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演類綜藝到反哺行業, 「演員就位」需幾步

隨著近年來影視行業被大眾密切關注,一檔關於表演的真人秀在剛過去的周末引發網路熱議。許多話題中,「導演」二字被頻頻提及,而這恰是新節目的個中堂奧。

由騰訊視頻打造的原創節目《演員請就位》於10月11日開播。區別於過往的競演類綜藝,新節目雖亮出演員之名,但真正的核心是作為「審視者」的導演。跟隨導演視角,每一個角色的「前世今生」被一一解析,影視行業中最為顯性的一環——表演在節目中被梳理、被探討。

而作為中國首檔導演選角真人秀,節目的信念顯然不止於此。當陳凱歌導演坦承,自己想帶給演員們可以「一輩子受用」的東西,行業人士可以從中閱讀出《演員請就位》隱藏的分階段目標。

「就位」的第一層當然在於節目本身,導演們如何在限定時間內將演員調教成具體片段的角色;第二層的「就位」以戲路和題材來分,古裝的、現代的、嚴肅題材、青春題材、刑偵劇、家庭劇……面對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演員該怎樣調整自己的表演方式;第三層「就位」或可理解為「蝴蝶效應」,由導演到演員、從節目內到節目外,伴隨影視工業鏈層層漣漪盪開,直到影響乃至「反哺」整個行業。

差異化陣容的選擇,指向了多元化的中國影視

無論別人怎麼想,電影對我而言是門導演的藝術,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有再好的演奏家,有再好的樂手,他們也需要一個指揮——李少紅。

行業中實際決定演員命運的,既不是人氣也不是觀眾,而是導演——節目監製、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

10月11日上線的《演員請就位》便在如是理念下將導演這一幕後「主角」推向前台。大幕揭開,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亮相,其從業經歷、擅長類型、審美偏好、作品風格、市場反響等各有所長。

陳凱歌是第五代導演代表性人物,專攻大銀幕;李少紅是中國女性題材作品的旗幟性人物,電視劇和電影領域均長袖善舞;趙薇屬於演而優則導的典型,並曾開啟了青春類型片的潮流;郭敬明則是從文學跨界而來的導演,他既擁有許多網生代粉絲,也始終伴隨爭議。

四大導演的背後,分別指向了中國影視行業的多元風格,而他們之間亦是前輩與新人、藝術性與商業性的直接交流、碰撞。差異化的陣容,既是節目的看點,也是起點:為不同階段的演員、不同風格的作品找到塑造合適、合格的角色。

再將目光轉向演員的陣容。50名演員按戲齡分批亮相,既有零年戲齡的毛曉慧,也有在演藝圈打拚多年的明道、炎亞綸;既有年少時便與名導合作的于小彤,也有多年來在各類作品裡憑「路人甲乙丙」為觀眾認知的段博文;既有郭俊辰、周奇這類剛剛演過大熱劇集的新人,也有陳瑤、陳小紜等雖有一定大眾認知度卻始終不溫不火的演員;而楊迪、沈夢辰等則是帶著光環從其他領域跨界前來。

這類複雜的演員構成,何嘗不是國內演員現狀參差不齊的一個縮影。因此,無論這50名演員來到節目的初始狀態、作品履歷為何,也無論他們各自選擇進入哪個導演組,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著國內演員行業的部分生態,透出演員的已知與未知。以李濱為例,18年前,他就是王小帥作品《十七歲的單車》里的小堅。第一部戲即是揚名柏林的佳作,可往後18年,他說自己的演員之路反而越走越迷惘。

當演員門檻正變得越發寬廣,《演員請就位》召集這50名對好作品、對更好的自己有內心渴望的演員,正是在恰當的時機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現自己實力、接觸好導演、接受專業調教的被雕琢的機會。

至於導演們會如何雕琢這些演員?尊重行業的規律,也尊重它的多元化,可能是合適的答案。四位導演就同一段表演、演員細節的處理展開的觀點交鋒,在節目上線後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比如包文婧在《天下無賊》中最後拿起手錶、打電話的細節處理,得到了李少紅和趙薇的肯定,而陳凱歌認為目光的停留就足以傳遞情緒,郭敬明表示在得知丈夫去世後「我和寶寶等你回來」的台詞很不真實。「不好意思我想法跟你完全相反」是節目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也是導演們不同創作理念、性別視角的真實展現。

節目組希望,四位導演作為中國本土化導演的代表,能站在更廣闊的視野去提供多元化的解決方案,並引導和激發不同演員的認知和潛能。只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演員請就位》的初衷:免談履歷、讓演技就位,免談流量、讓專業就位,免談顏值、讓角色就位。三個「免談」背後,是讓實力這一行業本該唯一存在的通行證重回片場焦點。

值得注意的還有沙溢這個角色設置,他以「演員工會會長」身份出現,既承擔客串主持的任務,實際也是導演與演員間的某種橋樑。放眼世界,演員工會是影視工業化程度較高水準的指征之一。後續節目中,沙溢的工會會長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他將如何「為演員發聲」,或能對行業產生一定啟示。

拆解片場的運作流程,以專業視角帶領觀眾看門道

進入場景,才能理解演技;知曉流程,才能更懂演技。前半部分適用於演員,後半部分更適用於觀眾。

在《演員請就位》中,除了常見的電視演播廳,舞台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影視實景棚,那裡便是演員們表演的戰場。製片人提到,「在這個空間裡面我們每一場錄製都要準備六到八個1:1大小的實景搭建的置景車台,通過華容道實現運作,這樣能夠保證我們在有限時間和空間裡面實現置景的切換。」

這是在過往同類型節目的影視化演繹中未曾有過的配置,也激活了這個舞台上真正的影視化空間。

從道具到置景,從拍攝到製作,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電影標準籌備。高保真實景搭建的拍攝空間,大到整體舞美,小到服化道細節,都能看到節目投入的成本與心思,在最小的地方濃縮了最真實、也最有質感的場景。

同時,聚焦於幕後真實的《演員請就位》,也首次呈現了影視作品從前期拍攝到後期成品的完整工業製作鏈條,從演員表演、腳本設計、鏡頭燈光調度,到包括擬音在內的每一個場景,幾乎都是真實的再現。

四位導演為了保證製作效果,也調用了自己的製作資源來支持拍攝。陳凱歌邀請電影《一步之遙》和《梅蘭芳》的攝影指導李強;李少紅請來電影《無間道》和《阿飛正傳》的燈光指導黃志明;為趙薇助陣進行劇本創作的,是電影《邪不壓正》的編劇,同時也是《兩隻老虎》的導演李非;而郭敬明乾脆直接將節目製作的片場搬到了自己的電影拍攝現場。

在近乎真實的「片場」,演員的演技「原生態」呈現。搭檔《破冰行動》的片段,當年的偶像劇王子明道雖眼神凌厲,但台詞始終與刑偵劇格格不入;陳若軒曾參演刑偵類型劇,但陳凱歌認為,他在這次表演中,沒有體現出角色間的人物關係,「我沒有感受到對面是你的父親」。

在近乎真實的「片場」,各個工種、流程對於演員表演的加持,也同樣功不可沒。今年春節檔憑《新喜劇之王》里的如夢為觀眾認識的鄂靖文這一次嘗試《無名之輩》中的馬嘉旗一角。那是個極具難度的角色,全部依賴面部表演。從初始的嘲諷、憤怒,到崩潰、爆發,再到心理防線卸除後的瞬間柔軟,原片里,任素汐為這一角色定下了高標準。鄂靖文挑戰這一段時,導演趙薇、台詞老師李智偉、表演老師吳楚等都是觀眾在熒屏前看不見的幕後推手。

也許有些顯見的提升只在那特定情境的某時某刻,但第一期播出後,觀眾對整季結束時演員的自我更新乃至重置,拭目以待。

除了演員是顯見的等待「就位」的主體,屏幕外的觀眾也是潛在的「就位者」。

一直以來,影視行業都持續暴露在大眾的密集關注下。尤其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影評人」。但如何品鑒影視作品,怎樣看熱鬧更看門道,《演員請就位》也給大眾提供了上升渠道,節目中各個片段的塑造過程,其實向觀眾展示了導演思維。

為什麼選擇這名演員飾演這個角色?拍攝過程中的實際操作邏輯是什麼?導演如何給演員講戲?燈光、道具、布景、鏡頭掌控等等因素會對最終呈現產生怎樣的影響?類似問題都隨著事無巨細地還原片場,讓觀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系統性地對一部作品的優缺點有所認知。

「節目會讓觀眾真實地看到整個影視行業整個工種怎麼配合。為了台上的幾分幾秒,所有工種、演員、導演是怎麼付出努力,最後得出來觀眾看到的那一個瞬間,我想這就是這個節目和整個影視行業的魅力。」如同《演員請就位》節目監製邱越所言,觀眾的種種疑問以及影視行業的不易與魅力,都是該節目希望呈現的內容。

如果節目能慢慢成就一批更懂行的觀眾、更具有專業鑒賞力的觀眾,而這些觀眾再通過口碑與市場選擇,以另一種方式促使影視行業不斷完善,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