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讓觀眾失望的卡梅隆, 將打造怎樣的《終結者: 黑暗命運》

如果說演員們演繹悲歡離合時,彷彿被命運之手操縱而變化出一出出悲喜劇的話,那麼作為導演,一定是隱在故事之後的「命運之手」。

無論是畫面,表演情緒,還是配樂,都是在故事的創作者手上綜合調配出的一樽精釀。

卡梅隆,無疑是當今世界上創作故事的頂級「命運之手」。

從賺足眼淚,讓多少兒女都情愁滿結的《泰坦尼克號》,到擁有著瑰麗奇景,開創3D電影先河的《阿凡達》,卡梅隆將電影技術和藝術結合得恰到好處,讓一個又一個絕頂精彩的電影故事在銀幕上熠熠生輝。

可以說,在卡梅隆創造的經典中,《終結者》是與眾不同的那一款。

1984年,卡梅隆自編自導《終結者》,並憑藉著這一部科幻概念超前的電影一舉成名。

隨後,他又涉獵了類似題材,自編自導了《異形》,讓未知命運和未來科技牢牢綁在一起,帶給後人無限的思考和暢想。

1991年,他憑藉電影《終結者2》獲得第18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以及最佳編劇獎。

可以說,《終結者》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是卡梅隆一手打造的科幻經典電影,以超前先進的科幻思維,探索人類未知而恐懼的命運主題,一手開啟了後世好萊塢科幻電影在人類命運課題上的探索之路。

直到2017年,《終結者》依舊是電影周刊評選出來的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電影第一位。

在1984年,設置了穿越時空,人機大戰的新奇設定之外,卡梅隆帶給《終結者》的是最為深刻的命運探討。

在大多數的科幻片還在以機器人的噱頭推出俗氣的感情戲或者以驚悚的特效來吸睛之時,卡梅隆賦予了他一手打造的《終結者》在商業和藝術性之間平衡的極大可能。

一代男神施瓦辛格身穿黑衣,冷酷俊美地出現在過去時,以各類高科技和漂亮的動作戲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科技和人類的關係,人類如何把控科技這把過於鋒利的雙刃劍,這樣的問題在T-800開啟創造,並不斷推動故事走向高潮,同時矛盾也越來越突出。

但是卡梅隆沒有給予觀眾一個明確的回答。

無論是《終結者1》里基本與反派類似的終結者T-800,還是《終結者2》里被修改程序,終於有了近乎人類情感的機器人,都在卡梅隆的人物設置里擔當了矛盾而富有魅力的反差角色。

卡梅隆沒有片面地對待他手下任何一個角色和人物,使得整個故事全面而自然地重現了人和科技之間的分與和,善於惡,將對於科技雙刃劍的思考留給了觀眾自己,將故事的核心上升到哲學思辨的高度。

所以,人們對於後面幾部沒有卡梅隆的《終結者》總歸抱有遺憾。

這一次,是由卡梅隆監製,《死侍》導演執導,《終結者:黑暗命運》在施瓦辛格的回歸中,再次誕生,於11月1日上映。

故事直接對接卡梅隆《終結者2》的世界結局。

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那些經典角色,比如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的歸來,卡梅隆的歸來。

這個稱得上天縱奇才的導演,在擔任完《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編劇和製片以後,再度擔當《終結者:黑暗命運》的製片人。

話題重新回到卡梅隆手上的《終結者》系列,懸念除了不老男神施瓦辛格如何重新回到銀幕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卡梅隆,將如何把他近些年來對人和科技關係的思考再次帶入故事當中,讓角色們替代他演繹命運,帶來新一輪的思考。

這無疑是讓粉絲,尤其是《終結者》第一部,第二部的粉絲最為期待的部分。

這個曾經看到《星球大戰》第一部,從此痴迷電影,辭去工作進入最為奇幻美麗的藝術行業的導演,他曾經帶來過電影業內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風潮。

而這一次,他又將帶來什麼?

也許就像是卡梅隆自己曾經說過的:「創造一個新的事物和新的系統的感覺是非常誘人的,是又愛又恨的感覺,我的電影就是講這樣的故事。」

新的故事,新的體驗,這才是卡梅隆能給人帶來的新體驗。

也許,只有看過電影,我們才能知道這一次《終結者:黑暗命運》給予我們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