。

馬麗不再糾結喜劇演員身份設定,而是用心塑造多樣的角色,她相信當她將各具特色的人物呈現在熒幕前時,觀眾自然就明白她的真正實力。          

不被世俗價值觀所限制,抓住自己的際遇,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即是成功。

馬麗雖然沒有成為導演,但她是當之無愧的「票房女王」,電影總票房已突破180億,榮登中國影史女演員票房榜首。          

她用自己實際行動證明,每個人都不應被定義,都有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

人生漫漫,會遇到很多坎坷,面對未知,唯有把握住自己才是關鍵。

維吉尼亞·伍爾夫有句經典名言:「女人,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濺。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自己。因為做自己,比任何事都重要。」

往後餘生,不妨好好愛自己。

不迎合別人對你的期待,不放棄自己的愛好,不卑微討好,只做最真實的自己,努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要堅信,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走錯路也好,愛錯人也罷,都要首先遵從自己的內心,因為只有這樣,人生才不留遺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