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扎堆回歸電影圈,院線和流媒體之爭難休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眸娛,作者 | 木嬰

到底是什麼樣的電影,能讓趙麗穎和楊冪兩位當紅「85花」為了一個角色鬧上熱搜?

#醬園弄女二楊冪##楊冪趙麗穎醬園弄##楊冪對接闢謠醬園弄#......近期有關電影《醬園弄》女二「蘇青」一角歸屬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讓圍觀路人不禁疑惑,到底是多香的「餅」,能讓當紅女明星搶成這樣?

《醬園弄》確實是近期電影市場最關注的項目之一,知名導演陳可辛七年磨一劍,影后章子怡挑大樑,這簡直就是奔著拿獎去的,也難怪明星們都想擠進去刷臉。

說實話,華語電影市場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連陳可辛都感嘆這是自己近十年來最忙的時候,而且最近電影行業忙的還不止他一個。

馮小剛攜馮氏賀歲片《非誠勿擾3》擠進2023賀歲檔,帶著葛優、舒淇、范偉等一眾演員開發布會宣傳;

「老怪」徐克時隔30年再次回歸金庸武俠,攜內娛頂流肖戰拍攝《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在內蒙古一待就是幾個月;

袁和平同樣選擇回歸武俠,新電影《鏢人:風起大漠》已經成功立項,正在全球招募女演員。

......

猶記得2023年之前,流媒體迅猛發展,再加上疫情原因,院線電影受到猛烈衝擊,票房不容樂觀,王家衛、許鞍華、賈樟柯等一大批知名導演玩起了跨界,不是去拍廣告,就是去拍網劇,電影市場一度沉寂。

當流媒體和院線打起了「持久戰」,業內開始擔心起了電影行業的未來,但從目前電影市場百花齊放的狀態來看,流媒體恐怕是「殺不死」院線了

01 流媒體和院線之爭

伴隨著流媒體的崛起,院線電影受到衝擊是必然的趨勢,二者之間的戰爭真正打響是從《囧媽》開始。

2020年春節檔,在所有院線電影幾乎都被迫撤檔的情況之下,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囧媽》直接越過了院線,在流媒體上播出,媒介形式的改變導致電影行業大地震

《囧媽》先一步在流媒體上線,毫無疑問對院線的利益產生了巨大的損害,當時數萬名從業人員聲稱全國影院因此受害,甚至聲明以後將抵制徐崢以及出品方歡喜傳媒的電影,可見電影行業相關人員對流媒體可謂是深惡痛絕。

從電影方的角度來看,歡喜傳媒以6.3億元賣出《囧媽》,無疑是穩賺不賠的,當時的行業形勢並不好,即便順利在院線上映,也未必能拿到更高的票房,更別說疫情影響之下電影上映遙遙無期了。

而對於流媒體方來說,位元組雖然花費了6.3億購買《囧媽》,但當下西瓜視頻確實需要一部電影來拉新,更何況免費看《囧媽》讓位元組受到了普通觀眾的一致好評,得到了口碑和聲譽,這筆生意並不虧。

三方中唯一利益受損的就是院線了,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宣傳、排片費用,最後卻是顆粒無收。

更重要的是,《囧媽》為電影打開了一個新的出口,一旦電影進入流媒體時代,院線勢必會遭受沉重的打擊,而當時電影行業已經隱約出現了這種趨勢。

事實上,流媒體和院線之爭並不止局限在國內,在電影行業更發達的歐美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2021年7月,「寡姐」斯嘉麗·約翰遜與迪士尼對簿公堂,原因是迪士尼本來保證她主演的漫威新片《黑寡婦》會在院線獨家上映,但對方轉頭就將電影同步在了D+流媒體平台上,這勢必會影響到院線的票房,而「寡姐」的酬金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院線票房的分成。

流媒體的崛起是不可逆的趨勢,迪士尼想要發展線上流媒體平台,肯定會對院線乃至演員的利益有所損害,也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爭論。

流媒體和院線之爭是整個行業存在的問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觀眾逐漸朝線上聚集,流媒體有了壓倒院線的趨勢,就像華納兄弟將2021年出品的電影全部放在流媒體平台上播放,導致美國多家影院股價暴跌。

在國內也同樣如此,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高達642億元,而到了2020年就只剩下200億元,2022年房也堪堪過了300億。

院線沒落導致電影票房暴跌、營收銳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影行業的發展,導演們都拍起了更賺錢的電視劇,馮小剛拍了網劇《北轍南轅》、陳凱歌監製了《民初奇人傳》、王家衛拍了《繁花》......

流媒體和院線難以休戰,知名導演紛紛投身劇集市場,受傷害最大的其實是電影行業。 

02 流媒體難以取代院線

雖然業內曾一度喊出中國電影進入流媒體時代的口號,但事實上,電影行業依舊是以院線為主導,小熒幕很難取代大熒幕

流媒體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大環境的變化,但隨著2023年疫情影響的消退,線下影院的復甦帶動了票房的回暖,院線已經重新成為電影行業的主戰場,流媒體在電影行業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

一方面,線下傳統影院自帶的社交屬性和體驗屬性很難被取代,越來越多的普通觀眾走進電影院,享受沉浸式的觀影體驗,而影院也是社交的主要場所之一,滿足了普通人的社交需求,這就是《光明日報》曾說的「影院觀影創造的文化場域是互聯網觀影無法替代的」。

同時電影行業也無法離開線下發行渠道,由於電影的製作周期長、投入大,僅靠流媒體發行是很難盈利的,影院始終是電影經濟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帶動城市實體消費,是一種城市文化的需要,大熒幕依舊是電影市場的首選。

另一方面,流媒體還處在發展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拉新」,而電影的留客效果比不上劇集和綜藝,相對的流媒體對電影的投入就會減少

一般來說,電影的採購成本較高,而且觀看時長大多在2-3個小時,很難持續、長時間地留住用戶,而劇集和綜藝的更新周期比較長,體量也比較大,相對來說能夠最大程度地留住用戶,所以流媒體平台在長視頻領域的投入要遠大於電影。

同時,國內流媒體平台用戶的付費意願相對較低,觀眾不願意為了內容花錢,這也導致在線視頻盜版肆虐,一旦電影轉向流媒體播放很難盈利,所以在電影市場,流媒體很難取代院線的地位。

不過,雖然無法完全取代院線,但流媒體具有自身優勢,在電影市場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流媒體的影響力逐漸擴大,為電影的宣傳營銷和傳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台,電影能夠通過流媒體輻射到更大範圍的受眾。

不僅如此,流媒體觀影不受環境限制,實際上是彌補了院線的不足,為一部分有需求的觀眾提供了更便利的觀影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流媒體和院線其實是互補的關係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流媒體確實曾經一度擠佔了院線的生存空間,但隨著行業復甦,院線回暖,流媒體無法取代院線,同樣的院線也無法消滅流媒體,二者會繼續在電影市場共存,為觀眾和市場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