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取景,立意有餘卻高度不夠的《沸騰人生》

深情展現我國汽車工業在時代大潮中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

再到「中國創造」的奮進歷程

生動描摹幾代中國汽車人

以青春熱血書寫沸騰人生的壯麗畫卷

看時代大劇里的陝汽創業創新故事

以上是最近熱播,主要取景地在陝西寶雞的電視劇《沸騰人生》的外宣口號。電視劇里的華汽廠原型就是如今中國企業500強之一的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幾集發生的故事就是在被陝汽職工稱為「溝里」「西溝」的老廠區——寶雞岐山縣麥李西溝——當時叫陝西汽車製造廠。

電視劇時間跨度不短,看劇情梗概反映的是波瀾壯闊的30多年中國工業發展歷程中,重卡行業幾經興衰,以艾長安、沈夏為代表的一群年輕人的命運也隨之跌宕,也正是他們的奉獻與熱血,才換來中國重卡工業的今日輝煌的故事。

《沸騰人生》宣傳照,也是本人對此劇印象的關鍵幀

作為四線小城陝西寶雞人,能有反映本土企業發展歷程的影視劇播出是有些自豪的。劇組曾在寶雞多地取景,有開關廠,寶光老廠,寶鈦老區,長樂塬,火車站廣場等地,當時招聘群演也是廣告滿天飛,人盡皆知,這在不大的小城寶雞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熱議。更不用說開播後身邊不少寶雞人在朋友圈,本地媒體平台上分享的群演體驗,妥妥的本地「熱搜」了。

《沸騰人生》直播劇照,遠景就是位於寶雞陳倉區釣渭鎮的陝西寶光真空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老廠大門

目前看到「螺絲釘品質導致試車失敗」這一事件引發的劇情,實際觀感就是,劇集服化道和取景確實不錯,上世紀八十年代生活場景比較還原,實地拍攝帶來滿滿的年代感。

但不知道是金主訴求還是劇組受限於成本,外宣策略等原因,對於國家三線建設這一歷史背景給企業以及本地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表現比較簡單。實際筆者在走訪寶雞本地國家「一五」,「三線建設」企業時都能感受到這種「先進的生產力與落後的生產生活條件」引發的矛盾與衝突,這也在眾多三線建設相關資料,文學中被多次提及。

比如關於陝汽的初創階段紀念文章中有這麼一段「對於一個當時連日常生活必需品如肥皂、白糖、洗衣粉、醬油膏、粉絲等,都需要靠同事從北京帶去的初建工廠,要進行樣車試製的優化和改進,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而劇中的生活困難來自於工廠轉型時的資金困難,這種將三線建設時社會層面偏遠地區供給的「難」降低到了企業自身的「吃飯難」,不能不說令人大跌眼鏡。

再比如三線建設往往選在有地形優勢的山溝農村,現在依然有村民感嘆如今企業發展得這麼好,工人生活條件和退休工資那麼高,「還不是當年占的我們的田」,而他們當年的補償「少得可憐」。當時廠區工人與周邊村民在意識層面,交際層面爆發的矛盾衝突很多資料都有記載,劇內沒有多少著墨,反倒用火車站遇小偷,大學生幾句「偏見」來表現,對於工廠發展「難」的說服力也弱了幾分,也少了三線建設的年代感。

當然電視劇《沸騰人生》開始於廠子轉型改革之際,已經度過初創時的困難時期,但三線建設背景提及太少,難免會令經歷過那段時期的觀眾覺得不貼合實際,而沒有經過的年輕人呢,又會覺得這部劇像是三線背景的個人奮鬥職場劇,網路平台的評論里也確實有這樣的聲音。

橫空出世的三線建設

上世紀50年代末,隨著中蘇關係走向破裂,中國原有的安全體系產生動搖。1964年,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把戰火擴大到越南北方,直接威脅中國的安全。據此,國家重新定位了安全政策,在「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戰略判斷下,一場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拉開了帷幕。

一、二、三線主要是按中國的地理區域劃分的:一線,指沿海和沿邊省份;二線,指介於一線和三線之間的中部地區;三線,指內地的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7個省區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6省區靠內地的一部分,稱「大三線」;一、二線省份的腹地又是本地的三線,稱「小三線」。三線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用10年至15年的時間,在內地建起一個工農結合、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後方工業基地。

為了加快三線建設進度,國家提出「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那個年代,這兩句話迅速凝聚起全國的力量,把最好的物資設備配置給三線,把最好的人員輸送到三線,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和行動。

當時對一線和二線建設採取「停」(停建一切新開工項目)、「縮」(壓縮正在建設的項目)、「搬」(將部分企事業單位全部搬遷到三線)、「分」(把一些企事業單位一分為二,分出部分遷往三線)、「幫」(從技術力量和設備等方面對三線企業實行對口幫助)的方針,集中人力物力加強三線建設。

電視劇開始背景:陝汽從「那地方」走出去

那地方啊,溪水長啊,三線大軍紮營房。

那地方啊,麥李香啊,十里西溝藍工裝。

那地方啊,軍號響啊,揮汗如雨建工廠。

鋼花濺,焊槍晃,造出軍車真風光。

1964年三線建設背景下,當時的國家計劃委員會決定在西北地區建設重型越野汽車生產廠,自行設計製造五噸級越野軍車。1968年,在五丈原下,來自各地的熱血青年投入到挖地基、建工廠、造軍車的緊張勞動之中,新中國第一座重型軍用越野汽車生產基地——陝西汽車製造廠在這裡拔地而起。

陝汽第一代創業者在「一無廠房,二無設備,三無工具,四無材料」的困難條件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地進行建設和生產。

當年老工人的回憶:

「1970年8月15日,坐火車到了蔡家坡以後,卡車就把我們和行李拉到『西溝』。當時,這裡只有兩座廠房,一個是工具車間,一個是機修車間。車身廠、總裝廠在建廠房,我參加了地基坑的施工。沒有大型機械設備,拼的就是人力,全靠車推肩挑。」

「就在渭河灘上住,住的是茅草屋。床鋪就架在沙灘上,下邊墊磚頭,不然床就會陷進沙子里。」

1982年,適逢恢復高考制度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畢業。陝汽向有關方面要了32名畢業生,沒想到報到的只有17人。據時任領導回憶,「不少人到西安後聽說陝汽在離西安138公里的山溝里,就掉頭返回學校去要求改派到其他單位了。這給了陝汽廠領導一個教訓,下決心要把陝汽遷到西安去。」

1985年引進斯太爾(Steyr)7噸車項目讓陝汽獲得了走出麥李西溝的機遇。廠領導多次到西安尋求政府部門支持,最終獲准在西安東部建立新基地,同時還獲得3000個西安戶口的優惠額度,不僅解決了為陝汽創業做出貢獻的員工們的後顧之憂,也為日後招聘名校畢業生創造了條件,為陝汽的持續發展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電視劇里的一些瑕疵

轉業軍人還經歷過殘酷戰爭的男主人設經不起推敲。男主演技沒有問題,但舉止與行為過於輕浮了,戰場PTSD的人還經常嘻嘻哈哈的也是有點怪,過於張揚的性格,沒有上下級觀念硬闖廠長辦公室,軍人尤其是那個年代的軍人不可能是這樣,這不就是職場小白愣頭青人設嗎?

少有的幾次貼合軍人形象的場景一個是主動去開拋錨在火車鐵軌上的卡車,確實很多軍人有這個身先士卒的覺悟,另一個就是試車員考核那裡的一些軍人動作,比較標準。

另外,幾個廠職工哪怕是領導家裡也過於精緻了,你說是上海的工人家我也信,哪像條件艱苦的三線,或者說場景布置更像80年代末期。

期待更多

目前電視劇開播集數不多後面應該會更深入展開,以上僅為個人觀看感受,作為家人親戚朋友有不少是三線人的筆者,這一部在寶雞取景反映從寶雞走出去的企業故事的電視劇必須支持。

只是比起前幾年大熱的《大江大河》,明顯感到《沸騰人生》在服化道之外的寫實與歷史圖景表現不夠,發個牢騷,如有不對,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