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深夜自由時間在追一部新出的韓劇,名字叫《產後調理院》。
真是沒想到一部生產育兒片愣是拍出了喪屍片、懸疑片的感覺,緊張、刺激、又好哭又好笑。
儘管有些情節略顯誇張,但作為一個過來人,小暖掏心窩子地說,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真實的生娃片。編劇簡直就是女性「肚子里的蛔蟲」,生產時和月子里會經歷的種種細節,都被拍出來了。
我保證你會一邊看一邊狂拍大腿,心裡暗暗喊著:「是不是編劇在我家安裝了攝像頭!」
而那些還未當媽的朋友們,看完之後你會覺得,自己對於生孩子的那些事了解得還遠遠不夠多。
來~來~來~一起去大型人間真相現場探一探吧!
每個產婦都會經歷的分娩五階段
生產時,多少女性都彷彿走了一遭鬼門關。
《產後調理院》里的女主吳賢珍,當媽媽之前是公司的高管。作為職場狠人,一路摸爬滾打、披荊斬棘才爬上了高層的位置,儘管高齡懷孕,但仍然不能放棄這來之不易的職位。
紅唇、合體的套裙、細高跟鞋,除了愈發凸起的肚子之外,女主和孕前沒什麼倆樣,依然在職場扮演拚命三郎。
直到羊水破掉的那一刻,她還在為了訂單帶球工作,一路飆車到機場攔截外國客戶。
但強悍如女主,到了產房,也依然逃不出被虐的命運,經歷著所有產婦必經的生娃五階段。
第一階段:屈辱期
破水前一秒都又美又颯地吳賢珍,一進病房就被放倒灌腸、剃毛,生過娃的集美們都懂的。
咱這兒的醫院大多沒有灌腸的要求,但生產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poo出來,超級尷尬。當然,也許當時的你,很有可能已經疼得無暇尷尬了。
被這樣「虐」過之後,接下來,吳賢珍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內檢」。一波又一波地男醫生來對她進行內檢,幾個實習生輪番檢查,一個說開了三指、一個說開了四指,病房秒變教學現場,女主在一旁開懟:「你們是在開學術會議嗎?」
此刻還有力氣懟人的女主,很快便進入了華麗麗滴另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禽獸期
到這時,我們才明白,屈辱是人類所能感受到的非常奢侈的情感。
基本上到了這個階段,准媽媽們已經由「人類」退行為一直哭嚎著求饒的「禽獸」。
女主被一波又一波地疼痛打敗,痛到懷疑人生的時候,哪管什麼拉瑪澤呼吸法,她只想掐著老公的脖子要求打無痛。
無痛針打過之後,女主又走入了下一階段。可惜,這一階段卻並不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的,出於各種原因和沒來由的擔心,許多女性沒辦法「享受」到無痛的福利。對,這的確是「享受」。
第三階段:無痛天國期
無痛,是人類之光,讓產婦一秒天堂。
女主終於從「禽獸」變回了「人類」。她又可以氣定神閑地看書、回郵件,甚至還有空擔心老公是否在餓肚子。
但是這片光,只是短暫的停留在人間。很快,產婦們會迎來下一程。
第四個階段:發狂派對期
女主還有30分鐘就要生了,此時的她迎來了暴風驟雨般地疼痛。
猶記得生潼潼的時候產房裡哀嚎遍地,「救救我吧!」、「快給我剖了吧!」、「求求你了!」……各種聲音此起彼伏。所以,看到女主躺在床上聲淚俱下地向大夫求饒,簡直不要太熟悉。
曾經,有許多文字試圖精準地描述臨產時那種極致的痛感,我覺得都不如這部片子來得形象。
女主稱那疼的感覺,就像是規模宏大的動物遷徙。成千上萬隻角馬、犀牛,撲通撲通地踩在你的肚子上、心上。
鏡頭不斷在女主被汗水浸濕地扭曲面孔和草原大遷徙地畫面之間切換,讓屏幕外地人看了也不自覺地生出幾分疼來。
在產床上的那段,簡直真~實~到我都不敢再去看第二遍了!女主明明都已經在拼盡全力,大夫卻還在說她沒使對勁兒;女主咬著牙憋著氣,大夫卻忙不迭地提醒她別咬牙,會把牙咬斷的;女主只好咧開嘴呲著牙,一次次起身,用力……
用力過猛地女主,幾乎要暈過去了。
期間,有那麼短暫的一小會兒,她去和陰間使者打了一架,把自己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
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地用力、大夫的推肚子,終於,娃出生了。
接下來,媽媽們進入了分娩環節的最後階段。
第五階段:必須開心期
不知道你們生完之後,看到娃的第一眼內心是何種感覺?
反正當娃被抱到我身邊的那一刻,我產生的不是一種充滿母性的親切感,而是一種——陌生感。
就像片中的女主那樣,她本以為看到娃的那一刻,內心會充滿感動和喜悅,沒想到內心os的是:「怎麼皮膚這麼紅?這算漂亮嗎?」
不過,產後出人意料的事,這才僅僅開了個頭而已。
一段新生命的人生開啟了;而女主作為「吳賢珍」的人生,結束了。
生產之後,媽媽們得到的是孩子,失去的又是什麼?
生產完的吳賢珍,回到了病房。
老公和婆家都合不攏嘴地圍在嬰兒身邊,女主渾身無力地癱在床上,虛弱地說著「水」、「水」,聲音卻淹沒在家人的一派喜悅中。
老公覺得老婆太辛苦了,婆婆卻反駁著:「一天之內娃就出來了,是順產呢。再怎麼辛苦,只要一看到孩子的臉,就會忘了一切,這就是媽媽呀!」
「順產」?難道它不夠疼嗎?女主剛才遭的罪,居然就這樣輕輕鬆鬆被這兩個字一筆勾銷了。
還是女主媽媽真相了:
「說什麼順產,世界上哪有順產,我家孩子經歷了九死一生呢!」
是啊,順產二字何等輕盈,彷彿女人們隨隨便便就卸了貨。但痛感不強烈、產程短的那些女人,一個個都是上輩子拯救了宇宙,可遇不可求。
大部分女性在生產時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波折,疼就算是稀鬆平常的事兒了,順了N個小時又轉剖的,打催產素吐得七葷八素的,大有人在。
剖腹產的也不必說,光是手術前大夫解釋的那一堆風險就已經讓人心驚膽戰。
而那些痛與苦,都最終被留在了那道傷疤中,被縫進心裡,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變淡。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生完孩子就好了」之類的話,看看《產後調理院》里的女人吧!
生完之後,肚子還像七個月似的;幾個小時還未排尿的,就要被插尿管;因為側切而帶來的不適感,讓她們連坐下都要小心翼翼;還有煩人的漏尿,打個噴嚏,就有可能尿失禁。
更為重要的是,「生還」之後的媽媽們還會徹底失去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東西:自由。
或者更準確一些說,在媽媽們懷孕的那一刻起,這個詞語就已經從她們的人生字典中消失了。
有時候,她們失去的,是喝一杯冰美式的自由。
女主吳賢珍怎麼也沒想過,每天到咖啡館點一杯冰美式已經習慣地就像吃三餐一樣,但卻在她懷孕之後變得如此困難。
她日漸凸顯的肚子,讓咖啡館的店員、顧客輪番來「教育」她,不能點咖啡,要換成果汁。
每次點單時,她就像做錯事怕被人發現的孩子那樣,四下里張望著,悄悄地讓店員幫她降低咖啡因濃度,到最後乾脆不得不徹底換成獼猴桃汁。
她以為忍到生完了就好了,沒想到一句「產婦怎麼能喝冰的」就把她的願望擊碎。
有時候,她們失去的是吃東西的自由。
生完孩子之後媽媽們的三餐,基本上都離不開「下奶」二字,各種無鹽的油膩的湯湯水水喝到想吐。就像片中那樣,在月子中心一位媽媽點個炸雞外賣,搞得像毒品交易一樣小心翼翼,唯恐被別人發現。
基本上,媽媽們愛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催不催奶,以及對孩子好不好。
有時候,她們失去的是做自己的自由。
每個生了娃的媽媽,都被抹去了姓名。片中,在月子中心,那裡的每個女人都被稱為「某某媽媽」,沒人關心你自己的真實姓名。
而你在產前在哪個牛氣衝天的公司,做著什麼樣令人仰慕的職位都沒人care,大家關心的只是,你是在哪家醫院生產的,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以及你有沒有奶,是不是已經實現了全母乳。
就像女主吳賢珍在劇中所說的那樣,生完孩子之後的她,變成了半人半母。
因為第一次當媽媽的生疏感,讓她各種手忙腳亂,她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但過去那個在職場上拼殺的、出色的吳賢珍又再也回不去了。
她,已經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誰了。
生了孩子之後的女人,曾經的瀟洒光鮮洒脫,都被小生命的光環褪去,媽媽們之間的較量,看的是你為孩子犧牲了多少,你是否足夠偉大。
充滿「凡爾賽文學」和道德綁架的月子中心
只能說,生產中的雞飛狗跳,只是序曲。
娃的一聲啼哭,才開啟了媽媽們的潘多拉寶盒。
女主吳賢珍住進了高級產後調理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月子中心。她本以為自己花大價錢住進天堂買個舒服,但怎成想一不小心誤入江湖,媽媽們之間的各種鄙視鏈,將人性、階層、攀比展露無遺。
在媽媽國里,有著一套嶄新的制度和規則。像那趟雪國列車一樣,被分為一等座和末等座。
能坐在一等座的,是母性被得到認可的媽媽們。而母性,意味著媽媽們能為孩子犧牲多少。
同時養育多胞胎、不打無痛忍受陣痛的「自然分娩」、母乳親喂滿兩年……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媽媽,自然就是這裡的女王。
她們因為有著最寶貴的育兒經驗、竅門,最高級的育兒情報,而受到其他媽媽們的敬仰和討好。
而呆在末等座的媽媽,大齡、頭胎沒有什麼經驗、沒有母乳或者奶量很少,而且還是職場媽媽。像女主吳賢珍這樣的,就是條條都符合,在月子中心自然沒有什麼地位和話語權,還會遭到別的媽媽暗地裡的鄙視和嘲諷。
在片中的月子中心,到處飄散著「凡爾賽文學」:
「我的孩子太黏我了,都兩歲多了還天天就惦記著那口母乳。」言外之意,顯示自己是個偉大的媽媽,喂母乳竟然堅持了兩年多。
「哎呀,我的寶寶啊,媽媽的奶水太多噴到你了,媽媽真是太對不起你了,不能讓你舒服的吃飯。」言外之意,自己的奶水已經多到井噴,而別人的奶水量少到只能當娃兒的零食。
想要逃離媽媽列車的末等座,唯一的武器就是:母乳。月子里的媽媽們,為了實現全母乳,無所不用其極。
女主乳頭扁平,乳房條件不好,再加上她第一次做媽媽也不熟練,所以每次餵奶都會弄哭孩子,母乳一直特別不順利。
為了讓孩子乖乖銜乳,月子會所的阿姨們用「魔性奶」偷梁換柱,先讓孩子吃奶瓶,等到他吃得正酣的時候,再迅速將奶嘴拔出換上媽媽的乳房。
沒生過娃或者母乳特別順利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樣很誇張,但彈幕里那些經歷過的女性們都大呼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紛紛說這看似荒誕的招數,自己當年在月子里也曾用過。
跟一閨蜜聊到這片子,她說她看這段的時候就想起了當年那個月子里怎麼也抱不好娃的自己。
娃在她懷裡各種不舒服,煩躁、哭鬧,每次餵奶都著急上火。雖然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網路上的抱娃姿勢,記下動作和要領,又一遍又一遍地在娃睡著時拿著抱枕練了又練,但好像總是差一點。
想做個好媽媽的心愿讓她陷入了無比的焦慮。
她看著娃在自己的親娘、婆婆,甚至老公懷裡睡得安穩、呆得舒暢,看著來家裡看望她的表姐如此輕鬆地抱著娃在屋裡散步,她真的覺得自己太糟糕了。如此簡單自然的事兒,為什麼到了她這裡就萬般困難。
也許,她永遠也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她這樣想著,愈發焦慮。而越焦慮,奶水就越不順暢,月子里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喪。
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親喂成功,是在某天夜裡。她迷迷糊糊的斜靠在椅子上打了個盹,等她醒來發現抱娃的姿勢一點都不標準,但娃卻很乖,不吵不鬧,吃得香甜。
那一刻,她明白了,原來成功的秘訣,並不在姿勢和動作,而是她身心的放鬆。
就像劇中的吳賢珍,她默默觀察著身邊的媽媽們是如何餵奶的。她們都看起來那麼平和,發自內心地撫摸著寶寶,和他們說著充滿愛意的話。
可她自己,每次都那麼僵硬、那麼挫敗、那麼緊張,對寶寶也說不出任何好聽的話來。
當吳賢珍把鬱結在心中的壓力向月子會所的姐妹一吐為快時,姐妹蹭一下站了起來,要帶她去個好地方釋放一下。
鏡頭一轉,兩個媽媽竟然來到了嬰兒室。
隔著玻璃窗,看著嬰兒床里被收拾得乾乾淨淨、每個毛孔都散發著奶香的小毛頭,香甜睡著的模樣,吳賢珍那顆緊繃的心,放鬆了下來。
原來,姐妹說的好地方是這裡呀!吳賢珍笑了。
姐妹說:「看到媽媽笑,感覺孩子也會開心的,因為孩子最喜歡看到的,就是媽媽的笑容。」
就這樣,在無比放鬆、自然的氣氛下,吳賢珍對娃兒說了許多話,那句「我愛你」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她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個好媽媽,對孩子說充滿愛意的話如此簡單!
看到這一幕,我的眼淚,一下子就不爭氣地流了出來。是啊,媽媽開心,寶寶才能也幸福。
母親,要自我關懷,才能與孩子建立更好的聯結。她要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把愛帶給孩子;她要先學會接納自己,才能解讀那個新的生命。
我想,這部片子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為它足夠真實。讓這些真實被看見,把人人口中認為是生孩子理所當然要忍受的事、媽媽們理所當然要接受的事,以笑中帶淚的方式講述給所有的人。
沒有美化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沒有用「偉大」作為看待母親的濾鏡,更沒有鼓勵犧牲自我作為對媽媽們的道德綁架。
同時,這部片子也不乏溫柔。她讓媽媽們做回自己的同時,並非讓她們拋棄母親這個社會角色。
它只是,允許媽媽們失誤,然後成長。
對寶寶的愛是自然而發的,而一味的完全犧牲也是不必要的。
你大可不必被片中的真實所嚇到,因為裡面的情節依然搞笑滿滿。
比如產婦出院時,覺得到處都是細菌,唯恐寶寶會生病的樣子,像極了躲避喪屍的《釜山行》;比如被妻子們生娃之後的激素和壓力連累得叫苦不迭的爸爸們,他們之間結成的奇怪又爆笑的「月子式友情」,都是媽媽們不容錯過的解壓「甜點」。
畢竟,當媽不易,需要插科打諢、黑色幽默,才能笑對人生的難。
同是當媽的,就不要道德綁架,也別彼此為難了。我們都在盡己所能做好「母親」這個角色,只是可能適合的路並不一樣。多一點對他人的看到和理解,少一些強加於人的標準與苛刻,允許每個人都成為獨特的那個自己,多好。
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理所應當的「忍耐」,而在做媽媽這件事情上,其實我們已經付出挺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