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的奧妙只有廣東人知道,粵語歌壇能否崛起...

70,80年代,香港歌壇輝煌至極,兩廣地區街上可謂百花齊放,從歌神張學友,到天后王菲,從一首惡狼傳說,到下一站天后,可能單靠著歌名兩廣以外的小夥伴不知道這是什麼歌。

可若是聽到高潮部分,「我會像頭餓狼豈可抱著眠,假使走進玩玩它,兇相便呈現。」 那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 「see me fly, I am singing in the sky.」 哪怕不會粵語,聽到這一段旋律,也不知道這不是一首英文歌,而是一首粵語歌。

說到香港樂壇就不得不說香港四大天王,在歌唱方面以張學友為首,一首首經典的影視歌曲,鞏固了四大天王的地位,劉德華的《17歲》述說了自己的一路經歷,那熟悉的旋律也是深刻在很多人的心中。

「十七歲那日不要臉,參加了挑戰。「 往往唱出前面一句,心裡便有了下一句,自然地湧現出來。

黎明的夏日傾情也是特屬於那個時代的,甜甜的歌送給甜甜的ta,「I love you,你可會聽到嗎,你可會抱著我,秒秒等待遙遠仲夏。」


而舞王郭富城的《Para Para Sakura》青春的旋律配上舞動的身體,也成為了經典,以至於到現在許多電影片段都用來做出場音樂。

而一代歌神張學友的名歌曲就更不用多說了,可能許多年前的小夥伴都認為他是因為蒼蠅哥的表情包而出名的,而不知道他一首淡然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一首連星爺都特地在電影裡面致敬的《李香蘭》早已經傳遍了整個亞洲。

那個年代粵語歌壇不僅產生了很多動人的歌曲,還給當時的人們表達了各自的感情,從前車馬很慢,沒有先進的手機,也沒有大屏彩電,可透過收音機,聽著一首首歌曲,總能找到精神寄託。

緊隨著天王天后的步伐,在90年代,陳奕迅,林峰鄧紫棋等等年輕一代的樂壇新人逐漸登上大舞台,而在兩廣地區最受歡迎的無疑就是陳奕迅。

一首《十年》紅遍全國,「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唱出了多少年輕人的心聲,而這首歌同樣是有粵語的版本,而陳奕迅迎合了大眾口味,許多歌曲都有粵語和國語的兩個版本。

《十年》和《明年今日》,《好久不見》和《不如不見》他們看似是分開的又卻是相互聯繫的,這正是陳奕迅最獨特之處。

而時至今日很多人都說只有陳奕迅堅守在香港樂壇,先前的日出日落演唱會也是帶給了粉絲心靈的撫慰。


《是但求其愛》一語多關,將粵語的文化運用到極致,不同角度不同心情,從歌曲里聽懂的也大不一樣。

在《我們萬歲》里唱出了細水流長,你白髮我陪伴的場景,」情人游天地,日月換行李,如果失憶我渴望再多一次認識你,與你說些無聊事挽手幾千里。」,粵語唱出的細膩,生活化,往往能夠讓人身處其中,並帶著自己的思緒思考。

或許這是音樂的魅力,而所以的音樂總是能夠激蕩人心,而粵語歌曲更不應被埋沒,而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