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然紀錄片,所有人都會想到BBC這個王者選手。
BBC出品的自然紀錄片,在技術和藝術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畫面美輪美奐,音樂恰到好處,拍攝人員也相當敬業,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視覺盛宴。
《地球脈動》《藍色星球》《荒野間諜》《地球的力量》等等等等。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拍不出的。
特別是《地球脈動》第二季,豆瓣評分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9.9。
神作無疑。
而在國內,我們很少能看到這樣高口碑的自然紀錄片。
直到它的出現——
蔚藍之境。
為什麼中國拍攝自然的紀錄片這麼少?
一是需要設備和技術。
很多小昆蟲植物的微觀鏡頭,不是在自然條件下就能拍攝出來的。
有時候需要攝影棚里模擬自然環境生態,再通過影像技術合成。
而且不同的自然環境,就需要相應的設備和技術。
再來是耗時耗力,還燒錢。
自然紀錄片的拍攝時間,動不動就是以年為單位。
即便是一小段荒郊野外的片段,都可能需要多個拍攝人員蹲守超過一年,甚至更久。
2006年,第一季的《地球脈動》,當年足足出動了71名攝影師,耗費2000天,去了62個國家,204個地區,光投資就花了800萬英鎊。
再拍第二季,已經是十年後了。
《地球脈動》第二季耗費2089天,用了42名攝影師,去了40個國家117個不同地區完成拍攝。
攝影團隊每天凌晨三點起床,一拍就是八九個小時,大到雪豹小到螞蟻,都要精心布置拍攝。
當時為了拍攝金雕捕食這幾秒的鏡頭,攝影師足足在冰天雪地里,等了幾百個小時。
為了拍攝飛翔的蝗蟲群,攝製組追了半個馬達加斯加。
每天坐車、坐船、坐直升飛機……追蟲子。
經歷了一路的腹瀉、顛簸,終於發現了蝗蟲群。
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如此壯觀的畫面。
所以在《蔚藍之境》剛開始播出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央視引進了BBC的紀錄片。
另一個原因是央視太過低調,幾乎沒有任何宣傳。
首播時間還挑在了大年三十晚,這個時間,大家都在看春晚呢。
敢直剛春晚,還是因為有料——
這次是真真正正的「中國智造」。
中國紀錄片團隊首次以自然紀錄片的方式拍攝海洋故事。
也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內容最為全面的海洋拍攝行動。
為了能夠更全面的展示國內海域,攝製組奔波4年,拍攝了約120個物種。
本片的聲音都是後期擬音或音效製作而成的,所以光後期聲音設計這一部分,起碼花了一年半的時間。
正是因為這群人的付出,讓我們看到了專屬於中國的海洋故事。
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是自然界的光怪陸離,還有弱肉強食的悲涼凄慘。
生命的壯闊和脆弱,自然的神秘和多變,都在一幀幀絕美的畫面中徐徐鋪開。
歡迎來到這片神秘而又充滿活力的蔚藍之境——
從北到南,從海岸到海底,遼闊且多變。
四季更迭,冰封、雪覆、狂風、巨浪,生命所要面對的,是各種考驗的無數輪迴。
渤海遼東灣的冬季,浮冰逐漸覆蓋海面。
對人類而言,海冰是一種困擾,卻給某種新生命提供庇護。
一頭斑海豹,出生僅三天,它還不會游泳,甚至還不能自如爬行。
沒有母親的保護,幼崽將無法存活。
但海豹寶寶只能在媽媽身邊生活一個多月,在此期間,它必須完成換毛、斷奶和下水的成長過程。
然後離開母親,獨自面對生活。
渤海和黃海北部,世界上緯度最低的結冰海域,也是斑海豹在全球最南端的繁殖地。
相比高緯度地區,這裡的浮冰融化得更早,所以留給斑海豹的時間也就更緊迫。
海豹寶寶在吃著吃著奶,突然,「噸」地一聲……
咦,媽媽不見了?
這是個信號。
海冰正在融化,或許小海豹是時候學游泳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海豹寶寶第一次離開浮冰。
渤海這邊,小海豹的成長才剛剛開始。
廣西北部灣的神秘白色精靈悄然登場——
它就是中華白海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它們世代生活在沿海25米以上的淺層水域。
攝製組努力蹲守,光一個早上就拍了500多G的視頻素材,就為了拍出白海豚最好的畫面。
這隻尚未成年的灰色中華白海豚映入眼帘。
它跟隨媽媽來到廣西黨江入海口,與其他家族成員會合。
同時,這隻小崽子要在這片覓食地學習捕獵技能。
北部灣大陸架,擁有厚厚的沉積層,為它們提供穩定的食物。
母親藉助聲吶鎖定目標,快速沖向獵物。小白海豚緊隨其後,有樣學樣。
白海豚們的身體柔韌靈活,更適應在淺水區域生存。
目前,這些「海中大熊貓」,在中國近海僅存數千頭。
除了人類非法獵捕和殺害,在壽命方面,中華白海豚的一生也就三四十年,這是它們數量如此稀少的原因。
蔚藍無垠的深海,各種生命的奇觀處處上演。
浩瀚海洋與淺海灣不同,對於巨型捕食者來說,往往食物難覓。
布氏鯨,海洋中最神秘的訪客。
這頭年輕的布氏鯨,身長達10米,體重約20噸。
這個噸位的體重,自然需要大量的食物。
為了維繫生命,它必須在夜晚追隨食物深潛,白天上浮前行。
只為在春季之前,趕到北部灣。
是否能在海灣迎得期待中的盛宴,誰也無從料定。
春回大地,海面不動聲色。
一次史詩般的洄遊,就在這個季節發生。
抹香鯨,鯨類中的旅行家。
成群結隊的抹香鯨穿梭在海洋中。
極具靈性的它們躍出海面噴出水霧柱,在陽光的折射下構成一道轉瞬即逝的彩虹。
春天時,它們從熱帶出發,遷往高緯度海域,它們中不乏懷孕的雌鯨。
抹香鯨的孕期長達16個月,比整個洄遊的周期還要長,只有跟隨群體才能確保安全。
目的地十分遙遠,保持正確的航向至關重要。
需要時,它們能發出這個星球上最強的動物叫聲。
230分貝的巨響,足以奪走一個人的生命。
叫聲不僅能溝通家族成員,還能通過回聲定位,描繪出一幅海底地圖。
可是,長途的旅行,依然難免有迷途的危機。
一頭懷著身孕的抹香鯨,出現在廣東大亞灣,形單影隻。
它迷路了。
近岸淺海,是巨鯨的「鬼門關」。
這裡遍布的漁網是致命的陷阱,過低的水位隨時會讓它擱淺。
得知這一情況,救援船隻馬上趕到,並在抹香鯨身邊製造聲響,驅使它離開海灣,回歸深海。
好在,營救暫時獲得了效果,雌鯨轉頭向深海游去。
救援船隻在後頭守護著它。
但經過長途洄遊,它過於虛弱,而且孤立無援,人類能做的非常有限。
這裡,成了它一生旅途的終點。
當鯨在海洋中死亡,它的屍體會緩慢沉入海底,並提供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死去的鯨魚如同一座點亮生命之光的深海綠洲,持續為海底生物提供養分。
這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人類賦予這一過程一個詩意的描述——
鯨落。
而這頭誤入大亞灣海域的抹香鯨,最終卻沒能完成「鯨落」的生命儀式。
這座巨大的身軀在人類的打撈下,第一次離開大海,走進城市,如今棲息在惠州的一間展覽館裡,以標本的形式獲得「重生」。
為了紀念這頭把生命中最後三天留在大亞灣的抹香鯨,人們給它取了個名字——
浪花。
據現場目擊者回憶:
第四天死了之後,她的眼睛露出來(水面)。
當時很多攝影記者也拍到了那個畫面:她的眼睛黑乎乎的,無光澤地露在水面上,好像死不瞑目。這個就是她死亡的過程。
一頭懷孕抹香鯨從活著被發現到擱淺死亡,這在全世界也屬罕見。
一般來說,母鯨在生下孩子之後,通常會把小鯨魚托出水面,幫助它呼吸空氣。
所以有人猜測,這頭抹香鯨奮力掙扎在淺海地帶,是為了讓小鯨魚在出生後可以直接呼吸到空氣。
可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今無從知曉。
我們只能接受它再也回不來的事實了。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隻落單的抹香鯨,意外地被海中的漁網纏住,又沒有同伴幫助,長期沒有進食的它,最終無力支撐。
沈曉鳴,是當時一直在現場參與救援和協助的工作人員。
他曾向記者透露。
導致抹香鯨死亡的漁網,有可能是漁民隨手丟下海的。
以前的漁網破了會補一補,現在的漁網成本低,破了就往往隨手扔進海里。
我還在海裡面撿到過游泳衣,當時它掛在一塊珊瑚礁上,被游泳衣蓋住的那一片都白化了。
海洋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危害,相信大家在近些年的新聞里都已經看過不少。
各種觸目驚心。
被塑料勒死的開普軟毛海豹。
同樣被漁網纏繞的海龜。
潛水員正在解救塑料繩里的海豹。
縱觀這片海洋世界——
從珊瑚礁到海藻床,從基岩港到泥沙灣,從紅樹林到鹽場,這片生物多樣的富足之地,也是海洋最危急之所。
人類的索取、佔有和排放,讓它不堪重負。
這片生物與人類共同享用的海灣,是諸多生命實現物種存續的根基,也是我們的海洋獲得健康的希望。
每個物種都在為同一個使命而奮鬥,那就是將生命傳遞下去。
它們為此拼盡全力,並構成地球最偉大的奇觀——
那就是,我們的海洋。
它的美麗和脆弱,無時不在提醒我們。
海洋遭遇怎樣的過往,人類期許怎樣的未來。
它的神奇和豐饒,精彩和活力,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取決於人類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