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十年】合作市民政局:一枝一葉總關情 一點一滴見初心

2012 ★ 2022

時光飛逝 初心依舊

十年的滄桑銘刻心魂

十年的蝶變引領奮進

我們這十年

2022年,是「中國夢」提出十周年。這十年,羚城人為實現中國夢奮鬥著。他們,從事不同的職業;他們,堅守不同的崗位。每一個追夢的姿態,都被定格為歷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將澆灌出未來。即日起,微羚城開設專欄《我們這十年》,讓我們致敬每一個努力生活的羚城人,一起堅守初心,砥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作市民政系統悉心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民政民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勇擔時代使命,大力推進改革創新,用實幹與奮鬥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聚焦脫貧攻堅
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作市積極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助力精準脫貧攻堅。通過開展兜底保障衝刺清零、掛牌督戰、農村低保專項治理等舉措,基本實現了對象精準、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在兜得住、兜得准、兜得好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2021年以來,深入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鞏固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回頭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切實鞏固住、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截至目前,已將0.72萬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動態監測,逐步實現由「被動救助」向「主動救助」轉型。十年來,全市城市低保月保障水平從2012年的335元提高到2022年的784元;農村低保月保障水平從2012年的160元提高到2022年的458元,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提升。

有效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單人保」、低保漸退、細化扣減就業成本、剛性支出等社會救助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全市現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948戶5900人、特困供養人員199戶205人,單人保260人,2022年截至目前實施臨時救助4045人次;近十年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46591.58萬餘元,發放特困供養資金903.5萬餘元,十年來為全市4萬餘人發放臨時救助及困難群眾生活救助金2720.4萬餘元。大力推行「資金+物資+服務」救助模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落實特困人員定期探視走訪等制度,進一步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實際需求。

聚焦「一老一小」
不斷健全服務體系

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建成養老服務機構39家,其中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覆蓋率達64.1%,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覆蓋率達100%,共設置床位350張。2017年至2020年累計發放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資金150.7萬元,惠及8144人次。投資440萬元建成合作卡加曼鄉敬老院,總建築面積1528.3平方米;投入672.8萬元分別建成當周街道、伊合昂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1880平米,兩個中心為我市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短期照料、上門護理等服務,並通過智慧健康養老信息平台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家政服務等居家養老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全面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巡訪制度,為全市農村留守老年人建立資料庫並開展定期巡訪探視。在對四個街道辦適老化摸排的基礎上,制定了《合作市特殊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實施方案》,為全市58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搭建合作市居家養老服務平台,為全市439名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經濟困難老年人、344名重度殘疾人上門入戶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家政服務、健康管理等服務,累計開展服務2.04萬人次,產生護理補貼136.4萬元。

在兒童福利事業方面,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29個市直單位為成員的合作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出台《合作市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5個政策文件,市、鄉鎮(街道)、村(居)三級協調機制全面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日臻完善。推動未成年人社會保護陣地建設,到2022年底建成5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有序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全市城鎮散居孤兒、農村散居孤兒養育標準分別由十年前的每人每月800元、600元大幅提升至當前的每人每月1280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也參照孤兒保障標準納入保障範圍。落實「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點燃希望圓夢大學」資助寒門學子上大學、天津市社會組織對口幫扶等工作,累計為150餘名大中專院校在讀寒門學子、貧困家庭大學生、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資助費用95.3萬元。

建立健全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將全市654名困難殘疾人和979名重度殘疾人相應分別納入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範圍,2016—2021年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147.24萬元,積極推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實現「跨省通辦」。加強信息共享比對,主動發現並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補貼範圍。

聚焦基本社會服務
實現規範有序

惠民綠色文明殯葬改革深入推進。出台了《合作市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合作市殯葬改革聯席會議制度》等文件,完善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殯葬改革工作機制。調整優化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範圍,積極推進殯葬領域移風易俗改革,積極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倡導後養薄葬、節地安葬、生態安葬等新時代殯葬新理念。

婚姻登記處堅持以「依法行政、為民服務」為宗旨,以創建文明窗口為載體,以優質文明服務為目標。近十年累計辦理結婚登記2800對,離婚登記479對,補辦結婚登記872對,登記合格率和管理指標均達到100%,進一步推進結婚登記「州內通辦」業務,全面完成婚姻登記檔案信息補錄工作,實行婚姻登記預約服務,並設置頒證大廳。

不斷創新救助方式,探索救助管理與服務新模式,推動救助管理工作全面提質增效,救助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標準化、專業化、科技化。持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和「流浪孩子回校園」等專項行動,實現了流浪乞討人員凡困必幫、有求必應的工作目標。加強對流浪乞討對象屬地化救助管理,從站內照料到救助尋親、從落戶安置到源頭治理,近十年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521人次。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
加快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建強村(社區)幹部隊伍。在全市村(居)委會換屆選舉中,把村(居)民委員會與村黨組織換屆統籌起來,把村、社區換屆統籌起來,把換屆工作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統籌起來;同步健全村級配套組織、同步精準選派駐村幹部、同步選優配強村(居)民小組長、同步加強村(社區)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同步健全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同步完善村級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同步推進村(社區)民主協商。目前,全市村、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分別達到92.3%、100%,村(社區)幹部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全市39個村、8個社區共選舉產生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389人,其中「兩委」委員平均年齡39.4歲,比上屆降低6.2歲,高中及以上學歷202名,比上屆提高21.3%,有效實現了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年齡、學歷「一降一升」,從根本上優化了村幹部隊伍結構,起到了連接政府和群眾的紐帶作用。

全面推行「一格多員」責任網格管理模式,讓社區黨員、社區幹部、聯戶長融入網格、服務網格,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聽取基層居民意見建議,協調化解重點工作推進中存在的矛盾,切實把工作落實到每個網格。

社會組織規範管理、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管理服務為基準,規範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激發社會組織活力,近十年來全市核准登記註冊社會組織55家,其中社會團體44家、民辦非企業11家。註銷社會團體29家,變更法人、名稱、地址等7家。截止目前,全市共登記社會組織27家,其中社會團體18家,民辦非企業單位9家,嚴厲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排查整治「殭屍型」社會組織7家。全市現有社會組織27家,按照先易後難、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全面覆蓋的原則,逐步探索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規劃,有效引導社會組織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打好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基礎,深入開展社會組織黨員摸排,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共產黨合作市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

社工服務工作有序推進。明確了支持志願服務事業發展的一系列舉措,全市註冊志願者已達1.4萬人。並在全市範圍內積極推動設立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4個,城市社工站建設做到了全覆蓋,通過開展入戶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困境兒童,志願服務「三留守」人員、困難殘疾人,助力社區疫情防控等活動,充分發揮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穩慎有序開展行政區劃調整,積極穩妥推動撤鄉設鎮。通過內業收集、外業調查、內業整理幾個階段,完成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任務,採集地名信息2186條。對轄區內119條「大、洋、怪、重、譯」等不規範地名進行清理整治。完成准門樓牌編號、核對、製作、安裝等工作,著眼長遠、創新機制,不斷完善措施,實現地名標誌管理規範化和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高度。上牆啟用61610個門樓牌,上牆率已達100%。召開了合作市《地名志》編纂工作座談會,撰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志》,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詞典》《甘肅省地名標誌詞典》編纂工作,全面完成第一、二輪省、縣兩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任務,紮實開展第四輪界線聯檢。深入推進平安邊界建設,切實維護行政區域界線的法定性、嚴肅性和穩定性,有效防範邊界周邊糾紛與爭議,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妥善化解邊界糾紛,有效維護邊界地區和諧穩定。十年來,我市未發生因界線實地位置認定不一致產生的糾紛,實現共建平安線、和諧線的目標。

回首十年,合作民政為新時代雪域羚城的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貢獻了「民政力量」。新征程取得新成就,新時代實現新跨越,展望未來,民政系統將在新征程上展現更大作為,切實強化使命意識、全局意識、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爭先意識,打造法治民政、良心民政、精準民政、陽光民政,以堅定有力的步伐跑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不斷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面。(市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