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 寧靜的海》給了我一種新的體驗

說起北野武,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的《菊次郎的夏天》或者是他的《花火》,又或者是他暴力美學大師的身份。但他的純愛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在今天又給了我一種新的體驗。

北野武其實是一個我覺得挺可愛挺幽默的導演,在他的自傳《北野武的小酒館》里,你會發現他是個非常坦率的人,他毫不吝嗇地暴露出自己的缺點,愛喝酒、愛女人。而且對黑澤明的崇敬只是因為經常有記者問他如何看待黑澤明的電影。但他對生活的理解又特別多,什麼小事都能引發他的思考。

其實你在這部電影里也能發現很多他的一些小癖好。

-對鏡頭的敬畏

其實在很多他的作品中都能體現出這一點,那說直接是對鏡頭的敬畏,說明白是對電影的敬畏。其實他對鏡頭的敬畏之心是從敬畏黑澤明而開啟的。用北野武導演的自傳書中可以得知:

「黑澤先生電影的偉大之處在於,不論你從這17萬2800幀圖像中截取哪一幀來放大沖印,你都能得到一張無比精美的相片。這就是說,他的電影里沒有一個鏡頭是多餘的。

沒有別的話可說,就是了不起。我也是最近才剛剛認識到這種了不起的。

黑澤先生在正式開拍前,要反覆綵排幾十遍。有人說哪怕演員站位偏了十公分他都會光火,我相信這是真事。」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黑澤明導演對他的一種影響。那麼為什麼說他對鏡頭有著敬畏之心呢?

當你在看本片的時候,你會發現導演對每個鏡頭都是用心良苦,精準的構圖、深思熟慮的長度、平衡的畫面。很少有超級短的隨意的鏡頭。而且他的構圖雖然看似是對稱類型的,但其實我覺得更像是一種穩定性,很穩固、不會坍塌的一種力量感和儀式感。和韋斯安德森的並不相像。才學淺薄,我無法用言語來具體表現這種每一個充滿著儀式感的鏡頭們。

-對故事的敏銳度

其實北野武是一個很明顯用鏡頭講故事的導演。本片是兩個聾啞人為主演的故事,其實要是總結概括是真的很普通的一個劇情,一對窮困的聾啞人,其中一個愛上了衝浪,學習衝浪然後其中發生了一系列事情。我有個同學說過:「天下故事其實就那麼多,具體就是看你是如何講故事。」沒有多餘的廢話台詞,大部分都是沉默,bgm為主。其實bgm在片子里烘托氣氛的十分出色,是和久石讓合作的。但你會發現,即使沒有了bgm,片子也不是冗長、枯燥的感覺。

台灣有個電影《聽說》也是關於聾啞人的愛情故事,陳意涵演的。但一對比就能分出高下,導演功力可見一斑。

其實演員的演技也特別好、特別自然。

即使沒有台詞、每一個眼神都傳達出當下的情緒。

尤其是女主和男主鬧矛盾要分手,女主把戒指還給男主,男主後來和女主在海邊看見騎自行車的人摔入海里。一起笑,也代表著一種和好的態度。依靠鏡頭語言和表演的烘托更把觀眾帶入劇情。同時這裡我也看樂了,因為騎自行車的人落水這在我眼裡就是導演的一種調皮的感覺。

最後男主不幸遇難,女主莊重地把他們的合照貼在衝浪板上,將板搬到海里,水一下一下的盪在照片上,也慢慢地盪入了我們的心裡。

最後沒有可以渲染,包在內里的情緒由快樂美好的回憶帶出來,當最後結束的時候,才感覺到悵然若失。

其實很想探索一下北野武的精神世界。在這個電影里其實給我帶來很大的感受就是匠人精神和陪伴。可能沒那麼準確,因為你會發現在片子里的男主自從愛上了衝浪,他努力湊錢、努力練習。首先是撿的壞衝浪板,他自己修好,後來又壞了但又去賺錢買衝浪板。我覺得日本人能夠在某些領域取得勝利也是這種嚴格的自律與不懈的堅持。

他們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擰著上去,就好比他們的武士精神。刨腹自盡類似的,在沒有完成任務或任務失敗之後覺得自己是天大的罪人,那他們會非常努力地達到目標。第二點就是陪伴。這是一對不一樣的情侶。他們之間從來沒有為什麼。為什麼茂(男主)會突然奔跑,為什麼貴子(女主)會突然說分手,為什麼茂不好好賺錢,為什麼茂突然喜歡上了衝浪,為什麼貴子今天沒來?如果我是男女主人公中的任何一個,我就會有無限的為什麼去問。但是他們不一樣。茂一開始跑步,貴子就開始跑步。

茂搬著衝浪板走向海邊,貴子就在後面跟著搬。茂自己走向海里,貴子就默默幫他疊衣服,即使疊錯人的,茂會砸她石頭喊她過去。貴子意思分手茂就帶她去散心,會回去拉她的手。內斂含蓄卻又直接的愛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湧出來。大量留白也讓人遐想無限。我猜72歲的北野武在前段時間凈身出戶和小了18的情人一起生活是不是也是他突然擁有了自己嚮往的這種愛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