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特工」系列:原來電視劇《偽裝者》里明樓的原型是他

序言

記得很多年前在看《偽裝者》時,就被靳東扮演的明樓一角深深震驚,一個人竟然能同時擁有「軍統」、組織地下黨員、「偽政府」高官等多重身份。不僅如此,明樓還在劇中完美切換和利用著自己的各種身份,或暗殺「偽政權」和日軍高官,或破壞日軍行動等等,看得觀眾老爺們大呼過癮。當然,麻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不過麻花在過癮的同時,也不禁懷疑起像明樓這樣擁有多重身份的特工,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心到底是向著哪邊的?電視劇的結局給了麻花答案,但與此同時也給麻花帶來了新的疑惑,那就是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電視劇《偽裝者》中靳東飾演的明樓

帶著這個問題,麻花進行了大量的史料查找,最後還真被麻花給找到了答案,歷史上不僅有這樣的人物,而且比明樓還誇張,這個人竟然擁有五重身份,他不僅在「軍統」「中統」有身份、在「偽政府」中他也是高官、在日本特務機構「岩井公館」有職務、甚至在上海黑幫「清洪幫」中他都有身份、不過他真正的身份卻是組織地下黨員。

這樣多重的身份,雖然在情報獲取方面給他提供了許多便利,但也讓他在抗戰結束後背負了不少的罵名,國民黨甚至一度要以漢奸罪名起訴他。麻花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這位擁有五重身份的傳奇特工的一生吧。

袁殊

文化鬥士

1911年3月29日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一戶沒落的官宦人家中傳出了一聲嘹亮的啼哭聲,一個新生命就這樣誕生了,家人給他取名袁學易。8歲時,袁學易跟著母親來到上海投靠袁曉嵐。

就這樣跟著父親生活了4年後,由於生活不易,袁學易被父親送到了一家印刷廠做排字工,不過他父親並沒有因此放棄對袁學易的培養,袁曉嵐後來還是托朋友的關係將袁學易送進了上海立達學院,半工半讀。

這段時期,袁學易不僅是工人,還是一個學生,因此他接觸到了許多新思潮,在這些新思潮的影響下,他參加了之後的五卅運動,跟著工人們罷工,跟著學生們罷課,還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袁殊,似乎預示著自己將會成為一個比較特殊的人。

五卅運動

1927年,北伐戰爭打響,16歲的袁殊義無反顧加入到了北伐的隊伍中,在革命軍第6軍第18師中擔任政治部連指導員,是當時最年輕的軍官之一。看到兒子出息,袁曉嵐還找到老友胡抱一,希望可以通過他的關係,讓袁殊加入國民黨。

不過這個關係並沒有幫助袁殊逃過「四·一二」的那場巨變,為此袁殊加入到了當時盛極一時「無政府主義」文藝團體 「狂飆運動」社。這個團體是由當時一些思想比較進步的青年組成,他們通過藝術的形式與現實黑暗勢力作鬥爭,除發行周刊和叢書外,還成立了演劇部,參演過多不話劇。

哼哼

袁殊在這些話劇中擔任過許多角色,這段演員的生涯為其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特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28年,迫於形勢,袁殊赴日留學,先後在早稻田大學和日本大學攻讀新聞學與東洋史。

在這段時期,袁殊閱讀了大量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逐漸從一名「無政府主義者」轉變為了共產主義者。回國後,袁殊繼續在文藝界奮鬥,1931年3月,袁殊拿著他妻子從娘家借來的500元創辦了《文藝新聞》周刊,以客觀公正的立場介紹中外文化動態,刊登各國的進步文學作品,還專門報道鼓舞民眾參加東北抗日愛國運動。

期間,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了先進作家李偉森、柔石等人,並對此事進行了嚴密封鎖,外界對此可以說一無所知,袁殊不顧個人安危,與組織密切配合,將這個消息通過諸多報紙和周刊向外界進行了傳遞,魯迅和矛盾這樣的文化界大咖都曾對袁殊的機智和膽略表示讚賞。

1931年10月,在潘漢年的推薦下,袁殊光榮地加入了組織,並在潘漢年的領導下從事情報工作。組織給袁殊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打入國民黨高層,做一個「白皮紅心蘿蔔」的情報人員。從此,袁殊從進步文化圈子中銷聲匿跡,開始了他充滿傳奇的特工生涯。

潘漢年

從零開始到最後擁有五重身份

這個時候的袁殊可以說還是一個「小白」,對情報工作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頭緒,不過好在他天資聰慧,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而且做得比一些「老前輩」都好,潘漢年對此大感欣慰,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

隨著對情報工作越來越熟悉,袁殊開始了他的任務,他經過一番梳理後,發現自己表哥賈伯濤是一個突破口,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的賈伯濤曾任黃埔同學會會長,又先後在湖北、上海警備司令部任職,重要的是他和時任上海社會局局長、「中統」頭子吳醒亞是好朋友。

袁殊找到自己表哥,表示自己厭倦了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日子,希望賈伯濤可以幫自己謀一份差事。賈伯濤一聽,這是好事啊,於是答應了下來,並找到了吳醒亞。吳醒亞考慮到賈伯濤在老蔣那可是紅人,而且袁殊在上海也是有一定名氣的人物,完全可以利用袁殊調和一下上海各界之間的關係,於是痛快答應了這件事。

吳醒亞

吳醒亞將袁殊安排到了自己秘密組建的「干社」中擔任情報股股長,這個職務不可謂不高,要知道當時「干社」行動股股長就是後來「76號」這個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的特務頭子李士群。成功潛伏後,在潘漢年的安排下,袁殊很快就為吳醒亞立下了「大功」。

吳醒亞一高興,答應袁殊將其安排到「新聲通訊社」擔任新聞記者,這當然是袁殊的又一行動,他希望通過這個身份,接觸到更多更有頭面的人,從而更好的獲取情報。

果不其然,很快袁殊就通過這個身份結識到了身為日本外務省情報人員岩井英一,這當然是袁殊故意接近的結果,一番接觸後,岩井英一對袁殊的身份也很是看重,二人「一拍即合」,只是岩井英一沒想到的是,袁殊此舉是經過組織地下黨負責人批准的。

至此,袁殊已經擁有了兩重身份。但在1935年的時候,因為「怪西人」案件,一名第三國際的西方特工約瑟夫·華爾頓被「軍統」特務抓獲,雖然這個人沒有透露什麼,但「軍統」的特務還是通過蛛絲馬跡最後發現了袁殊在組織的身份,將袁殊抓了起來。

不過由於負責袁殊這個案子的人是戴笠的手下王新衡,這個王新衡本來就和袁殊很熟,再得知袁殊有組織的身份後覺得可以策反袁殊替「軍統」潛伏在組織內部為其效力,不過袁殊此時並沒有答應。

戴老闆

由於當時國共合作的大背景,「軍統」特務拿袁殊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處理辦法,只能以「宣傳與三民主義不兼容思想」的「思想文化罪」論處,判處了袁殊2年零9個月的有期徒刑。最後在各方想方設法的營救下,於第二年春天就提前走出了監獄。

袁殊的雙重身份確實在這個關鍵時候為他提供許多便利,不僅組織想方設法營救他,就連「中統」頭子吳醒亞都想盡辦法營救,不過想想「中統」和「軍統」的不和,也就釋然了。

出獄後,袁殊又去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歷史系留學一年,期間他與岩井英一依舊保持著聯繫,還拿著日本情報機構的特殊津貼,這對日本情報機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抗戰全面爆發後,袁殊為了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取情報,他又故意接近身為上海「青洪幫」頭目的杭石武,和杭石武結為了異性兄弟,再通過杭石武,袁殊又和幫會首領杜月笙建立起了友誼,最後為了多一層保護色,袁殊乾脆直接加入了「青洪幫」,成為了可以和杜月笙、黃金榮這等大佬平起平坐的「通」字輩成員。

杜月笙

由於抗戰的需要,「軍統」的戴老闆此刻也急需要一個熟悉日本問題的人,他想到了袁殊,而這個時候和戴老闆相熟的杜月笙也給他推薦了袁殊。袁殊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就找到潘漢年進行了彙報,潘漢年告訴袁殊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答應戴笠的全部要求。

就這樣,袁殊不僅擁有了「青洪幫」這第三個身份,還成功打入了「軍統」這個國民黨著名的情報機構,成為「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主要成員,後又因「功」被提拔為了情報組組長。

這還沒有結束,組織為了獲取「偽政府」的情報,還要求袁殊充當「漢奸」,參與出面組織「興亞建國同盟」,打入汪偽政府,秘密組建新的情報據點。這樣做既可以讓日本人放心,還可獲取「偽政府」情報,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袁殊要求日本人每月給他20萬軍票中的相當一部分,這錢最後自然都成為了上海地下黨的活動經費,真可謂是一箭三雕的好計謀,袁殊擁有了第四個身份。

1938年4月,日本在上海建立了一個最大的公開的特務機構「岩井公館」,聽名字就知道這個機構由岩井英一負責,主要職責自然也就是獲取關於中國守軍的情報,而岩井英一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袁殊,袁殊得到潘漢年的批准後擁有了最後一個身份。

當然,日本人一開始並沒有完全信任袁殊,甚至暗中派人監視他,作為一個出色的特工,這一點袁殊自然是能夠看出來的,為此他沒事就去吃喝玩樂、過紙醉金迷的生活,給岩井英一製造出登徒浪子的印象,最終打消了日本人疑慮。

「紅色特工」

隱蔽戰線的貢獻

擁有五重身份後,袁殊開始通過自己的多重身份不斷將有關日軍和「偽政府」的情報傳遞到延安。當然,當時本著聯合抗日的原則,這些情報袁殊也給了「軍統」和「中統」一份。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情報就是關於「慕尼黑陰謀」了。

關於「慕尼黑陰謀」這裡麻花就不詳細展開了,簡單說下就是在英法等列強為了轉移德國的目標,將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割給德國,讓德國去進攻蘇聯;同時為了維護在他們在遠東的利益,準備犧牲我們中國的利益,同時對我們中國革命力量進行打壓的一個陰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袁殊在獲得這個情報的第一時間就將情報傳遞給了組織,隨後這個陰謀被公之於眾,蘇聯在獲悉後提前了24小時布防,使德軍準備以閃電戰打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的企圖破產,為此蘇聯紅軍還特意致電組織表示了感謝。

「慕尼黑陰謀」

當然,袁殊在隱蔽戰線的貢獻遠遠不止於此,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一直苦惱於不知道日本關東軍的動向,導致他不敢將防備關東軍的部隊西移應付德國,這個時候又是袁殊將日軍要南下與英美開戰的情報傳遞了出去,讓斯大林得以大著膽子和德軍死磕,這個情報甚至受到了偉人的親自表揚,在給袁殊的回電中寫了五個大大的「好」字。

國內抗戰方面,袁殊的貢獻同樣巨大,淞滬抗戰期間,是他親自化裝成日本學生進入日軍陣地進行軍事偵察,將這份極為重要的軍事情報傳遞給了中國守軍;日軍在蘇南清鄉時,又是袁殊將日軍的兵力部署以及行動方案等情報傳遞到了延安,才使得粟裕將軍能率部迅速跳出了日偽合圍的「籬笆牆」。

本來袁殊還策划了刺殺日偽大漢奸李士群,但由於「軍統」四大天王之一的王天木叛變,最終讓李士群逃過了一劫,不過袁殊還是以「軍統」少將的身份策划了不少暗殺日軍和日偽高官以及策劃炸毀日本在虹口的海軍軍火倉庫等壯舉,得到了戴笠的嘉獎。

王天木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陽光下

這句話正是出自電視劇《偽裝者》明樓一角,這句話很好說明了諸如袁殊等隱蔽戰線工作者的心聲,他們在黑暗中潛伏,只為給中國的未來帶來一線光明。其中有人見到了光明的到來,而有的則犧牲在了前進的道路上,甚至不少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抗戰勝利後,袁殊繼續潛伏在國民黨反動派里,被任命為忠義救國軍新制別動隊第5縱隊指揮和軍統直屬第3站站長,同時領授中將軍銜。可以說袁殊此時在國軍中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組織地下黨員這個最重要的一個身份。

1946年,由於工作期間不慎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袁殊奉命立即撤離,臨走前,他清理了「岩井公館」所屬財產,將價值近千萬的各種財產划到了組織名下,還有「偽軍」留下的諸多武器、裝備,也被他第一時間轉移到了蘇北解放區。

全國解放戰爭

10月7日,袁殊回到組織的懷抱,改名為「曾達齋」,擔任華東局聯絡部第一工作委員會主任,負責國統區寧滬一帶的策反工作,結束長達14年「紅色特工」的傳奇生涯。解放戰爭期間,袁殊先後在蘇北、膠東、大連從事內勤工作,地位遠不如在國民黨的時候,但他沒有任何怨言,而且臉上的笑容比起那個時候,明顯多了許多。

1955年,袁殊受到「潘漢年案」牽連,被判刑入獄,1982年8月2日隨著潘漢年被平反,袁殊也在8月29日得以平反,確認了袁殊1931 年參加革命工作的事實,恢復了袁殊的組織身份。

1987年11月26日,袁殊病逝於北京,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享年76歲。

晚年的袁殊

結語

雖然袁殊在晚年遭遇不公待遇,但他始終相信組織,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切冤假錯案,在組織和中國人民實事求是的精神照耀下,他會被平反的,而組織和人民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在他有生之年為他平反,並恢復了他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