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一路向前》開播 聽成渝鐵路築路民工後代講述修路故事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2月26日晚,以修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為背景的大型電視連續劇《一路向前》,在cctv8黃金檔開播。

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玉屏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邱波守在電視機前,尤為激動。於他而言,這部電視劇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不僅僅是因為他當了三天的群眾演員,更重要的是他是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的後代。

椑木鐵橋

電視劇開播前夕,邱波帶領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成渝鐵路沱江大橋(俗稱椑木鐵橋),回憶起從老一輩那裡聽來的故事。

老百姓出力捐物

支持成渝鐵路建設

椑木鎮是成渝沿線的古老集鎮之一,素有「蓉城第一關」之稱,上世紀,這裡因製糖業繁榮興盛,水陸交通便利,商旅往來眾多,是一個經濟重鎮。

邱波的祖輩就是在椑木鎮上生產、銷售糖和糧食的大家族,這片土地的歷史,他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成渝鐵路椑木段的建設過程。「這是成渝鐵路全線最長的一座鋼樑橋,也是西南地區第一座鋼樑橋,它有6墩7孔。」站在椑木鐵橋前,邱波娓娓道來。

邱波站在椑木鐵橋旁

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正式開工。那一年,邱波的爺爺邱吉安主動報名參加修路,他的姑姑也來到了臨時築路總隊幫忙做飯,姑父還是工程技術的核心人員。

在築路之初,內江接到了一項特別任務:根據枕木「就地解決」原則,需向民間採運枕木12.55萬根。然而,內江屬淺丘地帶,沒有成片的森林資源,且時間緊、對枕木規格質量要求高,只能發動群眾的力量。邱波說,他的幺爺爺將原本準備結婚用來做成大花床的木料捐了出來,他的二爺爺也忍痛割愛,將準備做壽材的楠木送到了工地。

邱波長輩留下來的成渝鐵路通車紀念章

邱波至今還珍藏著一枚「成渝鐵路通車紀念」章,他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位長輩留下來的,只知道老一輩或多或少為築路做了貢獻。

工人們克服困難

夜以繼日拼搶進度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由於修路設備簡陋,缺乏經驗,民工們進入施工現場後,才發現困難重重。「三塊石頭支口鍋,帳篷搭在山窩窩」「白天杠杠壓(挑土抬石),晚上壓杠杠(睡樹條做成的床)」,築路民工憑藉鐵鎚、鋼釺、扁擔、籮筐等簡陋的工具,夜以繼日挖土方、建涵洞、開隧道、架橋樑。

沒有起重機械,大家就用木頭搭起支架,製成葫蘆槓桿撬動大石塊;用竹筐挑石頭太慢了,就用木板製作滑車。大家靠勤勞和智慧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大橋旁邊的「烈士搶修沱江大橋邊坡殉難紀念塔」就講述了西南鐵路警備團2營5連戰士柴九斤、鍾志卿兩名烈士的英勇事迹。他們在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下,仍利用休息時間,搶修沱江大橋,在開挖大橋護坡時,二人不幸遭遇山體塌方,慘遭掩埋,經戰友搶救無效,光榮犧牲。

烈士紀念塔

每次來到紀念塔前,軍人出身的邱波總要先敬一個軍禮,然後三鞠躬,表達自己的敬意。在他看來,紀念塔面對沱江高高挺立,恰似威武的戰士,守護著成渝鐵路沱江大橋永固長存,也護佑著內江人民的幸福安康。

藝術再現歷史事件

電視劇《一路向前》開播

成渝鐵路內江段佔全線總長的40%,修建過程中,先後有10萬左右內江民工投身鐵路建設,為成渝鐵路的修建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2年,成渝鐵路全線通車。為紀念築路民工的歷史功績,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和紀念碑在內江修建,是我國境內唯一一座紀念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的建築。

2021年12月22日,電視劇《一路向前》在內江大千園舉行開機儀式。當時,89歲高齡的孫貽蓀老人還代表修路的老同志,感謝電視劇的主創人員將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藝術再現。

電視劇拍攝過程中,攝製組先後在內江長江森林公園、曾家大院、資中文武廟、川威鋼鐵研學基地、隆昌雲頂鎮等多地取景。

邱波還客串了在椑木鐵橋拍攝的戲份,他指著鐵橋旁三間廢棄民房說,為了增加歷史感,攝製組特意用泥巴和稻草塗抹了牆面。

拍攝那三天,邱波作為社區幹部,一邊當群演,一邊維護現場秩序,忙得不亦樂乎。現在回想起來,他依然覺得很奇妙,似乎用另一種方式回顧了一段熟悉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