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陳橋兵變,趙匡胤:主角竟然不是我

關於陳橋兵變」,可能大家都知道。960年正月初一,北周為抵禦契丹北漢聯合部隊而出兵,軍隊在行至陳橋驛的時候趙匡胤,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史稱宋太祖

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他們的「陳橋兵變」卻是學習了前輩,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才成功的,這個前人就是控鶴軍指揮使的張諫。

後唐明宗李嗣源因臨近契丹邊境的瓦橋關地勢險要,駐守責任重大,因此派張諫率禁軍三千人前往戍守。但是控鶴軍作為禁軍,一直守衛皇宮,不喜歡前往荒涼的邊關。於是軍隊一大清早出了汴梁城,但是還沒有走到陳橋驛,大兵忽然返回城來,發動叛亂。

兵變將士們估計也是熟悉歷史,因此一定要尋找一位能夠服眾的大人物擁立他做最高指揮官",這樣就算最後變亂不成上面也有人頂著。於是這一群亂兵找到了汴梁城裡的馬步都指揮使、馬軍步軍總司令,曹州刺史,曹州軍政總管李彥饒

李彥饒臨危不亂,先答應下來,並說你們既然讓我當統領,就該聽我的命令,我現在命令你們立即停止燒殺劫掠,維持城中秩序,亂兵們表示服從。

晚上,李彥饒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將領,說發動兵變的只不過是張諫等極少數人,擒賊先擒王。然後在辦公室里埋伏下幾名勇士,召喚張諫等帶頭鬧事過來議事。

第二天早上,以張諫為首的幾位將領進來向他表示祝賀。李彥饒說:"前日鼓動叛亂的,只是極少數人,極少數人而已!"屏風後轉出武士,將張諫等四個帶頭鬧事的抓了起來,當場斬殺。

雖然張諫等人被殺了,但是兵變還沒有結束,同黨審瓊等人聞訊後覺得不拚命只有死路一條,就率領幾百人在城中大喊大叫,意思就是要製造動亂,讓李彥饒無法收拾局面,只好就範。但李彥饒當即組織起親兵來,在城內跟亂兵展開巷戰,殺死亂兵數百人。這時汴州城裡才算安靜下來。

明宗李嗣源知道消息後,下詔,命令樞密使孔循前往掌管汴州。孔循到達後,明察暗訪,拘捕了三千家作亂的人,全部處死。

史上第一次「陳橋兵變」是失敗了,但是更多的兵變還在不斷的發生,那些亂兵也是參考了後唐明宗李嗣源自己登位的經驗,因此宋太祖在「陳橋兵變」之後,為防止後人繼續這麼做,趕緊收回了兵權,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