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
香港曾手執華語影視作品牛耳,向有東方好萊塢之譽,可惜一切已成過去;單看90年代一年上映超過200部港產片,減至近年不足60部,充分反映行業萎縮程度,因無求便無供。最近,籌備8年之久的科幻巨作《明日戰記》上映,令人關注港產片能否重新振作、重新出發——非常遺憾,初步答案似乎否定。
香港票房可觀!
內地票房失色?
《明日戰記》在港票房不俗,電影上映三星期,收穫6000萬港元,成為年內港產片票房冠軍,並躋身史上十大票房榜。外界一致看好,本片有機會挑戰更高位置,甚至打破榜首《寒戰II》所創的6682萬港元紀錄。
然而,要分析華語電影,不能單看香港本地成績,畢竟內地才是最大市場——尤其考慮到《明日戰記》的4億成本,僅靠香港必然穩賠不賺,內地才是電影的主戰場。本片所錄約7億元人民幣票房,某程度而言不算失色,但與同期上映的另一大作《獨行月球》相比,後者票房則超過了30億元人民幣,加上早前另一港產片《神探大戰》亦收逾7億元人民幣,可見《明日戰記》實在令人失望。
4億成本的《明日戰記》票房並不理想。
何以故?《明日戰記》以好萊塢級特技為標榜,不過事實上,該片早於2017年即拍畢殺科,再在港進行4年後期製作,片中所充斥的許多特效場面,恐已落伍。再者,內地亦非吳下阿蒙,製作水平早就提高,不乏類似科幻大作,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便屬一例——諷刺的是,該片正巧跟《明日戰記》同年開拍,但後者卻遲了3年上映。
未成功突破題材
食老本問題嚴重
或問,即使《明日戰記》成績令人失望,但《神探大戰》的成功豈不證明港產片未死?《明日戰記》的象徵性意義,在於這部以「香港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科幻巨著」為招徠的電影,能否為港產片開拓一片新天地;反觀《神探大戰》,則為香港拍慣拍熟的警匪片,去年在內地票房達13億元人民幣的《怒火》亦然。宏觀地言,香港經濟主要靠金融業為主,一直為人詬病是「食老本」,發展創新科技彷彿有心無力;微觀地看,香港影視業又何嘗不是「食老本」,除警匪片外再沒求生技能?
好些香港導演,在內地頗為吃香,題材也較廣泛;不過,作品往往不是純港產片,而是主要在內地拍攝、由內地演員擔綱的合拍片。譬如,內地史上票房榜首的《長津湖》,雖有徐克、林超賢兩位香港導演執導,而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也一度是票房榜首,另外周星馳的《美人魚》、劉偉強的《中國機長》、曾國祥的《少年的你》等等,但凡此種種的電影里,所涉香港元素實在少之又少,許多人都不以港產片稱之。純港產片要在內地大收旺場,不是缺乏成功方程式,惟僅靠警匪片一條成功方程式著實不夠;尤其是,近至2002年的《無間道》,遠至80年代的《A計劃》《警察故事》等等,港式警匪片的創新空間已愈來愈窄,漸到盡頭。
香港電影無論是題材還是演員都存在「食老本」問題。
《明日戰記》所暴露的另一問題,不單在於題材上未見突破樽頸,連帶演員也再暴露出「食老本」問題。不是嗎?查戲中幾位港星主角,分別是52歲的古天樂、58歲的劉青雲、57歲的劉嘉玲;至於較年輕的,則一律是內地演員。正當內地影視作品已見青出於藍,湧現大量「00後」新生代,但香港仍由一眾上一年代的老黃忠披甲。不是說廉頗老矣無用,而是香港青黃不接的情況值得憂慮。事實上,前文列出的幾位香港導演,均已年過60歲甚至超過70歲,最年輕的曾國祥亦已42歲。去年《怒火》的兩位男主角,被遭譏諷年屆40歲的謝霆鋒要跟年近60歲的甄子丹比武;今年的《神探大戰》,劉青雲、蔡卓妍、林峰三位主角也悉數40歲以上。
除了電影,近年在內地電視較吃香的港星,比如獲邀參與《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等節目的,均主要活躍於90年代。換個角度看,究竟有哪些「00後」的活躍港星,能夠好好打入內地市場?答案不是沒有。其中一類,是徹底地全面北上,不再重視香港市場;另外一類,則是方興未艾,例如出席《聲生不息》的新晉歌手,他們能否成功尚待時間驗證。毫無疑問,上述90年代港星,有幸趕上港產片、以及港劇、港樂尚仍風行內地的尾班車;隨著港產片沒落,「00後」的則不獲入場券了。
出席《聲生不息》的新晉歌手,他們能否成功尚待時間驗證。
或問,是否在內地取得成功,才算成功?成功的定義,當然不應聚焦內地。近月,除前述的《明日戰記》和《神探大戰》外,居然還有多部港產片在港都錄千萬票房,包括《阿媽有咗第二個》《合家辣》《飯戲攻心》《緣路山旮旯》——相信內地朋友會對此等電影感到陌生。其票房向好,背後原因不排除受惠於「抗疫疫勞」,坐困小小香港的市民亟須尋找娛樂——對比過去兩年收穫千萬票房的港產片,分別只有3部和5部,足見這陣子的票房如何「不尋常」。另外,相關電影在港成功,卻凸顯了香港影視圈的另一困境——政治化。
政治化禍港禍影視
視野窄、盲撐場、難合作
經歷重大政治風波的香港,已淪為一個泛政治化及高度政治化的社會。所謂泛政治化,是指政治思維無孔不入,包括以政治視角來看待影視作品乃至藝員;所謂高度政治化,即受黨同伐異的敵我意識作祟,會因政見不同而罷看、抵制、甚至組織網軍攻擊對方,與此同時則對同路人盲目吹捧,不管質素都唱好撐場。事實上,上述打入內地的電影,均被冠以「藍絲片」,亦與合拍片划上等號;反之,那些或自願或被逼而沒有進入內地的,則被視為「黃絲片」,包括有黃絲們喜愛的演員和編導參與制作。
港產片每況愈下,除了本身不進則退,政治化原因亦為病源所在。是否進入內地,誠非成功與否的關鍵;不過,沒有足夠的票房收入,又如何支撐更具規模、更高質素的製作?不必諱言,《明日戰記》倘沒內地的億計票房支撐,斷不可能有投資者願意花費數億拍攝。反之,如果預計票房只有數百萬或數千萬,則註定電影只能限米煮限飯。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當跨國串流平台的劇集預算已動輒高達數億美元,港產片倘停留在幾百幾千萬港元的小規模,實在令人情何以堪!
經歷重大政治風波的香港,已淪為一個泛政治化及高度政治化的社會。
事實上,政治化思維亦令港產片的視野變得狹窄,有聲音覺得港產片(黃絲片)只消照顧本地(黃絲)觀眾便成。且先跳出政治框框,近年韓國影視界之所以備受關注,原因正正在於衝出國際,不單受到國人本身受捧,甚至揚威海外,頻在美國的奧斯卡(電影)和艾美獎(電視)等奪獎。若然一方面讚美韓國影視發展,直斥香港必須學習,惟另一方面卻只懂圍爐取暖,目光如豆甘願放棄境外市場,那麼港產片豈不註定愈做愈縮?港產片過去之所以風光,亦由於攻陷每一個華人地區,粒粒港星在世界上家傳戶曉。今日香港,或難重返昔日景象,但至少目光遠大一點,把目標放在大中華市場,到底不會有錯。
還有一個跟政治化有關的不良現象,乃是撐場文化。現在有股風氣,就是逢港產片必撐,特別是黃絲片。畢竟入戲院的觀眾以青年佔多,所以黃絲片容易受惠於此,藍絲片的加持效應相對較小。糾眾撐場對短期票房或有刺激作用,如上述提過的一眾千萬票房電影;可是,盲目唱好的深層影響,實在不能忽視。是其是、非其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乃是鞭策影視界不斷改進的源動力;不論好壞一併入場,長遠必導致質素向下。以為只消打著「黃絲」旗號便可吸引受眾,暫時或可收效,但所謂路遙知馬力,正如所謂「黃色經濟圈」亦漸式微,歸根究底還是有麝自然香。港產片之質素下降,《明日戰記》亦屬一個反映——其過於重視特效,以致過份輕視劇本等其他根本內涵,也是電影口碑不佳的主因;電影在港票房較高,在內地票房則相對遜色,某程度正為撐場文化所種惡果,以致電影除香港外缺乏知音。
黃藍之爭已演變成「世代之爭」。
政治化還帶來一個窘況,就是影視圈不再團結,不同陣營再難合作。演員與演員之間既難同台同框,連帶導演、監製、以至片商也各行各路,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僅觀眾客源因割裂而愈縮愈小,另外供應源頭亦因此互不相通。打個譬如,以青年為主的黃絲片,難以找到老戲骨,因而拖低演出質素;以老戲骨為主的藍絲片,則因缺乏新演員而缺乏新鮮感,這也是《明日戰記》不得不找內地年輕演員撐起的一個原因。香港之政治化已演變成「世代之爭」,在泛政治化和高度政治化下亦損及影視發展,不同政見及年齡層的影視平台彷彿必須拼個你死我活,情況比所謂同行如敵國嚴重得多。長輩提攜後輩,才可確保青黃交接;同一時間,後輩尊重長輩,也是薪火相傳的應有之義。
港產片究竟何去何從?《明日戰記》試圖提供答案,但其本身卻不算成功。也許,失敗乃成功之母,正正有了《明日戰記》的經驗,後來者才可更好完善適應。這部電影到底沒有拍錯,所遺下的腳印勢將引領港產片走得更穩、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