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反映西部貧民生活的電影《隱入塵煙》引起了廣泛關注,而且不斷升溫,引起大眾的討論。本人生活在西部的張掖,對這部電影所反映的情況感同身受,私下認為拍得太真實了。
首先大家應知道的是電影是藝術,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我們不能對號入座,把藝術與實際對照,說電影反映的不合實際。更有甚者說是貶低高台,貶低張掖,但我認識它宣傳了張掖,讓高台更加出了名。
這部電影反映的是愛情,全片沒有一句說愛的話,但那發自心底的愛,卻深深感染著觀眾,讓觀眾沐浴在愛情之中。這種愛情,反映了我們西北人的善良,特別是女性的善良。
在張掖,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話說夫妻倆辛辛苦苦養了一頭母豬,併產了豬仔。一天,丈夫外出干農活,妻子在家沒有管照好小豬,一頭小豬鑽到炕洞里燒死了。
丈夫回家後知道了這件事,氣不打一處來,把妻子打了一頓,妻子坐在院子里哭嚎不止。丈夫見炕洞門口的小豬,被烤得黃黃的,於是拿起來削皮而食,妻子見狀,邊哭邊說,你在肉上撒點鹽,吃起來還香。
挨了打,還關照丈夫吃肉,這位婦女是多麼善良呀!電影中的夫妻倆相濡以沫,是典型的農村夫妻,一生相守,不棄不離。
電影反映的苦難更是真實的,當然不是現在。過去,我們河西走廊一帶,端土塊修房子這是常事,有勢力的人家端土塊人多,一個早上可以端上萬塊,但貧困人家只能靠自己了。一院房子需多少土塊,一家人或夫妻倆就得自己和泥自已端,今年端土塊明年修房子的人家多了去了。
修了牆還沒有上泥的人家有,修了牆無錢買梁靈檁條的人家多了去了,當然不是現在。
至於用牛或驢打碾的事,在張掖司空見慣,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才大量用康拜因收割了。那個打碾的情景,現在五六十歲的農村人都記憶猶新,毫不見怪。
我記得在人民公社時,私人的自留地那點莊稼,挨上打場都到大年三十了。即使農村包產到戶後,用驢打碾的人家比比皆是。夫妻倆天未亮就攤場,天黑了才把糧食拿到家,晚上還要拉草謄場,便於第二天再打。
電影反咉的村中殘疾人生活也很真實,他們無錢無勢,春天賣化肥種子靠貸款,秋天賣麥子被糧販子剋扣,這都很真實,但不是現在。
苦難印在我們的心裡,好日子還沒有過上多久,這是中國農民的現狀,更何況那對貧窮夫妻了。
電影在熱播,同時也在不斷發酵。感謝劇組,摯謝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