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試毒:烏爾善奇幻大片《封神》、龔俊迪麗熱巴《安樂傳》、董子健張譯廖凡張魯一《歡顏》

S+古裝劇《安樂傳》空降,鵝X劇場陣容強大的《歡顏》也抬了上來,B站高口碑古裝劇《古相思曲》收官,院線電影方面烏爾善的玄幻大片《封神》在開機五年多後,終於開啟點映,重點聊聊這幾個。

至於《消失的十一層》《曾少年(成年版)和《碟中諜7》,就隨便聊聊了。

《封神》

7.14點映 7.20正式上映 院線電影

直接給結論:《封神》非常烏爾善,沒有一絲一毫不烏爾善的地方。

照例先說優點。

這電影當成一個純娛樂的大片看,是能滿足要求不高的觀眾純娛樂需求的。大場面,有!鬼魅的靈異的奇觀展現,有!情緒爆發,有!以封神原著為基礎的那些政治更迭下的慘烈屠殺,有!

單對上述這些元素精心調配,做出一部讓大家看著覺得值回票價的「奇幻大片」,這本就是烏爾善的強項。

何況他還彙集了一群演技派加持。費翔的紂王極具魅力,李雪健老師的姬昌有定鼎之重,袁泉夏雨夫婦一出場就能奪人眼球,新人妲己也給出了有說服力的表現,還有質子團的鮮嫩肉體(bushi,我的觀影樂趣,一大半來自於此。

所以觀賞性強。

但缺點也同樣顯著,而且也非常烏爾善。

《封神》上映前,很多人根據預告片批評美術風格西化、倭化,但在我看來,烏爾善真正西化的不是美術風格,而是故事內核。他炮製出的故事很不東方,內核上更貼近沿襲自希臘悲劇、莎士比亞甚至聖經等歐美商業片的故事邏輯。

紂王這個角色在很多場景下,無論是設定、台詞還是表演,都很倫敦西區,很紐約百老匯。

片中最高能那段逼子殺父,純純的莎士比亞舞台劇感

開篇的冀州大戰,從鏡頭轉場到場面調度到影調感受,都非常「權力的遊戲」。

森林戲份,非常魔戒。我:那森林一點都不中國。朋友:那是中土。

就不多列舉了,大家如果在這方面有所涉獵,大概能看出很多端倪來。

但單單是這樣,我也並不覺得是缺點。沒有人規定東方創作者就必須做純東方的故事和影像,對中國古典神話傳說\文學名著做內核西化的改編,在我這裡從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借封神的殼講自己的故事,只要你能把故事講好,我也都能給高分。

但很遺憾,哪怕在希臘悲劇與莎士比亞體系下端詳這個故事,《封神》也太浮皮潦草了。很多地方剛讓人覺得有點意思,就沒了下文。電影就像那個著名的諷刺漫畫,有無數可以深入挖掘的情節點與人物關係,但主創就像一個沒有耐心的挖井人,挖了100個坑,沒有一個深入到出水的程度,就放棄了。

漫畫來自網路,侵刪

比如紂王在姬昌說他「弒父殺兄,必遭天譴」時大聲反駁「那你知道我的父親是怎麼對我的嗎」,是啊,我很想知道啊!你倒是說啊!然後這事兒就擱那兒了,再也沒人提這茬了,徹底沒然後了。

這種坑,到處都是。姬發對紂王從發自內心的崇拜與維護,到微微的懷疑,再到精神偶像徹底被打破的幻滅與絕望,片中好像流水賬一樣匆匆略過,沒有什麼重點內心刻畫,轉變非常表面化。

他對自己的親生父親,從骨子裡並不太看得起(更崇拜英雄而父親一心農事)到聽見父親顧惜自己而不願反叛,再到最後在情感上真正的認同,也流水賬一樣匆匆略過,沒有什麼重點內心非常表面化+1。

這還是事實上的男主,全片戲份幾乎最重,變化也最完整,對其他角色主創就更沒有什麼深入塑造的耐心了。

再加上於適所有情緒都三倍上臉的表面化表演,本該讓人感同身受的那些信念崩塌的痛徹心扉、國破家亡的幻滅,全都隔山隔海。

然後不曉得是不是學權游太用力,電影的pov切換也很讓人崩潰。開篇黃渤畫外音以上帝視角口述封神世界觀(仙俠劇口述世界觀我都要扣分),然後開場一分鐘不到就變成了姬發第一人稱「我叫姬發,西伯侯姬昌之子,前面那個人是我的養父,blablabla……」五分鐘就切換了一次敘述視角,真有你的!

如果此後都是姬發視角或以其視角為主,那我也能容忍前面的快速切換,又不是啊!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視角瘋狂跳來跳去,那你開始搞什麼第一人稱啊?!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很烏爾善。烏爾善的長處從來就不是講故事和人物塑造,對此敏感的觀眾會覺得處處彆扭,對此不敏感的觀眾,尤其是烏爾善的受眾,會覺得很滿足。

可在視覺奇觀上,它也令我有一些失望。可能是因為電影耽擱太久,也可能是我們這些年看了太多提升閾值的大場面,《封神》的特效也好,戰鬥動作與場面也好,觀賞性是給到了,但看完下來還是覺得缺乏想像力和設計感,OK but nothing special。

美術風格上也有點割裂。我就不挑商湯時期的鑄造工藝到底能不能支撐你這些盔甲設計這些bug了,作為玄幻大片我可以接受美術設計上的年代bug,只要你調性統一。可是開篇冀州大戰還是冷兵器時代的冷峻肅殺,到神仙討論封神榜的時候,就變成神仙坐在大泡泡裡頭頂著小肥皂泡。

而這一趴出現的龍鬚虎,讓我恍惚間覺得《護心》特效團隊參與其中!

更要命的是比干挖心的段落,如此慘烈的情境,比干挖出的心竟然是剔透的七彩的讓我秒回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一顆心,咱就是說,「七竅玲瓏心」它指的是心臟有七個洞所以可以與萬物交流,它不能從字面偏到七彩上去吧?!

總之,看熱鬧是非常熱鬧,一張電影票倒也不虧,但多餘的也完全經不起推敲。

豆瓣未出分個人評分這很難評,受眾非受眾差異會很大適合人群:i烏爾善、i質子團肉體、i特效質感、i神話調性、看電影就圖熱鬧的不適合人群:對封神了如指掌的、權游與魔戒IP粉絲、對演技敏感的、對美術風格統一化要求高的結論:無論如何,封神是一部能給人帶來快樂的電影,受眾得到觀影的快樂,我這樣的觀眾得到吐槽的快樂,肉體愛好者還能得到觀賞鮮嫩肉體的快樂,多好!

《安樂傳》

7.12上線,優酷獨播

我知道《安樂傳》肯定不行,但我也沒想過它這麼不行。

《長風渡》雖然劇情篩子一樣,但男女主相對順眼,《玉骨遙》雖然導演不會拍且情節無聊,但故事圓得比《長風渡》好一些,第一集老演員和小演員也構建了不錯的戲劇張力。

雖然都差勁,都是菜雞互啄,但起碼其他劇還有點可以互啄的本錢,我演員差我劇情有邏輯,我劇情無邏輯但我不無聊……

擱《安樂傳》這,一手零碎小牌,啥也管不了別人。

豆瓣有個總結說得非常到位了,貼過來大家看下。

空降當日我在外面開會,沒湊上即時吐槽的這個大熱鬧,空隙刷評論看一片罵聲,還想說只有一集會不會有失偏頗,等我回家自己親眼看了,「大家說的都對!」

開篇熟悉的畫外音,我又習慣性拿起了我的小紅筆,十分鐘以後我刪掉了我的紅筆批改圖片,因為世界觀畫外音,已經是這個劇最不離譜的東西了,我吐槽它於心不忍。

它片頭是這樣的

特效是這樣

男主鏡頭是這樣的

女主鏡頭是這樣的

而且怎麼能連小演員戲份都假到令人尷尬?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劇的原著就屬於《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的書也有人要買要改編》系列,跟《且試天下》大差不差,是貴圈人傻錢多的又一例證。原作沒有邏輯沒有精彩故事只有男女主裝x的人設,情節乾癟不說,也並不能支撐那些華而不實的人設形容詞。但既然買了,咱是不是可以好好改,《安樂傳》這劇目前呈現的故事和男女主人設,哪怕跟原作比,都算是徹底躺平放棄治療的水平。

女主人設極其新穎,我願稱之【骰子型女主】,說話做事主打一個隨機,上一秒的「行」和下一秒的「言」絕對不挨著,彷彿腦子裡有個骰子主宰一切,時而霸氣時而花痴時而人猿泰山時而咸豬手,有一點連貫性算我輸!

男主人設就比較女主了,主打一個柔弱不能自理,軟糯糯任人揉捏,繼《長月燼明》後👖再一次捧出第四愛古偶,走出了自己的差異性優勢賽道。

就這,就別提演技了,首先我們不能探討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其次就算男女主雙雙演技及格也敲不響這麼個破鼓!

豆瓣未出分個人評分3適合人群:emmm不適合人群:emmm結論:我特別佩服看完一二集還能往下看的人,跟我一樣是工作嗎?或者堅持下去有錢領?

《古相思曲》

6.22上線,B站獨播

與《安樂傳》《玉骨遙》《長風渡》這類平台大S+古裝劇可以對照著看的,是B站的自製古裝劇《古相思曲》。重點看看人家怎麼用上述劇集不到1/10的預算,做出一個氛圍足、情懷強、動人又極具可看性的好故事來。 它脫胎於up主的腦洞混剪,是以尾為頭的逆時間穿越,故事從第十四集開始,在第一集結束,男主第一次穿越見女主是女主視角二人的最後一面,宿命感與悲劇性在故事結構上就已經拉滿。視野擴大至全球影視和國內的網文創作,這種穿越創意可能不算頂新鮮,可是在無限循環快被寫爛的《開端》都具有開拓意義的內娛影視界,《古相思曲》的這種故事結構,絕對稱得上大膽創新。 這種開拓性,大抵因為它從最一開始就是一個創作者靈感迸發後發自內心想講的一個故事,是不受「你得拍xxx觀眾才喜歡」這種平台大數據思維束縛的盡情舒展的新鮮創作,此后豐滿成劇集也非常注意對成本的控制,所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尊重了創作本身。 女主人設大亮,張雅欽的表現也很有說服力,男主人設雖然顯得較為輔助,但也在深情和尊重女主方面給出了強辨識度,郭迦南乍看很醜,後續古裝逐漸順眼,且表演補了一些顏值。男二女二的情感線雖著墨不多但極為亮眼,帥氣少年配圓臉甜妹,非常好嗑非常虐。 故事以外的一切不足,大抵來自成本限制。演員演技有限,那也分跟誰比,起碼不比《安樂傳》《玉骨遙》《我的人間煙火》差。服化道等美術硬體上捉襟見肘,但微短劇出身的導演給大家完美表演了什麼叫做把錢都花在刀刃上,氛圍感拉足,打戲也有模有樣,很多場景甚至是用微單拍的,剪輯是編劇自己用普通筆記本剪出來的,隔壁《安樂傳》花很多錢,看起來還更廉價,《玉骨遙》頂流拿頂級片酬,也不過打得軟綿綿。 豆瓣評分:開分8.5,收官升至8.6 個人評分8.5,含鼓勵分數適合人群:i非典型穿越、i大氣女主、i悲劇、i宿命、i氛圍感不適合人群:看重劇集真金白銀砸出的質感、BE不要不要星人結論:為創作模式,為故事實現,有S+同行襯托,8.6分不算非常過譽

《歡顏》

7.15上線,鵝獨播

這個劇,比較特別。 從類型看,它是一部公路劇。故事發生在1930年,董子健飾演的男主徐天,是南洋富商的獨生子,家族一直為國內蘇區的革命提供資金支持。家人去世後,他遵循父親的囑託,帶著三根金條和一封信,一路從南洋去上海,要在上海和素未謀面但指腹為婚的未婚妻結婚並開辦貿易公司,方便為革命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 這一路,他在各路人馬的接力保護下,在殘酷的死亡教育里,快速成長,這是典型的公路片結構。 這劇在董子健之外的重磅陣容,自然是飾演著一個又一個的保護者。第一棒是廖凡,他是奉命保護董子健的革命黨人,卻在第一站的意外里身死,死前為董子健找到了下一個保護者,並給了董子健最初的對於「亂世」的震撼教育。 公路內娛很少見。之前《外婆的新世界》本應是個公路劇結構,結果活生生做成了個(偽)女性視角故事公路片的看點,就在於路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劇選取1930年的中國,人與金條從閩西一路往東,一路揭開軍閥割據下的亂世,看亂世里的人們,看為信仰拼盡最後一滴血的同志,看各方勢力被主角所代表的「革命經費」攪出一盤亂局,這個核心設計,就很容易出彩。 在氣質上呢,它又有濃郁的西部片味道。人煙稀少的邊陲小鎮,弱肉強食的生態兇殘的地頭蛇,悍匪或者乾脆就是兇悍的本地居民,闖入者步步危機,爆發,顛覆,然後離開,小鎮重新歸於平靜。 《歡顏》在廖凡大鬧鎮子這一大段落里,就有很強的西部片既視感,那種表面平靜下的兇悍與野性,蠻少在國產片見到。除了亟待成長的男主絮絮叨叨,正反兩方的狠人對話也簡單而抽象,群友說有古龍的調調,這就對了,古龍也受西部片影響良多。 前幾集的節奏也相當抓人,衝突一場接一場,鋪陳到位高潮精彩,劇情推進的同時人物也迅速立起來,整個第一段落的完成度很高。有這個足夠支撐看點的故事結構,和撲面而來鮮明的氣質,雖然徐兵常常爛尾,但我還是願意在一開始就推薦《歡顏》。起碼它在國產劇里做出了明顯的區隔度,雖然還不知道後續的段落能否維持這個水準,但真的垮了,再罵也不遲。演技方面,廖凡就不用說了,出場就讓人信服,兇悍不在面上,在他從不提高聲量但仍極具震懾力的氣場里。 董子健目前是及格的,台詞還有不足,對上這些大演員也顯然被壓,但這種強弱對比,也恰好與他初出茅廬不諳世事的角色匹配。 張魯一這個角色也很特別,與他的契合度像是量身定做一般,徐兵果然是愛他的。 需要提醒的是,西部片也好,古龍也好,從根子上就是寫意的,重氛圍的,不寫實的,這個劇也是如此,人物和具體情節都是高度提煉的,而非白描現實的。如果你一定要求現實質感和嚴絲合縫的現實邏輯,劇情確實有不少可以挑的刺兒。 技術上也有些缺陷,鏡頭水平忽高忽低,一會如慶余年般人人面帶菜色,一會又突然考究起來。 徐天這個男主成長的起點,可能是當下觀眾最討厭的愣頭青闖禍精,顯得過於不諳世事了,好在他成長起來也算迅速,但也不排除後續劇情里他持續承擔闖禍精職能的可能性。 另外,直接搶回金條的決策也好,隨意將旁人牽扯進家破人亡的危局也好,台詞里幾次提到的「蘇區的威信」也好,很多言行雖然很可能更符合彼時的真實狀況,也都是本劇突出風格與氣質的來源,但很可能會讓現在的觀眾感到一些不適。 這種價值觀的變遷其實就是武俠式微的根源,而《歡顏》還因為將整個主題建立在革命命題上,更加重了這種不適,看過的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其實很可惜,如果這個故事能掙脫某種束縛,劇作就能在氣質和風格上走得更遠。豆瓣未出分個人評分暫時8分,視後續情況增減適合人群:i西部片、i公路片、i演技派、i人狠話不多、i不服就干、不適合人群:闖禍精主角接受無能者,徐天不信任者(可等劇終後的口碑)結論:徐天宇宙再添一員大將,這回能成?最近還看了《碟中諜7》,不如《碟中諜4》這部我眼中的系列最佳,但在觀賞性和爆米花度上與5、6基本同一水準,羅馬戲份、威尼斯戲份和火車戲份都可圈可點,部分打鬥略顯凌亂,但對純粹看樂子的觀眾來說節奏和趣味性都很好,基本無尿點,只追求娛樂性購票不虧。 劇方面還看了《曾少年》(成年版),必須承認少年版雖然不錯,但我沒看完,所以為了連貫成年版的劇情我還是去詢問追完的群友。這就是說,如果你也從成年版開始看,可能還是要稍微了解一下前情。

可能是因為成年版用了明星陣容,再加上少年版先入為主,初始進入略有點障礙,但這並不是指責演員表現不佳,關曉彤收斂了自己慣常角色的攻擊性,演出了女主的溫和無害甚至略帶一絲軟弱,而張一山更是再一次貢獻出令人信服的演技,很是動人。 至於范丞丞,讓他與前面兩位同劇簡直是公開處刑,那演技捉急也就算了,臉也撐不起「紈絝大帥比」人設,那真是要顏值有身高,要演技有長脖子,咱就說這種鏡頭烘托下,一轉頭是他的臉,這合理嗎? 情節方面群像塑造和情感糾葛線都做得不錯,屬於我沒事會打開看下去但放下了倒也不太會惦記的那類劇,優良。關曉彤張一山和范丞丞的情感關係倒是比較難在近些年的偶像劇里看到,是一些獨屬於年代劇的狗血了。 當然我也打開了《消失的十一層》,兩集過後差點睡著。一個主打懸疑的類掃黑劇,把我看困了你好意思嗎?導演彷彿根本沒摸到懸疑的門,拍得稀碎,前兩集連珠炮一樣出場十幾個人物,有效的承擔必要功能的不到一半,主打一個把觀眾看迷糊。 懸疑性構建不起來,人物關係凌亂不堪,邏輯在現實層面毫無可信度,演員均慣性表演(潘粵明是躺著演的) 查了下發現是《淘金》導演,行,合理。總之不推薦。重要開分及分數變化包括:動畫電影《茶啊二中》開分8.3分《長安三萬里》升至8.2分《追光的日子》開分8.4分,微降至8.3分《長風渡》收官,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