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評論丨山東春晚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精緻「年夜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熱鬧、最團圓的節日,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所有人心中最為牽掛的情愫。春節里,除了貼春聯、寫福字、吃餃子、圍爐守歲、拜年串門這些千年傳承的古老習俗外,和家人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也是每年必不可缺的一份快樂。

山東作為人口破億的經濟大省,春晚受眾群體多元、口味豐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好展現好客山東形象,彰顯齊魯風采,最大程度滿足「合家歡」的受眾訴求,是山東春晚近些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2024山東春晚以「潮起東方中國龍」為主題,通過歌舞、戲曲、小品、相聲、器樂表演、情景戲劇、互動故事等多種形式,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具有山東特色、全國意義、時代精神、國際表達的春節文化大餐。

今年的山東春晚,之所以能夠全程保持精湛的藝術水準,在播出後收穫媒體觀眾的一致好評,源自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也得益於節目創作人員在舞台設計、節目編排上大膽嘗試、敢於突破的信心和勇氣。

想要「唱好戲」,先要「搭好台」。一台晚會,能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目光,舞台搭建尤為重要。今年山東春晚選擇落戶煙台,在舞台設計上自然加入了不少海洋元素。四千多平的演播大廳里,四個舞台360度環繞,煙台的城市地標建築「燈塔」在副舞台上遙相輝映,再加上絢麗的燈光特效與動感十足的環境音樂,共同構成了這次令人難忘的沉浸式觀看體驗。

為了呼應「潮起東方中國龍」這一主題,本屆春晚的主副舞台之間以鱗片狀的游龍相連接。在晚會進行過程中,一條由ar生成的中國巨龍在空中盤旋,帶著對國富民強的祝福、對家和萬事興的期盼匯入主舞台大屏幕中,給所有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搭好台」,還得「看得爽」。文化內涵豐富、科技感十足的舞台設計,不能只有現場感受的到,要將這種快樂分享給更多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

為了打造舒適、便捷的觀看體驗,今年山東春晚首次在內容上採用橫屏拍攝和豎屏拍攝的雙系統設計,在抖音端推出了「豎屏看春晚」「vr看春晚」等小屏端創新觀看形態,全方位打造出一屆「更可看、更可觀、更可感」的山東春晚,讓觀眾可以多個平台挑著看、一次就能看到爽。

有了精緻的「面子」,「里子」也要有真材實料。如果說,2024山東春晚在舞台、燈光、攝製等方面精心籌備,是為了打造好晚會的「面子」,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那麼在節目編排與呈現效果上用情用力,以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同頻共振,就是在「里子」上下足了功夫。

音樂歌舞劇《海波平》將明代民族英雄戚繼光波瀾壯闊的一生娓娓道來,展現出「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家國情懷;器樂表演《鼓舞黃河》聚焦黃河流域不同鼓樂表演,歌唱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的時代華章;舞蹈《蘭亭》以山東籍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為主題,在舞台上揮毫潑墨,展現「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歷史韻味;歌曲《仙游》從「八仙」故事中汲取創作靈感,帶給觀眾頂級視聽享受;四位「可甜可酷」的越劇女小生為戲曲注入青春活力,一曲《蘭花草》唱出越劇百年滄桑巨變,訴說前輩為守護越劇奮鬥拼搏的感人故事。

活用「面子」,讓「里子」更加立體飽滿。文藝節目的視覺化呈現,在特定舞台烘托下、特定道具的加持,往往能打破實景的局限,在觀眾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歌曲《父親寫的散文詩》用巨型信紙視覺錘作為舞台核心元素,表達出年代感十足的父女情,引發各個年齡段觀眾的集體共鳴;張信哲帶來的「哲式情歌」串燒中,根據歌曲內容不同,三首歌曲選用了三種不同的舞台呈現風格。《愛如潮水》以「潮水」「海浪」「月亮」等藍色主視覺方式呈現,完美營造出柔情似水的舞台氛圍,《用情》以扭動復古收音機開頭,以「記憶宮殿」置景為核心,打造故事向歌曲演繹舞台,《信仰》以金黃色燈光秀+金色燈塔置景為核心,根據歌曲中的經典曲調和歌詞,給予觀眾演唱會般的視聽體驗;歌曲《閃光的童話》通過復刻水晶球,讓觀眾們重拾童年的美好記憶,喚醒深埋心底的那份感動;老中青三代實力歌手共同唱響《龍的傳人》,激昂的旋律中,國民回憶有了創新表達。

精心打造的「面子」,讓「里子」的主題更加鮮明,人物形象更加清晰,真正走進了觀眾們的心裏面。

以技術創新做好「面子」,以多樣藝術形式鑄成「里子」。2024山東春晚為全國觀眾精心烹制出一道藝術水準精湛、口味老少咸宜的可口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