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院線片的遺珠 《天作謎案》,豆瓣6.8給低了,追車巷戰反套路

說起印度片,自《摔跤吧爸爸》引爆中國以後,中國的銀幕上出現了《嗝嗝老師》《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等一系列印度電影。

很多人對印度片的印象還停留在「一言不合就尬舞」階段,實際上隨著《誤殺瞞天記》《一個母親的復仇》《調音師》等電影的上映,印度片漸漸擺脫標籤而多元化。

晨晨要說的這部懸疑犯罪片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多重反轉反轉,出人意料,可謂是十月末院線片的遺珠,它就是

《天作謎案》

看片名便可知,影片主要圍繞一宗撲朔迷離的案件展開。那麼這個案件特別在哪呢?

它是一宗雙重謀殺案。

案件牽扯兩個嫌疑人,一個是英國懸疑小說家維克拉姆,另一個是年輕主婦瑪雅。

維克拉姆妻子死了,瑪雅的丈夫死了,而偏偏維克拉姆又出現在瑪雅的家中。

與此同時,維克拉姆小說原型女主人公自殺身亡,其父控告小說家。

兩個嫌疑人,三具屍體,三段審問,兩種回答。

影片最為精彩的部分在於施坦·馬洛薩飾演的小說家維克拉姆和索娜什·辛哈飾演的主婦瑪雅兩個嫌疑人截然相反的證詞。

在看起來老實巴交、畏畏縮縮的維克拉姆的口中,瑪雅工於心計,運籌帷幄,逐步引誘他進入她的圈套,小說家說是瑪雅殺了她自己的律師丈夫。

在看起來人畜無害、慌張被動的瑪雅口中,維克拉姆兇惡暴力,殺人如麻,就是他上門殺了營救自己的丈夫。

在阿克夏耶·坎納飾演的警官德夫看來,兩人編造證詞,漏洞百出,誓要找到真相。

觀眾很容易看出這兩個人都有嫌疑,那麼,警官是如何逐漸接近真相找出真兇的呢?上級給了警官三天時間。

第一天,解開兩人的殺人疑點。

維克拉姆報警後卻逃跑,瑪雅家中狼藉,兩人均有殺死配偶嫌疑,而瑪雅指控維克拉姆殺死她丈夫的殺人動機不明。

第二天,確定兩人的殺人動機。

維克拉姆有與其妻爭吵視頻,而瑪雅有與情夫偷情照片,且證實瑪雅證詞有所編造。

第三天,找到兩人殺人的關鍵證物。

兩個死者屍檢報告出來,維克拉姆妻子死於心臟病,瑪雅丈夫死於鈍器重創。

這裡,維克拉姆殺妻嫌疑消除,案子的關鍵點是究竟是維克拉姆還是瑪雅與情夫聯合殺害律師。

也就進展到影片最關鍵的一步,律師的死亡時間。

最後,警官以律師乾淨的沒有泥巴的鞋子判定,律師在維克拉姆到來前已經被瑪雅殺害,也即確定了兇手就是瑪雅。

就在瑪雅與維克拉姆證詞各種變換間,我們以為案子終於走到了終結,而影片最大的反轉就在此出現了。

原來,維克拉姆才是殺害三條人命的兇手!

第一條人命,他的妻子不是自然死亡,而是長期服用維克拉姆裝配的大劑量心臟病藥物而死。

第二條人命,瑪雅丈夫其實是維克拉姆妻子找來起訴他泄露原型女孩真名的律師,因此他要殺人滅口消滅證據將泄露證據嫁禍給他死無對證的妻子。

第三條人命,維克拉姆為吸引自己小說的關注度,違背道德和約定告知媒體原型女孩被輪姦的真相,女孩頂不住壓力而自殺。

而最要命的是,終於發現真相的警官卻因證據不足而無力將英國人維克拉姆抓捕歸案,就眼睜睜看著他坐飛機而去!

正義沒有戰勝邪惡,真正的兇手逍遙法外,這是影片最出人意料的地方。

可以看到,整部電影細節眾多,伏筆鋪墊出彩。比如大家忽視的,自殺少女父親視角下傲慢自大的維克拉姆形象。

比如從一開始維克拉姆後腳跟破皮原來是他與律師換了鞋不合腳導致。

而看完最讓人脊背發涼的是,原來看起來厲害的警官其實一直被維克拉姆牽著鼻子走。他心思縝密,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迷惑眾人,洗清了嫌疑。

可以說,影片最大的看點就是,嫌犯雙方各執一詞的羅生門,反轉反套路的老鼠完虐貓。加上主演高能反差的炸裂演技,追車、巷戰、犯罪細節一個不落,配上全片大雨營造的壓抑氛圍,算得上是寶萊塢較高質量的犯罪懸疑片了。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才6.8,以晨晨的觀感來看這個分數確實是給低了。

也許從電影情節和結構方面大家可以各執一詞,但是這裡晨晨必須提到《天作謎案》的兩個個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

第一,電影展現了警方既蠢又懶,上級不作為的現狀。

在辦案過程中,警察抓人都能睡著、在犯罪現場泡茶,漏掉一系列關鍵證據、抱怨沒有雙休等讓人無語的行為不勝枚舉,而唯一看起來比較厲害的警官德夫卻從頭到尾被真兇耍得團團轉。

顯而易見的是,偵破過程粗糙業餘,你說這是電影bug,晨晨說這是電影對警察的「自黑」。

可以看到,影片很顯然想把警方塑造得既蠢又懶。特別是從維克拉姆角度說出的「你真的認為警察會幫你?他們只想結案,找不到兇手就讓你背黑鍋」直指警方腐敗現狀。

而最後,確實是瑪雅背了這個大黑鍋。

除了基層警方之外,可以看到當維克拉姆案發生後,上級問案件進展,德夫表達了對體系工作效率低下的不滿。

而因為跨國犯罪的政治壓力外和維克拉姆的人脈很廣,上級命令德夫三天內必須破案,德夫的回答也耐人尋味。

他說:「那就無罪釋放他啊,反正也很常見。」直指印度政府無能不作為的現狀。

第二,揭露犯罪的社會問題,種姓制度下底層悲慘。

維克拉姆書中的原型女孩被5個人接連侮辱,小說家泄露後媒體蜂擁而上,女孩難以承受而自殺身亡。

尤為諷刺的是,當警察找到之前就要控告維克拉姆的女孩的父親時,他無奈地表示英國人被殺才想到他,這側面反映的是底層群眾申訴無門的現狀。

實際上,印度作為類似案件的高發地,與印度的教育、經濟、男女不平等、種姓、司法與警察系統、政府功能以及基建等一系列問題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由此看,影片對社會犯罪、婦女權益、媒體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揭示。

其中,最為特殊的是,影片的真兇是一個來自英國的小說家而不是印度人,他最後完虐印度警方逍遙法外,無疑給影片引入了更大的國際視角。

印度國內警察腐敗,政府無能,社會問題眾多,而英國國籍高人一等,號稱自由民主犯了事還能脫身。

可以說,影片並不僅僅停留在自我暴露和批判,而是對世界整個大環境都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拿本片與《看不見的客人》相比較,實際上《天作謎案》是1969印度同名電影的翻拍,比《看不見的客人》早多了。

電影片名直譯過來應該名為「巧合」,在最後維克拉姆所說的「有些人利用真相來取得優勢,有些人利用謊言,而我則利用巧合」。

在晨晨看來,與其說是巧合,不如說是人性的弱點。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陰暗面,維克拉姆正是抓住了瑪雅的把柄找出破綻而得以逃脫。

一句話,《天作謎案》這種能從多維度闡釋的犯罪懸疑片,絕對不差。

青石電影編輯部/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