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警長》為什麼只拍了五集: 國產動畫斷片兒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喬布斯還是少年,世界範圍內還沒有一台手機,東京的地鐵上卻已經有了第一批低頭族。

男女老幼幾乎人手捧著一本小冊子,目不轉睛。歐美人士見到此景萬分不解,拍下照片刊登在國內報紙上,舉國共賞這一文化現象:日本大人竟然跟孩子一樣看卡通連環畫。

日本人對他們大驚小怪沒出息的樣子充滿同情,溫柔又不失嘚瑟地回應了一句:「你們不懂,是因為你們國家沒有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被日本譽為漫畫之神,他的作品雖是漫畫,但故事的文學性不輸名著小說,其中《火鳥》至今仍代表漫畫這一媒介所能達到的巔峰(沒看過《火鳥》和沒談過戀愛一樣遺憾)。

而日本這位漫畫大師的啟蒙老師,卻在中國。

1921年,萬籟鳴看到一部幾分鐘的美國動畫短片《跳出墨水瓶》。

美術出身的萬籟鳴一直有讓畫面動起來的念頭,眼見這事成真,興奮之情難以言表。他向動畫創作者詢問技術,但美國封鎖動畫製作方法,沒有答覆。

萬籟鳴和他的三個弟弟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決定自己研究製作動畫的方法。

他們把自己7平方米的住房改作繪製、洗印、放映的工作室,用省下來的錢買了一台舊照相機改造成攝影機。參考走馬燈、皮影戲,幾人研究了一兩年,終於搞清楚了動畫原理,在1926年拍了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一個動畫小人跳出墨水瓶,把畫室鬧得一塌糊塗,最終畫家把它抓住,塞了回去。

這部真人與動畫結合的作品讓當時的人吃了一驚。萬氏兄弟決定,這輩子就走動畫這條路了。

1937年,迪斯尼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在上海熱映,票房很高。萬氏兄弟暗暗跟美國人較了一把勁,決心拍出一部高質量的中國動畫長片。時值抗日戰爭,萬籟鳴選材西遊,借孫悟空表明反抗決心。

上百人畫了一年半,膠片長達八千餘尺。1941年,《鐵扇公主》製作完成,上海三家電影院同時放映,票房收入超過了當時上映的所有故事片。

動畫公映後一個月,日軍侵佔上海租界,《鐵扇公主》被當作戰利品收繳。日本商人錄製拷貝,把片子拿到東京、神戶、長崎等地播放。

有日本記者說:

「抱著輕視的眼光去看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的人們,看到影片如此豪華,如此有趣,驚得目瞪口呆。

1943年,14歲的手塚治虫看到了這部動畫片。他找父親幫忙,把膠片複製下來,看了好幾遍。

雖然日本上映的影片遭到刪減,但手塚治虫仍看出了「抗日救亡」的主題。卡通也可以承載故事,且通吃男女老少,作為表達的手段實在完美。自此,手塚治虫奉萬籟鳴為老師,立志投身漫畫事業。

《鐵扇公主》大獲成功,新華公司的老闆深感有利可圖,打算繼續拍攝大型動畫片《大鬧天宮》。但此時日軍已進入租界,新華公司卡通部撤銷,計劃只得擱淺。

萬籟鳴被迫移居香港,做起了布景設計。曾追隨他的同行蹬起了三輪、在電車上賣票,或是在街頭擺弄剪影。

眼見自己理想破滅,萬籟鳴悲從中來:

「資本家突然改弦更張,下令停止拍攝,因為物價飛漲,出售膠片藥品比攝成影片獲利還要多;

我為之絕望過,感到此生再也沒有可能把『大鬧天宮』繪成動畫了。

抗戰結束,萬籟鳴重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美廠),擔任製片導演。

解放後,國產動畫基本是沖著國際電影節拿獎創作的。國家撥款、下達生產指標,上美廠製作完成後由國營電影公司收購。上美廠既不必直接面對市場,也不必擔心盈虧。

創作者只管嘗試、打磨,全不用考慮市場,最理想的創作環境莫過於此。1954年到1965年,中國動畫迎來第一個高潮。

1956年的木偶片《神筆》在國際上獲得了兒童娛樂片一等獎。1958年,萬古蟾帶著胡進慶(後來的葫蘆娃之父)製作出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

1960年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聽了彙報後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

上美廠不惜血本,找來國畫名師李可染、程十發參與藝術指導。

三個月後,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橫空出世。日本動畫界稱之為奇蹟,迪士尼也將中國動畫視為來自東方的勁旅。

《白雪公主》被宮崎駿認為華而不實,但他卻被《小蝌蚪找媽媽》的藝術水準震驚了。

此時,因戰亂暫停的《大鬧天宮》重新提上日程。

上美廠廠長給萬籟鳴配了最豪華的班底。為了繪製神仙的樣貌,工作組拜訪了北京所有的廟宇。為研究孫悟空的動作,又找來專業的戲曲演員講課。

那時沒有電腦,全憑手繪,10分鐘的動畫要畫7000到10000張原畫。《大鬧天宮》上下集僅繪製的時間就花了近兩年。

有次為設計動作想得入神,年過六旬的萬籟鳴抄起梢棒揮舞,不慎掉進水池。他叮囑年輕同事:「誰也不要告訴我老伴兒,我褲子濕了。」

片子從籌拍到完成花了四年時間。1961年《大鬧天宮》製作完成。試映時,64歲的萬籟鳴哭出來:「孫悟空,我們終於見面了。」

片子問世,收穫了國際讚譽。「喜莫過於夙願得償。」萬籟鳴了卻一樁心愿。

美聯社評論:

「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文革期間,中國動畫陷入停滯。

《大鬧天宮》中的玉帝有顆痣,國家領袖也有,有人發問:「孫悟空到底在反誰?」片子遭禁,萬籟鳴也被隔離審查。

十年間,人才被毀,使動畫的發展缺失了整整一代人。

文革過去,《大鬧天宮》解禁,萬籟鳴復職。

這時的上美廠依舊維持精雕細琢的生產模式,不考慮市場需求和播放檔期。《哪吒鬧海》《天書奇譚》兩部動畫長片都是這時期的作品。

哪吒無法違背自己的精神,卻又限於忠孝的價值體系,最終只能保留精神以肉身還父母,拔劍自刎。

如此爆裂決絕的舉動在整個動畫史上實屬罕見。

《天書奇譚》的主人公蛋生用天書造福百姓,與盜取天書的狐狸精鬥法。最終蛋生勝利,狐狸精被崩塌的山石壓死。

天書最初是蛋生的師傅袁公從天庭偷來的,雖然天書造福了百姓,但袁公卻有罪在先。故事的結尾,天庭甩下一條鎖鏈抓走袁公,蛋生無能為力,在懸崖邊哭嚎。袁公成為為民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一部兒童動畫有了希臘神話式的悲劇精神。

此時,中國動畫多是長片或獨立短片,沒有系列動畫作品。1984年起,電視市場漸趨成型,觀眾已經能從一般電視上看到動畫,而上美廠還是按照影院級別製作。

《黑貓警長》做出了系列劇的嘗試,但剛剛推出兩集,被權威專家批評「缺乏民族特色」,不得不緊急停播。

上美廠的體制仍停留在過去,新的變革卻如潮湧來。

1984年,拍完《風之谷》後,公司獎勵宮崎駿、高畑勛到中國遊玩觀光,並得到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交流的機會。宮崎駿把這當成了朝聖之旅,特意準備了《風之谷》的膠片作為禮物。

宮崎駿提出在中國取景,中日合拍一部動畫。但上美廠的領導心思全在「改制」上,對他的建議不感興趣,抓著他問動畫怎麼實現「計件」工資,日本的原畫多少錢一張,動畫多少錢一秒。

手塚治虫在日本開了低成本動畫先例,導致製作經費一直上不來,動畫製作者苦不堪言。宮崎駿最恨在創作上省錢,因此對手塚治虫一輩子埋怨。不想他漂洋過海,中國的同行反倒在向他學習省錢之道。

「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

回國後,宮崎駿對中國之旅隻字不提,決定有生之年不會來第二次。

對宮崎駿來說,是談理想的遇見談錢的,一腔熱血潑上冰山。可對於上美廠的領導來說,變革來襲,正是存亡之際。

1986年,上美廠終於意識到,觀眾對動畫片的需求已經「從影院逐步轉向電視屏幕」,當務之急是趕製「系列美術片」。

停擺已久的《黑貓警長》重新啟動,拍攝出了三到五集。

《黑貓警長》第四集,小動物們為螳螂新娘新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新婚的第二天早晨,螳螂新郎被吃掉了。經過調查,黑貓警長告訴大家,新娘吃新郎是螳螂的習性,新娘無罪。

這一集成為無數人童年的黑色記憶。

葫蘆娃系列也在此時問世,胡進慶導演改編了《十兄弟》的故事,考量了每一個動作,沒有浪費一幅畫面,最終用每幀3至6元的成本製作出《葫蘆兄弟》。成本雖低,但動畫深入人心。

無奈上美廠的轉型為時已晚,葫蘆娃與黑貓警長沒能力挽狂瀾。

1988年最後一部水墨動畫《山水情》完成後,上美廠大批動畫人才跳槽去了中外合資的動畫代工廠。

如同服裝代工廠一樣,動畫代工公司從國外動畫公司「接活」,不需要太多的創造力。酬金計件,手快的人月收入能有幾千塊,同一時期上美廠的固定月薪只有幾百元。

廠里的年輕人稱這場跳槽為「勝利大逃亡」,上美廠卻因此遭到重創。

時任廠長周克希說:「……生產能力下降,加劇經濟滑坡……隨著經濟困難接踵而來的是廠內思想混亂,人心渙散,直接影響到全廠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種嚴峻的局面,曾被人揶揄為『大逃亡』、『大翻船』。」

人才與資金雙雙短缺,《黑貓警長》系列再難以提上日程。

第五集動畫結束,黑貓警長舉起手槍,隨著四聲槍響,屏幕上跳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再沒能等來下集。

九十年代初,人才流失加上國外動畫擠壓市場,國產動畫陷入低谷。但是憑藉出色的編劇,國產動畫依然保有尊嚴。《邋遢大王奇遇記》《魔方大廈》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1993年,鄭淵潔編劇的《魔方大廈》公映,陰森詭異的色調讓人不寒而慄,但這部動畫的內容卻很硬核。

《魔方大廈》第八集,男主人公萊克來到頭盔城,城裡所有人都帶著頭盔生活,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奉命追趕萊克的女警察,說自己不抓他,只想問他如何能摘下頭盔。在萊克「真誠的力量」幫助下,女警摘下頭盔。她跑去湖邊,看著水中的倒影笑起來。風吹過她的頭髮,那張臉顯得更動人了。

警犬叼過頭盔,女警察落下眼淚,淚水盪起的漣漪攪亂了倒影。她知道自己沒法抵抗制度,重新帶上頭盔。

女警牽住警犬,對萊克說了一句:「你們快跑,別被抓住了。」

短短几個鏡頭,制度下人性的美好與妥協全有了,審美高度不亞於「槍口抬高兩公分。」雖然小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創作這樣內容的人,至少沒把兒童當傻瓜。

鄭淵潔骨子裡是個不服的人,凡是醜惡的絕對要挨個諷刺一遍。他編劇的動畫只是套了個童話殼子,內容依舊成人。

「兒童與成人,在人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

可家長們不這麼認為,舉報鄭淵潔創作的內容少兒不宜。

國產動畫的問題開始浮現,沒有分級制度,也缺乏內容判斷的標準,片子是否少兒不宜全看播出之後引發的爭論。

這場內容之爭鄭淵潔落敗,原定二十六集的《魔方大廈》只播放了十集。更糟的是,電視台與創作者失去了對作品的話語權,只要有觀眾舉報,片子就會遭到禁播。

說到底,影像作品靠的是故事與其承載的精神。

低成本毀不了精神內核,但舉報可以。

為了規避家長審查,同時平衡製作成本與播出收益,有動畫公司想出了一條妙計——每集動畫科普一個知識,圍著知識點編點劇情,一集就成了。

《海爾兄弟》《藍貓淘氣三千問》《千千問》系列都是如此。

藍貓動畫公司每天能製作30分鐘的成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數倍,代價就是影像與劇情粗製濫造。

除去科普,幼稚化也可以規避風險,喜羊羊就是一例。

「葫蘆娃之父」胡進慶導演評價《喜羊羊》和《藍貓淘氣三千問》兩部動畫,說:「能賺些錢,但藝術生命力不會太長。」

即便故事水準降低,這些動畫還是沒能逃過一劫。

有老紅軍舉報藍貓扔匕首的樣子很像日本戰犯,這一莫名其妙的舉報使得播出上千集的「藍貓淘氣」系列封禁。

藍貓的導演王宏重新創作了武俠題材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動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堪比成人世界的金庸。

2007年,一位劉姓自媒體撰稿人發文稱《虹貓藍兔七俠傳》血腥暴力,電視台緊急停播。有剛剛學會打字的孩子去網上留言,說:「劉叔叔壞死了。」

動畫停播引起一番口水戰,虹貓藍兔究竟是黑是紅。孩子們在網上說自己只看到了夥伴與夢想,沒有什麼血腥暴力。最終央視給了定論,說這是部優秀的國產動畫,動畫得以復播。

這是唯一一部引發爭論卻保全下來的動漫作品。可惜後來導演王宏離開,《虹貓藍兔》沒能再續輝煌,公司也被收購。

這之後,喜羊羊「一統江湖」。

喜羊羊雖有些幼稚,但依舊對社會現狀有所諷刺,憑藉相對好的編排和可愛畫風一舉拿下收視冠軍。不曾想,「烤羊事件」一場誣告官司讓喜羊羊形象受損,一蹶不振。隨後,《熊出沒》成功登頂動畫之王的寶座。

這部動畫片里,兩隻熊隨便闖進光頭強家,燒他屋子毀他車,連偷東西帶打人。而光頭強的受辱卻是這部動畫的唯一「笑點」,不得不讓人感到動畫有反智嫌疑。

2013年10月12日,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中稱「個別國產動畫片存在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等現象,《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被要求進行內容整改。

只是,整改可以刪掉髒話,卻加不了內涵。

1988年,手塚治虫最後一次來到中國,再次與萬籟鳴見面。翌年,手塚治虫病逝。1997年,萬籟鳴先生過世。

兩位先行者相繼去世,兩國的動畫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起初動漫被日本社會視為淺薄的讀物,僅供兒童娛樂。六十年代,手塚治虫參與制作的《鐵臂阿童木》在電視上熱播,許多家庭的大人與孩子一起觀看,因為故事足夠精彩,動漫逐漸得到社會認可。

七十年代,手塚治虫公司的富野由悠季創作了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八十年代,《聖鬥士星矢》《哆啦A夢》《北斗神拳》《貓眼三姐妹》等老少咸宜的動漫問世。

日本動畫沒有局限於少兒,製作出了《新世紀福音戰士》以及《攻殼機動隊》這樣世界觀複雜深刻的作品,成人亦能在動漫的世界感悟人生。好萊塢甚至會照搬日本動漫,拍成真人電影。

相比之下,中國卻默認動畫是小孩子看的內容,

動畫內容在低幼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最近幾年,部分國產動畫有了成人化的回歸,只是「成人」二字指的是畫面,卻不是內涵。作品追求打鬥奇觀,故事內核比喜羊羊更顯單薄。

2015年,動畫電影《大聖歸來》登陸院線,以9.56億票房成為當時內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國產動畫片。

這部動畫製作精良,但只有殼子好看,故事沒頭沒尾,而且依舊沒能擺脫低幼化的影響。《大魚海棠》與《大護法》也是類似,畫面精美卻故事薄弱。

低幼的故事做久了,創作者回不去了。

1980年,手塚治虫第一次來到中國,見到了他的童年偶像萬籟鳴,說:「當時就是看了你的動畫才決定走上這條路的。」

在動漫發展史上,我們曾領先日本一個身位,現在卻幾乎在各個維度(票房除外)上都輸了陣勢。

今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斬獲49億票房,刷新了國產動畫票房紀錄。但相比四十年前的《哪吒鬧海》,這部影片很難稱得上特別出色。

當然,還有人在為國漫發力。也許幾十年後的某一天,又會有一個外國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說上一句:我是看了你的作品才走上了動畫這條路。

參考資料:

[1]鄭淵潔,少兒不宜正是對人格的尊重

[2]回眸中國動畫八十年

[3]「再見了,紅色中國」——宮崎駿為什麼對中國失望至極

[4]《葫蘆兄弟》之父「胡進慶」逝世,中國動畫路在何方?

[5]見證者——胡進慶

[6]《花木蘭》:從花木蘭看審美形態的二重性

[7]成熟是一場瘟疫,說話是一種特權——《大護法》影評

[8]永遠的《大鬧天宮》和萬籟鳴老師

[9]30年了,《黑貓警長》短命真相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