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偶像男演員「就業難」

文 | 南風

關於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拍的論調,我們已經聽了太多,然而在同年齡層的男演員里,有一群比她們境況更窘迫的人,即偶像劇出身、人至中年的男演員們。

海清聯合姚晨、梁靜等人在「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呼籲的,給中年女演員拍戲機會,指的是她們當下接到的劇本多以媽媽、媳婦型角色為主,人設非常單一,鮮少有人關注她們的內心。

事後海清也坦然回應:「我不愁戲拍,大把這樣的劇本。」

相比之下,那些偶像劇出身的中年男演員們,是真的無戲可拍。明道在《演員請就位》的舞台上說,這是他今年第一次演戲。言下之意,他太久沒拍戲了,很渴望有拍戲的機會。

從台灣偶像劇當紅小生到無戲可拍,明道不是唯一一個,以他為代表的那一批小生,如言承旭、賀軍翔等人,都沒有轉型成功。不但如此,香港和內地同時期走紅的小生們,除了胡歌,他們的人氣與咖位均不可同日而語,事業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鍾漢良、劉愷威等人在步入中年後,拍戲頻率大大降低,參演製作班底優良的大劇的機會也肉眼可見的減少。最近兩年,這種情況更甚,因為他們在轉型失敗、重新回歸偶像劇市場後,卻再也沒有了當年的號召力。

他們的「中年危機」從何而來?當偶像劇也在拒絕曾經的偶像小生時,他們要怎麼走出這場「中年危機」?

1

男演員的演藝壽命和價值普遍高於女演員,但在轉型上,他們遇到的困難其實比女演員更多。

大S在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里吐槽說,現在找她的劇本都是長輩,有人還讓她演王大陸的媽媽。楊冪在《寶貝兒》里飾演了一位媽媽,劉詩詩也拍過《如果可以這樣愛》等非純粹的偶像劇。

雖然楊冪、劉詩詩的作品口碑有些不盡人意,大S也並未打算接演這樣的角色,轉型不算成功。但至少這些案例足以說明,偶像劇出身的女演員到了一定年齡可以無縫銜接進家庭劇,市場給了她們較多的轉型機會。

男演員們卻沒那麼容易。

縱觀當下劇集市場,偶像劇男演員與其他類型的男演員之間界限十分分明,演慣了霸道總裁的他們,如果轉型去演普通的職場人士或長輩容易顯得格格不入。資本方考慮到大S可以演王大陸的媽媽,但我們很難想像與大S年紀相仿的劉愷威、鍾漢良去演王大陸的爸爸會是怎樣的畫面。

這很像胡歌剛開始轉型時搭檔閆妮拍的《生活啟示錄》,彼時胡歌「逍遙哥哥」的烙印深深根植在觀眾心中,而閆妮「佟湘玉」的形象同樣令人深刻。二人年齡上是姐弟沒錯,但畫風堪比「阿姨和小男孩」,反差之下,二人的吻戲直接讓網友大呼想要報警。「尷尬」「受不了」成為針對該劇吻戲的評論主調。

偶像劇男演員轉型之難,在於沒有合適的劇可拍,稍有差池便會被打上「畫風違和」的標籤。如果胡歌不是遇到了《偽裝者》《琅琊榜》,也不會有如今被認可的「演技派」的形象。

不過即使不是長輩,憑藉偶像劇打天下的他們也無法在短期內和同年齡層的男演員一樣,拍都市情感劇,比如《我的前半生》里靳東和雷佳音的角色,以及《都挺好》里蘇家的兩個兒子。

如果換做是鍾漢良演蘇明成,誰會在意他敗家、媽寶呢,大家只會覺得這樣一個人物配得上母親對他的偏愛。

偶像劇男主角所需的外形是他們走紅的資本,卻也是轉型時的掣肘。

2

偶像劇出身的中年男演員群體的另一危機,便在於他們準備不足。

機會,只留給做好準備的人。

「是胡不是霍」里的霍建華,是典型的演技撐不起大劇的代表。去年的《如懿傳》本是他轉型的絕佳時機,但在《仙劍奇俠傳3》《花千骨》等偶像劇里剛好適配的演技,讓他在周迅和扮演了同一角色的聶遠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他們在多年的偶像劇訓練下,表演風格和拍戲思維已經固定,演技上的突破對他們而言比年輕演員更難。而演技是一門技能,不進則退,當機會來臨,他們很難把握住。

從台灣偶像劇里走紅的那批小生,本來有比內地演員更好的轉型機會和更長的轉型時間,他們至少在人氣上更高,國民度更廣,只是沒能在正好的年紀為自己找好以後的路,而是將最好的時光消磨在偶像劇里。

當年F4如日中天的時候,言承旭有大把的機會和時間一點點的磨練自己,即使台灣偶像劇沒落了,他也仍然可以在十年前甚至七八年前開始為自己謀後路。

但他和明道、賀軍翔、鄭元暢等人一樣,都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即使北上來到內地,也依然在偶像劇市場練兵。

與此同時,內地新的偶像劇小生崛起,他們更年輕,顏值不亞於前輩,開始瓜分由「明道們」佔領的天下。

偶像劇永遠只需要新鮮多汁的年輕面孔。

一個被定型的霸總演員或許能吃幾年紅利,但是他一定要思考自己人到中年之後該何去何從。再加上視頻平台崛起,傳統偶像劇開始產生變革,有了新的名字:甜寵劇。甚至在職場劇、青春劇等其他類型作品中,也經常會出現偶像劇橋段,偶像劇男主不再是無可替代的大明星角色,而是成了一個隨取隨用的功能型符號。

被捧出的新人層出不窮,人們也漸漸不在意誰是偶像劇男主,因為大家有太多牆頭可以追逐。

「明道們」的悲哀是年華不再,更是這個世道已經不需要他們了。

3

面對這場中年危機,他們所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

鍾漢良或許從未想過要轉型,或者說他對事業的危機感並不強烈,因為在40歲的時候,他出演了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古裝劇《天涯明月刀》,以及網文IP改編作品《何以笙簫默》,2016年,在他42歲的時候,出演了《孤芳不自賞》。

《何以笙簫默》將鍾漢良的價值再度提升,彼時沒有人介意他已步入中年,正如吳奇隆40歲出演《步步驚心》時那樣,他們保養十分得當,足以讓人忽視年齡。但《孤芳不自賞》的播出終結了觀眾的這場幻夢。

摳圖、磨皮之後,《孤芳不自賞》口碑跌入谷底,鍾漢良作為男主被貼上「不敬業」的標籤,而過度的濾鏡也讓觀眾對他的顏值產生了懷疑。

這之後,《一路繁花相送》收視、口碑雙撲街,或許鍾漢良都沒有想到,自己的事業竟然會就此一落千丈,他還沒有做好準備,就「涼」了。

在偶像劇市場不再得志的鐘漢良這幾年拍戲量大減,僅有的兩部「存貨」都是電影,一部是特別主演的《解放·終局營救》,一部是單元電影《寵愛》,戲份都不多,讓他發揮的空間不大。

在浪費了許多時間和大好機會後,這群中年偶像劇男演員再想亡羊補牢,可能為時已晚。

這兩年古裝劇退位,現實主義題材登場,這些劇集需要的男主角是靳東、王凱這樣的形象,配角則是倪大紅、劉奕君等戲骨,觀眾看的除了劇情本身還有演員們的演技,而港台偶像劇藝人的港台腔不但會令觀眾「齣戲」,形象和演技也與劇情不符。

不過即使放到相應題材的台劇中,《我們與惡的距離》也不需要一個偶像劇形象的男主。

屬於偶像劇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能在十幾年裡始終維持住熱度的,始終鳳毛麟角,明道們無戲可拍有自身原因,也有時局作祟。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其實他們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