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一下歷史背景,以史為鑒可以知真相。
東晉十六國之後,中國歷史進入南北分裂、南北對峙的階段。 在南方,雖然先後有劉宋、南齊、蕭梁和陳四個政權的更迭。琅琊榜的歷史故事發生的蕭梁,這個時期的軍權主要是由大將軍掌管,皇帝直接統帥力量是禁軍。
梅長蘇通過精心設計,一步步幫助靖王成為太子,太子為國家儲君,加上蕭景琰軍旅成長的背景,他很好掌控蕭梁實力最強勁的邊軍。
禁軍統領蒙大統領也是赤焰軍舊部,蒙大統領唯一需要解決的權力制衡就是寧國侯謝玉和玄鏡司夏江,這兩大勢力為了保住權位而牢牢依附在梁帝君權周圍。我們從寧國侯包圍梅長蘇府邸勢力就可以看出,這個天下第一侯府的實力。寧國侯背後還有名滿天下的天劍山莊,這個江湖赫赫有名的幫派由於兒女親家關係及蕭景桓原因而成為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
還有以為重要的是雲南穆王府的霓凰郡主和小王爺都站隊梅長蘇,霓凰郡主背後是十萬強勁的鐵騎。當時北方的政權發生更迭,十二年前被赤焰軍打敗的北魏政權被西魏政權取代,風頭正盛的西魏舉兵南下,蕭梁王朝需要維持內部的團結來抵禦外敵,梁帝蕭選不得不顧全大局滿足掌握政權和君權的儲君蕭景琰的訴求,為赤焰軍翻案,殺玄鏡司夏江和寧國侯謝玉來鼓舞軍心,下罪己詔來收買人心。
南北朝,政權更迭頻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無法形成集權,政權和軍權被分散到地方節度使手中,一旦中央政局動蕩,各地有實力的節度使和中央禁軍將領就會蠢蠢欲動謀劃取而代之。蕭帝蕭選多疑的毛病其實是一種自保的手段,他懷疑自己立下太子祁王與赤焰軍主帥林家父子勾結謀圖不軌,以至於在玄鏡司夏江和寧國侯謝玉的推波助瀾下對其痛下殺手。
五代終被宋取代,禁軍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範五代歷史重演,他召見了自己心腹宰相趙普謀劃鞏固中央集權的方案。大宋帝國建立剛過百天,原後周的兩員重將——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和淮南道節度使李重進(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就因拒受新朝統御,相繼在潞州(今山西長治)、揚州起兵叛亂。兩場戰事的規模雖然都不算很大,但也一直到這一年的年末才得以平息。
北宋統治者趙匡胤為此深為憂慮,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他著重考慮的問題有二: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局面不再出現;二是如何鞏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趙普精通治道,提出問題的癥結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便已明白。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廟堂之遠,則憂其民。赤焰軍少帥林殊逃不出自己的家國情懷,軍人誓死報效國家,君王只是國家的一個代言人,個人生死榮辱都是小節,軍隊榮耀和國家命運才是大事。風起長林,蕭梁皇帝位置只有一個,有機會的人都想做,而忠誠於國家和君王的梅長蘇卻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