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為什麼看不下去?

文/譚峰

周末之夜,我帶著仔細品咂的態度,準備去看《隱入塵煙》這部片子。故意在觀影之前,什麼資料都不碰,想給自己營造一個不帶任何主觀判斷的體驗。

但奇怪的是,在片子放映到1小時左右的時間,我怎麼都看不下去,暫時離開電影院,去外面的咖啡館喝了一杯咖啡。

導演似乎很喜歡捕捉村落中極為靜態的鄉土畫卷。我發現,一幀畫面,往往會定格很久的時長,美是很美,但很容易讓觀眾走思。影片給我的第一感覺是「畫面性有餘,傳播性不足」。從影視表達的角度來說,電影中那些絕美的畫面確實展現出一幅幅中國西北村落的生動面目,但它是否足以打動億萬觀眾,尤其是那些沒有在農村成長起來的觀眾?

電影是藝術,但它不僅是畫面的藝術,還是傳播力和感染力意義上的藝術,更需要加入一種傳播學意味的技藝。影片前半段忙於刻畫一個個像藝術片那般的圖景,卻忽略了觀眾們本身所能接受的信息有多少。當我看到那些農村裡排排而坐的人們,看到他們麻木的表情,看到他們燒紙的畫面,我真的覺得很不舒服,覺得壓抑、晦澀,又無法進入到那種特殊的場域中。

從影院咖啡館回來。影片進入到後半部分的快節奏中,情節的演繹也更為順暢,海清扮演的角色去世那段,甚至還給了我一種「歐·亨利結局」式的震撼。最後電影採用了一個開放式的表現方式,男主角拿著麥穗,自殺了還是沒有自殺——這樣的命題,也引發了人們的紛紛思考。《隱入塵煙》並非一無是處,但其後半段結束得過快,以至於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就戛然而止。前半段和後半段之間的銜接不夠「絲滑」,也成為這部影片難以看下去的一個理由,它令人們的觀影體驗充滿了碎片化的夢魘和囈語。

其實之前,我也看過類似透露出濃烈中國鄉土氣息的小眾文藝電影,比如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比如畢贛的《路邊野餐》。儘管很多人吐槽這兩部電影在敘事方面「很啰嗦」,但我居然可以從頭到尾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因為,兩部電影都不僅僅關注電影畫面本身的東西,它還綜合地、多元地運用了不同的元素,將電影的主題以某種標新立異的手法呈現於世。《大象席地而坐》一開始沒有清晰地交代主人公之間的關係,有些意識流的感覺,敘事邏輯和人物編排先是雜亂後顯清晰,整體感覺一氣呵成又與眾不同。《路邊野餐》則是將詩歌雜糅進電影的演繹中,雖然也給人似是而非的感覺,但詩性的表達確也成為該影片特立獨行的標識。

當然上述兩部影片也有各自的問題,並非盡善盡美。但兩者都成功地做到了一點:以敢為人先和自成一派的話語表達,讓人們記住了。讓人記住,就是傳播學層面的突破。也就是說,引起了關注。其實好的電影,最首要的東西,是讓人記住,吸引一種關注(一種關注,也是戛納電影節中的重要獎項,可見「關注」對於電影藝術的分量是很重的),然後才是它的藝術水準高不高。反之,吸引都難以吸引過來,談何藝術呢?畢竟,電影也是一種大眾文化,它也需要在藝術性和大眾性上尋求某種恰當的平衡點。

隱入塵煙,是否也讓人記住了?不盡然。被吸引的人,大多是覺得那樣的畫面比較熟悉,所以有一種先入為主的代入感。而對於我們這些沒機會接觸農村文化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看起來生澀沉悶,表現方式難具普遍意義上的感染力,而最後的主題也不外乎是反射出個體的無力和無奈,再無其他升華。隱入塵煙更多的是一個紀錄片,如實地紀錄了一種艱辛的人生,但它不是一個具有標識性的電影,也沒有文藝電影該有的令人感同身受的傳播性。


視野 · 文藝 · 格調

隨性暢快地記錄生活、分享生活。

如果你也熱愛生活,請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