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劇《大考》大結局:決定孩子一生的4道選擇題,你做對了幾道?

養育孩子的路上充滿著選擇,父母若選錯了,孩子就會出現問題。

作為孩子的領路人,父母一定要及時地發現不足,修正自己,才能不留遺憾,養出一個優秀上進、內心富足的孩子。

作者 | 楓子

央視熱播劇《大考》迎來了大結局。

這部劇主要講述了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金和縣高三學子們在嚴峻考驗下,學會成長和守護的故事。

這群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孩子們克服障礙排除萬難,終於完成了人生大考——高考的答卷。

而育兒之路上的一些重大抉擇,對父母來說,何嘗不是一次大考呢?

劇中4組家庭,也暗藏了4道選擇題,都是父母教育子女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一旦選錯,很可能會賠上孩子的一生。

第一道題

忙著賺錢VS陪伴孩子

劇中有一個特別戳心的片段。

田雯雯的媽媽無意中發現,丈夫感染了新冠並告訴了女兒,可女兒卻一直瞞著沒告訴自己。

她忍不住抱怨說:「你從小就獨立慣了,跟誰都不親,這個家連一點信任都沒有。」

一句話直擊女兒痛點。

田雯雯終於忍不住爆發,將多年的委屈和壓抑一股腦地發泄了出來:

「一年施捨似的就回來看我兩三次,現在奶奶也走了,我能不獨嗎?」

從小,田雯雯的父母就忙著賺錢,把她丟給了奶奶,一年也回不來幾次。

作為留守兒童,「懂事」就是她的代名詞。

家裡遭遇小偷,即便她害怕得要死,卻寧願選擇求助居委會,也不肯告訴父母。

得知父母可能又不能回來陪自己過年,明明心裡失望又心酸,嘴上卻還是表示理解。

發現自己高燒,雖然害怕感染了新冠,卻還是和父母報平安,獨自承擔一切。

她明明有家,卻沒有半點依靠。

可孩子所有懂事的背後,都是愛的匱乏。

心理上,有個名詞叫「催熟兒童」

指的就是那些過早懂事、成熟的孩子,好比被催熟的果子,雖然有好看的外表,卻滿口澀味。

這樣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父母的陪伴不僅是愛的表達,更是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主要來源。

缺失的陪伴,是再多的金錢也彌補不了的。

就像網路上一位父親的反思:「我用漫長的22年,把曾經的心頭肉變成如今的陌生人。」

在最該陪伴孩子的年紀,他選擇了事業。

因為錯過了孩子生命中的許多重要時刻,他始終無法和孩子聊到一起。

就像知乎上的一位女孩,因為長時間和父母分離,她很難和別人建立起親密關係,和父母也沒有感情,非常生疏。

所以,父母們別再只顧忙工作忙掙錢,別再忽視孩子的成長需求了。

現在錯過的陪伴,都會成為將來最深的缺憾。

第二道題

替孩子做主VS讓孩子選擇

有人說過,父母最大的錯誤就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替孩子的人生做主。

劇中吳家俊的媽媽董碧華,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在她的認知里,上名校、考公務員就是最好的出路。

可吳家俊有不一樣的想法,他喜歡動漫、二次元,最大的夢想是報考動畫學院。

有衝突,就有鬥爭。

為了阻止兒子「走歪路」,董碧華先是毀了兒子花了好幾個月準備的參賽作品,把兒子逼到離家出走。

後面又一次次打著為你好的名義,監督兒子的學習,甚至砸壞兒子的房門鎖,緊盯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她接二連三的操作,就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著吳家俊,讓他喘不過氣來。

曾經看過一句話:愛一個人就是幫助他成為自己國土的國王,而不是以愛的名義讓他活成傀儡。

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的愛,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對於孩子而言無異於一種精神暴力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要麼「丟掉自己」,順從父母,最後成為只知道低頭趕路,渾渾噩噩過活的空心人。

比如中山大學的阿玹。

因為讀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戲劇,她對父母安排的專業課始終提不起興緻,考試經常掛科,在本該奮發的年紀,卻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走不下去了。

而有的則奮起反抗,和父母反目成仇,最後撞得頭破血流。

就像下面的這位同學,因為父親不同意自己學習生物,幾次溝通無果,最後選擇了自殺。

劇中吳家俊的爸爸有段話說得特別好:

「就算我們什麼都替孩子算計好了,你能預估到2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最終不還得家俊自己去面對嗎?」

孩子的人生,終究得自己負責,父母再愛,也沒辦法替孩子成長。

唯有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決定和承擔,他們才能步履不停,勇往直前,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第三道題

物質富養VS精神富養

還記得那個因《感謝貧窮》一文感動全網的寒門女孩王心怡嗎?

她以707的高分考入北大,進入大學後,她在學業上依然非常刻苦,還不斷豐富實踐經驗。

她積极參加支教活動,把學到的知識傳遞給更多需要的弟弟妹妹。

因為從小對軍人的崇拜,2020年她選擇當兵入伍,光榮加入人民海軍,從最高學府到航母部隊,她在追夢的路上勇敢前行。

如今,她又告別遼寧航母,重返北大校園,繼續接受知識的洗禮,用更加紮實、先進的知識武裝自己。

這個從小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成長的女孩,卻從不自卑自憐,也從來沒有被貧困絆住前行的腳步。

這一切都得益於媽媽從小對她的教導。

幼年時,王心怡穿著破舊被同學嘲笑,曾向媽媽哭訴。

媽媽沒有抱怨,更沒有責罵,而是告訴女兒:「不用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沒能給孩子優渥的物質條件,那就在心理上富養孩子。

所以,心怡媽媽從不缺席孩子的任何活動,她總是風雨無阻接送孩子上下學,一路相伴一路談心,引導孩子講述學到的新知識。

遇上雨雪天氣,她的心情也不會變得陰鬱,而是抓住機會和孩子一起,或聽穿林打葉聲,或看漫天飛雪,來一把打雪仗,玩得不亦樂乎。

父母心理上的富養,可以彌補物質上的匱乏,但是物質上的富養,卻無法補足心理上的缺失。

就像《大考》中的潘小宣,物質生活相當富足,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陽光男孩,卻被抑鬱症折磨。

潘小宣的父母離異,爸爸組建新家庭,整日忙著掙錢。

疫情來了,爸爸迅速躲到國外,只是一味告訴兒子,不用為學習發愁,將來可以輕鬆去國外上大學。

媽媽交了新的男朋友,基本對兒子不管不問,偶爾一次打電話也是要求兒子參加她的婚禮。卻根本不知道,兒子的高考已延遲,仍然需要複習。

疫情突襲,潘小宣的內心也湧起煩憂,一肚子苦楚無人訴說,特別難過時他會劃傷胳膊,用自殘來緩解心理上的痛苦。

在一次心理測試及診斷中,潘小宣被判斷為輕度抑鬱症,而他爸爸得知消息時一臉不相信,只覺得他是閑的。

物質上富養孩子,精神上窮養孩子,心理上忽視孩子,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錯誤的選擇。

孩子的身體健壯成長需要營養,心理要想陽光健康也需要營養。

如果父母只管給錢,只問學習,卻從不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護,孩子只會成為一個問題孩子。

林文采博士曾提出「心理營養」一詞,主要包括:

1. 無條件的接納;

2. 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3. 安全感;

4. 肯定、讚美、認同;

5. 學習、認知、模範;

父母從這5個方面努力,給足孩子心理營養,才能為孩子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陽光和雨露,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心理健康、精神富足的孩子。

第四道題

逼迫孩子VS栽培自己

周博文從小就是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從來不讓父母操心,妥妥的學霸一枚。

他特別自律,在距離高考還有200天時,就每天早上5點起床,刷完一套題後去上學。

上網課,不少孩子態度鬆弛、精神渙散,學習成績直線下滑,而周博文不驕不躁、有條不紊地學習、生活,成績不但沒受影響,反而在同學中更加遙遙領先。

四模考試,更是考出703分的高分,讓父母驚呼不已。

這麼優秀的孩子身上,沒有一點兒父母逼迫的痕迹,一切都是他自覺自律使然。

這與周母對周博文潛移默化的影響分不開。

雖然周母的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多大本事給兒子帶來學業上的指導。

但她從來不強迫兒子做不喜歡的事情,給兒子充分的自主權,於己則是竭盡所能做好一個媽媽該做的事,不懈怠,不逾矩。

每天凌晨4點,周母雷打不動開著三輪車,去菜市場採買一天所需的食材。

疫情突襲,小飯館的生意慘淡,她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嘗試做其他小本買賣。

例如,她用獨家配方炒瓜子,讓丈夫外出叫賣。

還用上好的肉和調料做成味道鮮美的手工腸,鼓勵丈夫賣烤腸。

她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兒子,人生難免遇到困境,在困難面前彆氣餒,善思考講方法,總有解決之道。

她沒有苦口婆心教導兒子,兒子卻在她無聲無息的影響下,成長為勤奮、陽光、向上的美好模樣。

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的一段話:

「不要認為只有你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


你們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著孩子。」

然而,很多父母卻忽視了身教的影響。

有的父母最喜歡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卻要求孩子不要沉迷網路;

有的父母一年讀不完一本書,卻要求孩子愛上閱讀;

有的父母自己消極怠工,卻拚命要求孩子積極上進。

自己不努力的爸媽,永遠逼迫不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若在生活面前奮力拚搏,不輕言放棄,孩子自然緊隨其後,在學業上力爭上遊,不易傾頹。

執著地栽培自己,遠比一味地逼迫孩子有用得多。

白岩松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該陪伴的時候,你若只顧著掙錢,就會養出一個缺愛的孩子;

在該放手的階段,你若還是一味控制,就會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

在孩子需要愛和關心的時候,你若只給他金錢和物質,就會養出一個問題孩子。

孩子的成長有且僅有一次,父母的每一次選擇,都深刻影響著孩子的命運。

教育孩子,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

為人父母,我們唯有多學習,多反思,才能交出完美答卷。

點個贊吧,願所有父母都能記得:家庭才是孩子成長的搖籃。

孩子未來長成什麼樣,關鍵在於今天我們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