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解放碑的鐘「上發條」是什麼體驗?來聽聽當年專職干這活兒的人的口述……

給解放碑的鐘「上發條」?是不是搞錯了?當然沒搞錯,也不是段子、惡搞。而是真資格的我們重慶人自己講自己的故事!

12月16日下午,位於南濱路的精典書店裡人頭攢動。著名文史專家何智亞、地名專家李正權、著名作家吳景婭等齊聚一堂。讓他們翹首以待的,是一場有關重慶城和重慶人的「故事會」——專欄作家馬拉帶著自己的新作《口述重慶: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現身,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徐徐展開了一幅煙火氣十足的重慶畫卷。

《口述重慶: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馬拉 著

畫卷打開,裡面既有70多年前專職給解放碑的鐘上發條的市井百姓的親口回憶,也有類似「傻兒師長」原型範紹增兒子這樣的名門後代的娓娓道來。

《口述重慶: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以下簡稱《口述重慶》)的作者馬拉曾是重慶晨報的記者,同時也是專欄作家。書中文章也主要源自他2011年4月起在《重慶晨報》上開設的「馬拉打望·城與人」的專欄。但集結成書卻是馬拉的摯友、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的主意。

「劉雪庵、白智清、任鴻雋、盧作孚、羅中立、陳薩、陳坤、黃珂……重慶出了這麼多不同領域的名人。他們散落在重慶的鄉間田野,佇立在長江邊、嘉陵江畔,就像是一顆顆星星,照亮了我們這座城市,守護這座城市,給予這座城市溫暖、力量和奇蹟。」楊一說,馬拉專欄剛好就把這一顆顆星串成了城市人物星鏈。

《口述重慶》由此誕生。

《口述重慶:從母城到江湖的民間生活史》作者馬拉 

根據受訪人物的不同特點,馬拉將整部《口述重慶》分成了9個板塊。「在書里給我們講述故事的人一共是62位,其中有16位都已經離世……」在分享會上,馬拉說,相比自己和新書,這些故事的講述人才更算是真正的主角。「這也是我們把分享會主題定為『向講故事的人致敬』的原因。」

本文一開篇就提到的給解放碑的鐘「上發條」就出自全書第一部分,口述人是時任重慶市公用局路燈管理處工程技術組組長的胡明富。1954年,解放碑上安裝的還是一座機械大鐘,校時、維修的任務落到了當時的重慶市路燈管理處。「(為了完成好任務)單位還給我配備了一塊進口手錶和一輛英國自行車。」胡明富在書中回憶到。

地名專家李正權(右一)在現場分享 

如今已經很難想像的是,當年安裝在解放碑頂的機械鐘是由兩個重約30公斤的重鎚慢慢下墜帶動齒輪轉動,再帶動鐘上四面指針走動的。胡明富說,自己第一次從碑里上到碑頂爬了差不多5分鐘,「我當時的任務是每周上一次鍾,不能讓鐘停走。每次操作,我都用手去搖動手柄,把下墜到底的重鎚搖上頂端,還要校準時間,才算完成。」

不僅如此,胡明富當年是如何通過自己的不斷試驗讓重慶的路燈啟閉實現全自動化的,以及他怎樣爬出解放碑頂端的圓頂去修理風速器等極為獨特的體驗,都在同馬拉的對話中有了詳盡展現。

有意思的是,讓胡明富說出這些有趣的親歷,也是機緣巧合。「我從來沒有通過官方或是組織去找人(採訪對象),都是順其自然。」在分享會上,馬拉笑著說,胡明富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我是在軌道交通2號線李子壩站等車。無意中看到旁邊有個人捧著一本叫《我的一生》的書在看。」好奇之下,馬拉上前一打聽,看書的正好是書的作者胡明富的同事。

還有更多的「難以想像」,在《口述重慶》的一篇篇回憶中被拂去塵煙顯現了出來。

比如,如果你是學理科的,那大名鼎鼎的英國數學家羅素你一定有印象。他在數理邏輯領域成就斐然,與此同時他的《西方哲學史》也是哲學領域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都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大咖,在1950-1960年代一直牽掛著一位重慶人:任鴻雋(中國現代科學事業開創者之一,曾任四川大學校長),還給他從英國郵寄過午餐肉和沙丁魚罐頭。

著名文史專家何智亞(左二) 

「這本書有看頭、有故事、有溫度……」在現場,著名文史專家何智亞既是嘉賓,也是書中故事的講述者之一。在他看來,自己讀完《口述重慶》後也有些經驗,「原來我們重慶有這麼多故事,有些還鮮為人知。」何智亞舉例說,像自己之前就沒有留意過原來從周璇到鄧麗君一直在唱的《何日君再來》是出自重慶人之手。

作為在解放碑下來龍巷長大的娃兒,談到書中頻頻被提及的解放碑自然也表現出了不同於其他人的情感流露。「我們用影像和文字留住了一些過去的東西,但我覺得我們懷念並非是當年的那些小巷子、簡陋的房子,我們懷念的是(當年)簡單生活中幸福到來時的愉快,坦誠、簡單的人際關係。」

何智亞說,口述歷史記錄下的其實是我們這座城市變化、發展的進程,這些人和故事也值得分享給更多的人。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實習生 胡燕 精典書店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