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秦朗巴黎丟寒假作業」事件:「秦朗是誰」不重要,新黃色新聞泛濫很危險

2月16日下午,在全網擁有4000萬粉絲的網紅短視頻博主「thurman貓一杯」,發布了一段1分37秒的視頻,稱她在巴黎街頭,一個法國人遞給她兩本寒假作業,稱是在「廁所」撿到的,請她幫忙「還給主人」。

「秦朗巴黎丟寒假作業」等話題迅速登上各平台熱搜,並持續發酵,幾度峰迴路轉:有自稱秦朗老師、秦朗舅舅的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秦朗舅舅」甚至還開啟直播,吸引大量網民觀看。

19日,「秦朗舅舅」承認擺拍,其賬號被禁,視頻下架。19日晚,原創博主「thurman貓一杯」再發視頻稱,「寒假作業」事件迎來大結局,稱已聯繫上孩子媽媽。因無學生及家人作證且未透露學校名,該聲明並未讓網友信服,「擺拍」「蹭流量」等質疑聲仍在。

其實,事件本身並不複雜,真相到底如何,如今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考證。只是在熱鬧之餘,回過神來的大眾似乎品出了一些別樣滋味,有些「被戲弄」的五味雜陳的感覺,更有一些「誰在製造熱搜」的追問,以及我們應該關注怎樣的新聞的思考。

誰在製造熱搜

流量為王的全民娛樂時代,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成為頭條,登上熱榜。那麼,到底是誰在炮製這類熱搜話題?

不難看出,最開始發帖的博主本身就是一名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慣於靠搞笑誇張的肢體語言和動作博出位吸引眼球。能成為「千萬網紅」,自然是掌握了所謂的流量密碼。

回到事件本身,「小學生弄丟寒假作業」本來就是互聯網老梗了,在快開學的節點極易挑動網友的敏感神經,在巴黎丟作業則更具戲劇性,再加上博主誇張的演繹,自然是集齊了上熱搜要素,事情走向也證明了這一點。

可在原博主發帖引發關注後,自認「舅舅」的這名網友卻將事件帶偏。如果說,一開始博主發帖猶如霧裡看花難辨真假,這名博流量的「舅舅」則是將那張流量遮羞布掀開來了給公眾看,讓事件發生了「質」的轉變。

其實,只要細品視頻內容,就不難尋見其中的「爆款邏輯」。對於部分自媒體來說,真相從來都不重要,不管是原博主還是後來蹭流量的網友,其實都醉翁之意不在酒。

虛假流量是一種跑偏的「內卷」

如今,在強大的演算法邏輯下,一些人奉行「萬般皆下品,唯有流量高」,有了關注度,就有了利益,但利令智昏的故事也不少發生。

無獨有偶,就在這兩天,一則「遊客花3萬元包遊艇從三亞突圍到湛江」的新聞也同樣引發關注,後經證實,根本沒有這條航線,該網友發帖只是為了博流量。為博關注不惜編故事,這類虛假流量是一種跑偏的「內卷」,不僅會助推各類視頻低俗化,還容易把整個網路環境搞得烏煙瘴氣,甚至擾亂社會秩序。

不僅如此,一些為博流量而引發悲劇的案例也讓人警醒。網紅「三千哥」在網路直播中與人pk,喝下4瓶白酒後未能搶救過來,撒手人寰;某網紅「大胃王」在網路直播中暴飲暴食並連夜直播,導致喪命,直播斷播……這類拿命換流量的行為,讓人唏噓不已,必須好好管一管了。

博流量不能無底線,為了蹭熱度、賺流量,挑戰公序良俗,終將被流量反噬。同時,網路也不是法外之地,挑戰法律法規的行為也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警惕「新黃色新聞」

如今,在紛繁複雜的輿論場,如何才能撥開信息的迷霧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這或許是此次事件帶給我們最有益的思考與啟示。

所謂的「黃色新聞」,是指一種具有煽動性的、格調不高的新聞類型,通常不具備較大的社會價值,純粹是對大眾趣味的無底線迎合。如今,在短視頻平台上,一些內容膚淺卻有煽動性、博人眼球的「新聞」,則被稱為「新黃色新聞」。

野蠻生長的互聯網讓人人都有了麥克風,這些自發的創作是對嚴肅內容的補充,成為了網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更成為了一部分新聞的「源頭活水」。不可否認的是,短視頻在不斷消解著新聞的意義與價值,新聞越來越短平快,也越來越娛樂化,海量的內容充斥著網路,注意力被不斷「收割」,尋找意義卻猶如大海撈針,同時公眾還深陷知情權匱乏的處境之中。

那麼,我們到底該關注怎樣的新聞?又如何打破「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困局?對於公眾來說,那些搞笑獵奇的「新聞」並非沒有價值,抱著只圖一樂的心態看個熱鬧足矣,權當消遣但千萬別上頭。網路衝浪,冷靜圍觀才是正確姿勢,不被演算法邏輯所豢養,才能守住自己的注意力,才能在大海里打撈起珍珠,才能被有價值的信息滋養。

而對於媒體來說,在繁蕪的輿論場中,選取真正具有公共價值的東西呈現,既是職責所在,更是一種固本正源。這或許是一種逆潮流,但只有對嚴肅新聞的追求成為輿論主流,才能少一些「秦朗巴黎丟作業」類事件佔領熱榜,才能讓更多有價值的新聞與讀者相向而行。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