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 陳凱歌第二好的電影作品

陳凱歌導演的最佳作品,一般都會公認是《霸王別姬》。不贅。

愛好舊一點的,大概會認為《黃土地》更好。從學院派角度,我也不反對。

阿城的讀者可能會更喜歡《孩子王》。近一點的影迷會喜歡《妖貓傳》。我自己也很喜歡《梅蘭芳》裡頭,王學圻扮的十三燕倒下前的部分——我時不常跟人開玩笑,說王學圻老師的十三燕,和王慶祥老師的宮寶森,可做一比。

但就我自己的愛好,要挑一部《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最好的作品,大概是:《荊軻刺秦王》。

這部電影有許多不太成功的所在。比如,以我所見,鞏俐的戲份有些奇怪:她的個人特色太強烈,所以沒太融進電影里。看到她跟張豐毅對戲,我總是一下子想到菊仙和段小樓。

比如,「為了一個借口,秦王故意讓趙女找個刺客來殺自己」的設定,過於牽強——畢竟之前劇情里,秦國連韓帶趙,都滅掉了。

比如,某些話劇腔的表現方式,實在不適合電影屏幕表現。

但這電影做到了兩點:

一是立起了某幾個卓越之極的人物:孫周扮的燕丹,周迅扮的盲女,王志文演的嫪毐簡直神了,呂曉禾(任我行)扮的樊於期。

以及,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嬴政:李雪健老師。

二是,那些過於舞台劇、讓人會覺得怪異的操作(包括台詞、聲效和場景),一旦看進去了,就會有上古史詩氣。戰國入秦、黃土莽莽、風雷炸響的洪荒感,出來了。

這部電影的氛圍描感如此出色,以至於每個人的癲狂(和怒吼),都顯得有了理由。

歷來燕丹多被描述為熱血意氣少年,但孫周的燕丹,多一份妖異的狡黠。他受到來自嬴政的巨大壓力,彷彿末日來臨前竭力狂奔的野狼,胸懷著「天殺的嬴政」之念,不惜代價地慫恿攛掇刺客去刺秦。

歷來嫪毐多被描述為奸佞小人,但王志文演的嫪毐夠有心機,而且魅力十足——你能理解,為什麼太后那麼愛他了。天橋上與嬴政鬥志,謀反被困時大喝「不殺我的門客,我就降」,直到最後,一擊點穿嬴政的心事:他的身份。真是從頭厲害到尾。

樊於期歷來都被塑造成慷慨就義、公子獻頭的豪士,只有在這部里,他是嬴政最後的朋友。臨到死,都要讓荊軻去傳那句話,「大鄭宮的秘密,我跟誰都沒說」。

相對而言,這部戲裡,張豐毅的荊軻,設定反而稍弱:先是一個冷血殺手,被周迅扮的盲女所感,不殺人了;被趙國的慘狀所感,為了救天下,去刺秦。設定是好的,但他(與鞏俐)所做的一切,都像是特意為了成就嬴政這個角色。

以及周迅這個盲女,無法言表的清澈與剛烈。

嗯,說李雪健老師的嬴政。

我很少見到如此複雜的角色。當然,嬴政千秋始皇,本來就複雜,但大多數角色,只出其一面。

《秦頌》里姜文的始皇帝,很大氣,很豪邁,不拘小節,也有對女兒的柔情,對高漸離的友誼,主要的煩惱是「你們都不理解我」。

《英雄》里陳道明的始皇帝,很大氣,很瀟洒,而且被李連杰所勸,也的確是以天下為志的。

然而李雪健老師的嬴政,很複雜。

開場就是自奉一杯罰酒,然後為前線戰士嘶聲怒吼,罷了呂不韋的相權:那時看來,他真是乾綱獨斷、手腕超群的梟雄。

看到鞏俐演的趙女,他又活潑得小孩子一般,天真爛漫:那時看來,他還是那個在趙國當質子的孩子。

在大鄭宮看到刀光劍影時,先故作鎮定,真王者風範;然後抖似篩糠,彷彿又是個懦夫。可是被樊於期安慰時,他冷笑:「你以為,我是真害怕了?」

之後定計擒嫪毐,殺人如麻時,冷笑置之而已,讓人骨髓發冷;被嫪毐揭穿身世後,暴跳如雷,又彷彿小孩。

宗廟中,與呂不韋生死訣別時,回憶在趙經歷時怒吼,感懷呂不韋照顧時微笑,看到呂不韋死去時摔倒,抱住他喊了聲父親時,彷彿一個小孩;之後下夷滅令時,又恢復了冷靜。

到滅趙之後,被小孩吐臉;之後被垂死的母親吐臉,道「天殺的嬴政」時,他茫然失措,又像個孩子了。

是的,大概李雪健老師扮演的嬴政,就是這麼一個人:

希望獲得父母認可、希望獲得身份、希望復仇的孩子;與此同時,卻又是必須冷酷地背負秦國歷代先君大願的王者。

他的邪惡,帶著孩子式的放縱和梟雄的冷酷。結果到最後,他都沒什麼同理心。

荊軻到殿上自陳來刺殺時,李雪健老師發出了全片最尖銳慘厲的笑聲,「你們都聽見了,燕王,要殺寡人!」那時他像個終於得到玩具的孩子。然後,被荊軻追殺時,他倉皇逃竄,終於反擊得手時,第一反應是回頭怒罵群臣:「我不讓你們上來,你們居然一個都不上來!」

最後便是追問荊軻:「你為什麼要殺我?」——直到最後,他都還在思考這個問題。

陳凱歌的電影,大多都會走到這一步:

自我身份的尋找,強烈情感的定位。

程蝶衣迷惘於此。梅蘭芳不知如何處理自己與十三燕的關係。張東健在《無極》里終於完成蛻變。白居易一直想尋找楊貴妃在《長恨歌》里應有的姿態,想知道玄宗是不是愛楊貴妃。他的電影總會有一刻,來到舞台上,完成角色的自我叩問——《霸王別姬》的結尾,十三燕的死,《風月》里張國榮那些沉默的鏡頭。

《荊軻刺秦王》真正的主角,是嬴政。

燕丹的憎恨、荊軻的刺殺、趙女的轉變、嫪毐的怒罵、太后的唾棄、呂不韋的死,都是為了完成嬴政的統一:一個想獲得認同的孩子,以及秦王,這兩個分裂角色之間,必須獲得統一。

他想有父親與母親,但兩人都死了。他在呂不韋死後,還特意確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到荊軻死去,他終於沒有任何其他身份了:沒有朋友,沒有愛人,沒有父母。他剩下的任務,就是成為秦王,擔負秦國歷代先君的大願,活下去,完成一切。

直到最後,他喃喃自問:

「秦王嬴政,你忘記秦國歷代先君,一統天下的大願了嗎?」

所有人的犧牲,成全了秦王嬴政。

他到最後,徹底孤獨了。

這本來是個更適合話劇或舞台劇的本子,最後變成了電影。這部電影成也在這份舞台劇式的史詩氣象,敗也在這份舞台劇式的史詩氣象。

當時票房不高,如果擱現在,我估計票房也高不了。

但到底讓李雪健老師的秦王,完成了電影屏幕上,最攝人心魄的一個秦王嬴政。

巴赫金還是誰,認為史詩的要點,不只是壯絕的歷史背景,還在於主角強烈的慾望與情感——就這點而言,這部電影里的秦王嬴政,的確是史詩主角般的命運。

(以及,留下了最好的一個嫪毐。如果您覺得《黑冰》、《風聲》里的王志文已經有份邪惡的魅力了,那《刺秦》里的嫪毐,會讓你完全被他迷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