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自行車就能看出底層的悲哀?《偷自行車的人》是部怎樣的電影?

文|唐文采飛揚

編輯|唐文采飛揚

《偷自行車的人》,是一部在1948年上映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它由朱塞佩·德·西卡執導,以生動形象的手法,展現了戰後社會的悲慘以及人性的雙面,獲得了多等大獎。

《偷自行車的人》被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那麼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魔力?它帶給人們怎樣的感受?

《偷自行車的人》

《偷自行車的人》,全影片都圍繞著自行車進行,安東尼奧,是一個義大利戰後普通的失業工人,他對自己的未來以及生活感到一片迷茫,因為在那個年代,工作真的太難找了。

義大利,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之一,它不僅僅危害到了自己經濟,還讓整個國家的居民生活質量不斷的下降。

許多企業都在那一段時間退出,工人們失去了工作,窮人越來越多,社會混來不堪,偷盜、搶劫已經成為了常態。

現在,安東尼奧就面臨這樣的場景,他必須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以確保自己家人生活。

幸運的是在第二天,安東尼奧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只不過這份工作,需要安東尼奧自己提供自行車才行。

安東尼奧答應了,他第二天便帶著自行車開啟了艱苦的打工生涯,然而,就在那一天,安東尼奧的自行車丟失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安東尼奧只能抓緊找到自行車,但是這又怎樣好找,在那一段時間之中,安東尼奧第一次對人性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為了找到自行車,安東尼奧帶著兒子走過了很多地方,至於為何要帶上兒子,完全是因為兒子對這輛自行車的喜愛,比安東尼奧更加濃厚。

起初的時候,安東尼奧信誓旦旦的向兒子保證,自行車一定會出現在二手市場,但是可惜的是,並沒有出現。

安東尼奧不甘心的繼續追尋小偷的下落,其間碰到了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事情,有傷心,有自責。

而故事的最後也並不盡人意,自行車沒有被找到,為了保住工作,安東尼奧走上了人生的另一道路——偷車,最後被人抓到。

世間最落魄的事情大抵也就是這樣,當著兒子的面做出丟人的事情,被無數人當街謾罵指責,所謂的男子氣概,到此刻為止,僅僅剩下了懦弱、無助。

電影的最後,是安東尼奧父子兩人牽手離開現場的畫面,以後安東尼奧過的怎樣,沒有人清楚,他會不會失去這個工作,也沒有人知道。

陰霾,環繞在所有觀眾的心頭。

拍攝技巧

當然,《偷自行車的人》最厲害的地方,並不在劇情,而是在於拍攝的手法。

《偷自行車的人》的導演,採用的是紀實主義的拍攝風格,為的就是能夠真實還原當時社會的雜亂不堪,人們的無奈與苟活。

可以說,這一點《偷自行車的人》的導演做的十分不錯,其次就是鏡頭的運用。

《偷自行車的人》這一部電影,使用的大多都是長鏡頭,一鏡到底,這種拍攝手法,可以讓影片更加貼近生活,但同時也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

同時,導演也熟練的使用了各種近景鏡頭,用來拍攝演員的微表情,賦予演員真實的血肉,讓觀眾更加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

尤其是靜態的場景,讓人物的情感豐富的表達的出來,彷彿主人公真的就站在我們眼前,觀眾可以輕鬆的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變化,同時還可以讓觀眾反思故事中的情節。

外加鏡頭運動,整個影視表現的極其緊張,雖然看似這個現象很簡單,但是卻並不容易,因為晃動鏡頭的水平速度以及鏡頭扭轉切換,都是非常考驗攝影師的技術。

也正是這群人的存在,才有了《偷自行車的人》的成功。

影片表達的意義

新現實主義電影,主要的目的,就是將社會的問題以及人類生活的困境通過電影的形式表達出來,它主要的拍攝群體,是社會中的底層人民,是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

而《偷自行車的人》作為新現實主義中的佼佼之作,其中隱含的社會問題,將會更複雜且貼合那時義大利的生活。

《偷自行車的人》這部影片,第一個展現的,就是當時人們的貧窮。

電影一開場,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窮困,雖然電影中的人,大部分裝扮的都是西裝革履,但是卻隨著電影的不斷深入會發現,這只是表象,他們依然非常的貧窮。

尤其是主角,可以為了一輛自行車,沒日沒夜的尋找,甚至還走向了偷竊的道路,這無疑是因為貧困給他帶來的困境。

想必他偷車時,心中也有無數的掙扎,但是卻依然抵不住一日三餐,柴米油鹽的壓力。

這主角身上,觀眾可以盡情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社會的問題,並且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常會引起人們的共鳴,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影片的結構,這部影片總共分為了許許多多的小事,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的聯繫,但是卻將所有的所有的故事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偶然。

雖然沒有因果關係,但是它們卻真真實實的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帶著劇情向後發展。

在安東父子在大街小巷上找尋自己的自行車時,可以看到許多熙熙攘攘的超市,也可以看到一些女性的看相人,賊窩,乞丐等等。

這些事情相互錯雜,他們發生的事情,無意間就會展現出社會的真實面貌,他們的存在,就是那個社會最真實的證據。

《偷自行車的人》從來都不會刻意的灌輸思想,對觀眾講一些大道理,而是運用人物的真實經歷,讓觀眾自己感同身受,這才是《偷自行車的人》最成功的地方。

結語:

《偷自行車的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他是一部觸動人心,且令人深省的電影,有著很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