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放映員講述青島電影往事 感慨電影技術日新月異

□文/圖 半島記者 肖玲玲

43載,放映電影約6450部,放映電影場次約38700場,放映膠片總長度約116100000米……今年69歲的王義軍,從17歲參軍進入艦隊文化部,就開始了他與膠片電影的不解之緣,「膠片電影從興盛到衰落,我都經歷了。」在膠片電影退出舞台的今天,他也走進現代化的電影院,看看「科技感、數字化十足」的精彩影片,想想那些年他工作過的紅星電影院,他坦言和現在沒法比了。當時電影院的座椅、屏幕、環境等硬體簡陋,放映的影片也非常少,而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放電影相當於送精神食糧

「我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接觸的就是電影。」9月23日,在市南區湖北路17號青島電影博物館,今年69歲的王義軍娓娓道出他與電影的不解之緣。

1968年3月,17歲的王義軍參軍從新兵連「畢業」後就去了艦隊文化部門,從事電影放映工作,那時的電影是膠片電影。放映電影,聽起來就跟打開電視一樣簡單,但真要掌握這門技術,卻並不簡單,在部隊里他還參加了四次大的電影培訓班,王義軍坦言,剛開始學習真有點難,擴音機、電子管等都得學。「得有點文化基礎,不然連擴音機放大倍數都不懂。」他告訴記者,電影膠片有化學的知識,電影機有物理學的知識。雖然學得辛苦,但當親自開始操作放映機時,就深深愛上了這份工作。

王義軍是在廣州當的兵,作為電影放映員,他經常下部隊放電影,「當時只要是有部隊的地方我幾乎都去過了。」其中,還包括駐紮在海島上的一些部隊,當時部隊沒什麼文化活動,放電影就相當於送去精神食糧,那時候一年最起碼得放300場電影。

放映3班倒,24小時不休

王義軍在1974年轉業回到青島,在紅星電影院從事電影放映工作,一直到60歲退休。在紅星電影院放電影,可以說是王義軍最輝煌的經歷,紅星電影院是當時青島最大的電影院。不管是放映場次、觀眾人次,還是票房收入,都是最高的。

「那場面現在都想像不到,很難買到票。當時沒啥文化娛樂活動,就看個電影。尤其是上世紀70、80年代,排長隊買票也不一定能買上。所以,作為電影院的放映人,身邊的人沾了不少光,很多談戀愛找對象的都找我留個票。」王義軍告訴記者,紅星電影院總共1102個座位,每天人都爆滿。他開始到電影院工作時是兩班倒,從1983年開始,便有了通宵電影,3班倒24小時不休。不論是白天場還是夜間場,人都是滿滿的。「當時我們那裡片子新,機器好,畫面和聲音都好,再加上銀幕大,空間也大。所以很多人寧願半夜來看夜場,也不到其他地方看白天場。我們的放映機最先進,都是從美國買回來的。不光如此,很多片子也都是英文的,很多大學生喜歡聽原聲的,我們就會有大學生專場。」王義軍自豪地說。

一部電影11家影院串片演

為什麼說紅星電影院的片子新呢?這就不能不提一下「跑片」這件事。「在城市的一條馬路上,影院跑片員駕駛著摩托車,冒著茫茫的夜雨,往來於各電影院之間……」這是一部由葛優主演的老電影《馬路騎士》里的場景,它可以說記錄了電影跑片員的真實生活。「跑片,是膠片電影時代一個特殊的現象。」王義軍告訴記者。

當時播放電影都用膠片,一部電影一套片子,又厚又重的要十多卷,一般是幾家影院合著用一套。每本能放映10分鐘,每家電影院都有跑片員負責取送膠片。若遇上幾家影院上映同一部電影,就必須前後錯開時間,輪換著演,這叫串片演。

讓王義軍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串片演是李連杰演的電影《少林寺》,「當時是全市一塊演,11家電影院,跑一個片。」當時每家電影院有2輛摩托車,跑片專用,基本上按照第一家8點開演,第二家8點半開演,第三家9點開演……這樣串片演,片子新舊程度不一,影像和聲音效果當然也不一樣,而紅星總是能放映第一遍、最新的片子。

親眼見證膠片電影的衰落

時代在前進,往往也伴隨著某些事物的沒落。2000年前後,電視的普及、電影頻道的出現,膠片電影開始滑坡,沒辦法,他們就把大電影院分割成4個小電影院。「大約10年時間,電影行業就半死不活了。當時內心很不好過。」王義軍感慨道。

「我幹了一輩子電影,這輩子就是電影了。」王義軍告訴記者,其實,很多放映員半途改行了,「要知道,當初我在電影學院培訓時,可是學了十多門功課。」雖然對膠片電影的沒落心裡非常失落,但王義軍的態度是很坦然的,因為早在他學習電影期間,就不停地經歷淘汰、更新、淘汰、更新……

而在從事膠片電影放映工作的43年間,他放映電影約6450部,放映電影場次約38700場,放映膠片總長度約116100000米……2016年,王義軍機緣巧合下來到青島電影博物館,在讓一台上世紀40年代德國產的老放映機成功放出膠片電影后,被博物館返聘為技術人員,維護老放映機,同時,向市民、遊客展示放映膠片電影。

欣慰於電影的重新繁榮

雖然市面上再也看不到膠片電影,但王義軍的電影情結不斷,他時刻關注著電影行業的一舉一動,並時不時地找時間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現在的電影院可舒適極了,座椅寬敞,而且是呈階梯狀分布,前後不會擋人。而影院里常年開著空調,冬暖夏涼。「以前冬天看電影得裹著棉衣,還得帶件衣服蓋著腿;夏天熱得汗流浹背,還有蚊子咬……」

當然讓王義軍欣慰的,還有電影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前咱國產影片在拍攝上沒太多技術含量。特效特技更是少之又少。」王義軍感慨道,現在影院里銀幕大,影片卻非常清晰,一點顆粒感都沒有,「以前坐在影院里太偏的位置,看到的影片都有點變形,現在坐哪兒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這還不是最讓王義軍震撼的。「東方影都還有科技感十足的攝影棚!」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衡量電影工業成熟度的重要類型。因為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需要一套跨度極大的製作流程支持。在青島東方影都,40座白色影棚整齊排列。就是在這裡,誕生了包括《流浪地球》《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等一系列熱門影片……這是讓王義軍最為震撼的。「膠片電影時代,我們的大片都是從外國引進來的。」如今,我們不光能自己拍大片,還吸引了外國影人來青島用我們的攝影棚拍影片。王義軍說,祖國的強大、科技的進步,讓電影行業重新繁榮起來,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