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偽裝者》才懂:都是被收養的孩子,為何阿誠從不妒忌明台

明台王天風逼著完成「死間計劃」最後一步後,就落入了汪曼春的圈套。

是阿誠,借著梁仲春的關係解救了明台,之後又是阿誠帶著大姐,悄悄地去看望明台。

見到阿誠,明台把所有怨氣都撒在他的身上,兩人還在樓上動起手。

這時,站在樓下的明鏡聽到動靜,連忙讓阿誠讓著點。

看著阿誠從樓上下來,明鏡又埋怨他怎麼能和受傷的明台打架。

說完,明鏡立刻上樓去看明台的傷勢,這時,阿城忍不住嘀咕:「從小到大,錯的總是我。」

這是阿誠在《偽裝者》里,唯一一次埋怨家人偏心的一幕。

可是很快,阿誠又沒把它放在心上。

看到明台被桂姨發現行蹤,他冒著暴露自己的危險護送明台離開。

雖然事後被明樓責怪做法太衝動,但他卻無怨無悔。

阿誠和明台都不是明家真正的血脈,兩人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在明家,阿誠不僅不妒忌明台,在生活中也處處護他周全。

明家是上海的名門望族,家中只有明鏡和明樓兩姐弟,父親去世後,17歲的明鏡掌管家裡的全部生意。

父親的競爭對手汪芙渠想要搶佔明家的生意,他的手段陰險毒辣,趁著明鏡和明樓外出談生意,便雇了一輛車準備在大街上解決他們。

正當汽車飛快地開向明鏡時,一個女人一把推開了明鏡。

最後,明鏡得救,女人當場去世。

當時,在女人的身邊,還有一個幾歲的小男孩躺在地上昏迷不醒。

事後,明鏡和明樓把男孩帶回家裡,並為他取名:明台。

就這樣,明台成為明家的一份子,在明鏡和明樓的心裡,明台既是恩人的孩子,更是他們的弟弟。

相比之下,阿誠的身份比明台遜色多了。

阿誠是個孤兒,他被明家的傭人桂姨收養了幾年。

桂姨以為阿誠是自己失散多少的親兒子,剛到桂姨家的前幾年,阿誠也感受過家的溫暖。

沒想到,桂姨從孤兒院得知阿誠和自己沒有點關係時,她對阿誠的態度有了180度的轉變。

平日里,她對阿誠不是打便是罵。

正當桂姨想要拋棄阿誠時,被明鏡和明樓發現了,姐弟倆又將阿誠帶回家,並讓他改為明姓。

就這樣,明鏡、明樓、明誠、明台四個人組成了一個大家庭。

雖然都姓明,但阿誠明白,明台是大哥和大姐的恩人,而他的恩人,卻是大哥和大姐。

這份身份,不管他們之間發生什麼事,誰都無法改變。

因此,同樣生活在明家,明台永遠是最幸福,最受寵的那一個。

明鏡對明台的偏袒是實打實的,明樓對他也是如此。

在這樣的環境里,老實說,阿誠很容易產生妒忌的心理,畢竟,家裡很多瑣事都由阿誠去做。

在外在的眼裡,阿誠不是明家二公子,而是明樓的司機和助理,說得不好聽,就是一個小跟班。

就連最後面對藤田芳政時,他也指著阿城說:「你只不過是個小人物。」

阿誠在明家多年,接觸的人非富即貴,但凡有點虛榮心的人,要麼找機會反水,要麼排擠明台,得到大哥和大姐的更多關注。

可是,阿誠卻規規矩矩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做事。

他對明家忠誠,對明台更是盡到當二哥的責任。

明台被王天風帶走,阿誠得知消息之後,來不及先和明樓彙報,直接安排人暗地裡去部隊解救;

明台去救勞工營的人,因為計劃有變沒時間通知他取消任務,眼看明台有去無回,又是阿誠帶著人半路協助,這讓才明台一幫人脫離了危險。

而那一次,阿誠也做好了犧牲自己,救出明台的準備。

阿誠為什麼既不妒忌明台,也沒有對明家反水?

首先,是大姐和大哥對阿誠和明台做到了一視同仁。

大姐雖然喜歡慣著明台,也只是生活上的小習慣縱著他,當她知道明台悄悄休學時,氣得她對明台破口大罵。

明鏡和明樓一心想把明台培養得出色的孩子,對阿誠也不例外。

阿誠早在他倆的支持下,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阿誠完成學業後,明樓將他安排在和自己的身邊當秘書,還讓阿誠當家裡的管家,一手掌握明家的所有事務。

在外人眼裡,阿誠只是管家,但在明鏡和明樓心裡,阿誠是他們的二弟。

這種無血緣之間的認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只有明鏡和明樓這種有格局的人才能辦到。

因此,阿誠也繼承了明家的優良傳統,這也是他視明台為兄弟、不對明家反水的第二個原因。

整個明家,不止是明鏡和明樓是真正的愛國者,就連他們的堂兄,一個生意人都懂得如此站隊。

因此,即便不是他們的血脈,在這樣的環境上成長起來的人,三觀也不會差。

何況,明家的家教也很嚴。

明樓剛回國時,明鏡還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當看到明樓和一幫「豺狼」在一起談天說地時,明鏡當著所有人的面,上前就給了明樓一個響亮的巴掌。

明鏡打明樓時,阿誠就在他們的旁邊,看到大哥被打,阿誠嚇得手心冒汗。

明樓回家後,明鏡立刻讓他跪在父母的牌位前,然後用家法伺候。

看著受傷的明樓,阿誠拿著藥酒來到他的房間,默默地為他療傷。

弟弟早已長大成人,做錯事依然要被明鏡打,可見,在他們小的時候,這樣的事情更是頻頻發生。

被打得多了,自然也會長記性。

阿誠是個心思細膩的孩子,像他的身份,更懂得在明家察言觀色。

而他,就算想做壞事,也要先想想被大姐知道後的結果是什麼。

阿誠跟對了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不誇張地說,阿誠要是跟了養母桂姨,可能會有另一番景象。

桂姨是個心術不正之人,當年虐待阿誠被明樓趕出家門後,就一直對明家懷恨在心。

她從來沒想過,真正的錯在於自己,因此,桂姨一心想經報復明樓。

重遇阿誠之後,桂姨利用曾經的母子情,想策反阿誠成為南田洋子的手下。

桂姨做夢都想不到,後來的阿誠,和明家人一樣有著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

她編織的謊言再動人,開出的條件再誘惑,阿誠依然不為之所動。

相反,得知桂姨要對明家不利時,阿誠更是親手送她上了路。

好的教育、好的家風,會讓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家中的大人處處以身作則,孩子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自然也能分辯忠奸。

如果大人無法成為孩子的榜樣,結果將會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明樓的初戀汪曼春,同樣也是上海的名門望族。

可是汪家的人,為了利益出賣同行,為了權力對別人下毒手。

輪到汪曼春這一代時,這種惡習依然沒有改變。

汪曼春和明樓的戀情被明鏡反對,自此之後,她便和明鏡死磕到底,時時想著如何報復明鏡。

為了權力,汪曼春背信棄義,以犧牲自己人為代價,只為換取在敵人那裡的至高地位。

不懂得分辯是非黑白,沉迷權力之爭的她,最後也死在心愛之上的手上。

直到死了,也沒有一個人為她感到婉惜,因為,一切都是汪曼春自己造成的。

明家和汪家的對比,足於看出高低。

阿誠的忠誠和為人,更能看出家風對一個家的重要性。

好的家風,會讓孩子成為人中龍鳳;

不好的家風,禍害孩子未來的前程。

沒有好的家風,再富的家底也難以傳承,想要家族興旺,除了管好自己,還要管好家人。

【圖片均來自《偽裝者》劇照,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