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金牛座的文藝大咖們(建議收藏,可提升自信)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從小時候,米羅就對於大自然的風景非常熱愛,對於自己成長的地方更是如此。畫畫對於安靜及敏感的他來說,似乎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工做。他的父親對於天文很有興趣,而此興趣多少也影響到米羅。同時,他也有著對藝術的敏銳。 也很喜歡畫(女人、小鳥、太陽、星星)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生於日本東京,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建築五宗師》書中與呂彥直、劉敦楨、童寯、楊廷寶合稱「建築五宗師」。


瓊瑤(1938年4月20日—),筆名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原名陳喆,台灣著名的言情小說作家、影視製作人。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丈夫是皇冠文化負責人平鑫濤。其九歲便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二十五歲時,在《皇冠雜誌》發表了正式出道作《窗外》。


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19世紀著名英國作家、詩人,世界文學名著《簡·愛》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之一。


胡茵夢(Terry Hu,1953年4月21日—),本名為胡茵子,滿族,瓜爾佳氏,祖籍遼寧省瀋陽,生於台灣台中市存信巷,台灣前電影明星及現任西洋文化書籍翻譯,曾有「台灣第一美人」的稱號,也曾因和台灣著名文壇才子狂人李敖的閃婚閃離而名噪一時。


亨利·菲爾丁(Henry Fielding,1707年4月22日—1754年10月8日),英國小說家,劇作家。其代表作品《湯姆·瓊斯》對後世影響較大。


耶胡迪·梅紐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1999年3月12日),著名的美國小提琴家。猶太人,7歲在其師帕辛格指揮的舊金山交響樂隊伴奏下演出拉羅《西班牙交響曲》,被譽為「神童」。曾在紐約交響樂隊伴奏下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家的行列。與歐洲、美國的主要交響樂隊伴奏下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此後在卡內基大廳舉行獨奏會,從而進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戰後訪問過蘇聯、以色列、日本、印度,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過一定作用。七十年代出版了他的自傳《未完的歷程》。他的演奏具有輝煌的技巧、獨特的氣質和動人的魅力。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刻地影響了此後的哲學,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的諸多流派。康德一生著述豐厚,其中核心的三帙合稱「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系統且關連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被視為現代哲學的開端。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或公曆1616年5月3日)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5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是俄裔美國作家,同時也是20世紀傑出的文學家、批評家、翻譯家、詩人、教授以及鱗翅目昆蟲學家。1899年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他在流亡時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俄語小說,包括俄語文學《天賦》,但真正使他成為享有世界級聲譽偉大作家的是他用英語完成的《洛麗塔》。他同樣也在昆蟲學、國際象棋等領域有所貢獻。


哈爾多爾·基爾揚·拉克斯內斯(Halldór Kiljan Laxness,本名哈爾多爾·格維茲永松(Halldór Guejónsson),1902年4月23日—1998年2月8日),冰島小說家,195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主要作品有《獨立的人民》(也有譯作《獨立的人們》)、《漁家女》(也有譯作《沙爾卡·瓦爾卡》)、《原子站》、《快樂的流浪人》、《小小的故事》、《唱歌的魚》、《春返樂園》,以及所謂的「三部曲」(由《冰島的警鐘》、《歡樂的少女》、《哥本哈根之光》構成)等作品。劇作方面,有《燈罩遊戲》;而回憶錄方面,著有《詩人的時光》。此外,還翻譯海明威、泰戈爾的作品。


秀蘭·簡·鄧波兒(Shirley Jane Temple,1928年4月23日—2014年2月10日),生於美國加州,享譽全球的美國傳奇童星及外交官,全世界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童星,肯尼迪中心榮譽獎得主。秀蘭·鄧波兒1928年4月23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父親是銀行出納員,母親則是一名家庭主婦。她還有有兩個哥哥George Francis, Jr.和John Stanley。鄧波兒混有英國、德國和荷蘭血統。


李敖(1935年4月25日—),男,字敖之,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台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台灣無黨派人士,曾任台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布退出台灣政壇。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創下歷史記錄,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冊,凡3000萬字。2005年9月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所頂尖高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下午4點鐘)是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他被視為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歷史學家們一般將休謨的哲學歸類為徹底的懷疑主義,但一些人主張自然主義也是休謨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謨的學者經常將其分為那些強調懷疑成分的(例如邏輯實證主義)、以及那些強調自然主義成分的人。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785年4月26日—1851年1月27日),美國畫家、博物學家,先後出版了《美洲鳥類》和《美洲的四足動物》兩本畫譜。其中的《美洲鳥類》曾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和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他繪製的鳥類圖鑑被稱作「美國國寶」。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數學哲學、精神哲學和語言哲學等方面。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維特根斯坦在好友比萬(Edward Bevan)醫生家中與世長辭。他逝世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告訴他們,我已經有過非常精彩的人生」。維特根斯坦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富有激情、深刻、熾熱並且有統治力。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1935年3月8日),原名阮鳳根,學名阮玉英,原籍廣東中山,生於上海。中國默片時代(1920—1930年代)最著名女演員之一。阮玲玉24歲的悲劇性早殞使她成為中國電影的一個標誌,一生共主演29部電影。阮玲玉在拍攝《國風》後,於1935年3月8日服安眠藥自殺,年僅25歲。阮玲玉主演的電影僅有《戀愛與義務》、《桃花泣血記》、《小玩意》、《再會吧,上海》、《神女》、《新女性》、《一翦梅》、《歸來》、《國風》9部至今仍存拷貝。其中原已散佚的《戀愛與義務》在1990年代於烏拉圭尋回。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1917年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1935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系學習師從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和布魯爾。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


王晶(Wong Jing,1955年5月3日—),原名王日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省紹興市,著名電影及電視劇導演、編劇、製作人。王晶在香港電影素有「爛片王」之稱,以善於創作另類賣座電影見稱。2005及2006年他獲得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獎,他也曾經於1999年入圍過第3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但一般影評人對於王晶的電影,都以「低俗」來作評價。他們都認為王晶的電影常以商業角度考慮,尤其是他專門製作電影予文化水平不高的草根階層欣賞,其電影諸如《精裝追女仔》等,內容多數市井粗鄙,對白中常有「屎尿屁」的字眼。王晶本人常對此不予否認,認為自己電影低俗只是因為觀眾口味而已,從票房數字已可見一斑。


康熙皇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愛新覺羅氏,名玄燁,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為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廟號「聖祖」,史稱清聖祖或康熙帝。


玄燁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順治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六十九歲。在位六十一年零十個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1722年至1985年間曾為全球有官方記錄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此記錄於1986年為日本天皇昭和天皇超越。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知名音樂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經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使。身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氣質與有品味的穿著著稱。她生前主演的多部電影例如《羅馬假日》、《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為無數人眼中的經典。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


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S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譯齊克果、祈克果、克爾凱郭爾、吉爾凱高爾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麥哲學家、神學家及作家,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


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猶太裔德國人,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革命理論家、記者、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他的觀點在社會科學和社會政治運動的發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共產黨宣言》(1848年)、《資本論》(1867年–1894年)等;他的一些著作是與其朋友,同為德國革命社會主義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知名醫師、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生於奧地利弗萊堡(今屬捷克),後因躲避納粹,遷居英國倫敦。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發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利比多」(Libido)、「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俄狄浦斯情結,參見:俄狄浦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如今其理論的大部分細節已經被心理學界拋棄,但理論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心理學發展,而且對哲學、美學、社會學、文學、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


哈里·埃德蒙·馬丁松(Harry Edmund Martinson,1904年5月6日—1978年2月11日),瑞典作家、詩人,1949年獲選成為瑞典學院成員的第15席,1974年與艾溫德·約翰松共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詩集《現代抒情詩集─詞華集》《流浪者》《信風》;小說《麻花開時》《外出遊歷》《道路》。北島/編譯,《北歐現代詩選》,重慶大學出版社。


喬治·克魯尼(George Timothy Clooney,1961年5月6日—),生於美國肯塔基州列剋星敦,美國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聯合國親善大使、社會活動家、時代百大人物之一,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及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持有人。


儒貝爾(Joseph Joubert,1754年5月7日—1824年5月4日),法國文人,終其一生,未有著述,身故後好友夏多布里昂( vicomte de Chateaubriand)替他整理筆記,結集成《隨思錄》,頗獲稱賞。往後,該書由儒氏的後人多次增訂,使他獲得了身後的文名。


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1812年5月7日—1889年12月12日),英國詩人,劇作家,主要作品有《戲劇抒情詩》(Dramatic Lyrics),《環與書》(The Ring and the Book),詩劇《巴拉塞爾士》(Paracelsus)。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是浪漫主義中期德國作曲家。生於漢堡,逝於維也納。他的大部分創作時期是在維也納度過的,是維也納的音樂領袖人物。他被一些評論家將其與巴赫、貝多芬排列在一起稱為三B。他對標題音樂與華格納的樂劇形式不認同,而是走純粹音樂路線。勃拉姆斯的很多作品已成為現代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之一。勃拉姆斯是不妥協的完美主義者,曾毀掉他的部分作品.也有一些未發表的作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樂派特徵。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對於瓦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瓦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反現代民族主義者,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作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最早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喧,小名李,號李爰,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起兮,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四川內江人, 祖籍四川省映秀。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加索交遊切磋。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1976年後定居台北市。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他與畢加索和馬蒂斯一同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3個畫家。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達利因為人們觸目驚心、與夢相關的超現實主義畫面所熟知。他的作品將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此外達利的繪畫藝術同時與電影、雕塑和攝影藝術接軌,促成了與影像藝術家的豐富合作。達利有著塑造極具個性又能得到認可的作品風格的獨特繪畫才能。這種風格振奮人心並讓其他創新都相形見絀。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1931年創作完成的《記憶的永恆》,也被叫做《軟表》。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

卡米洛·何塞·曼努埃爾·胡安·拉蒙·法蘭西斯科·德·傑羅尼莫·塞拉-特魯洛克,伊利亞·佛拉比亞侯爵( Marqués de Iria Flavia,1916年5月11日—2002年1月17日),簡稱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西班牙作家、詩人。198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除諾貝爾文學獎外,他獲得的其他榮譽包括1956年西班牙文學批評獎、1984年國家小說獎、1987年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1994年行星文學獎、1995年塞萬提斯獎等。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蜂巢》、《杜瓦特家族》、《為亡靈彈奏瑪祖卡》;散文《亞卡利亞之旅》等。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美國國寶級電影女演員,全世界唯一一位四奪奧斯卡影后者。赫本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並且橫跨數種表演類型,一生共獲得過4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為影壇最高紀錄,以及共計12次奧斯卡獎提名(全部為最佳女主角)。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影視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


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法國寫實派小說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別是他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柏林之圍》等作品都已成為世界文學的珍品。


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5.13—1963.8.31),法國畫家,立體主義代表。1882年5月13日生於塞納河畔的阿讓特伊,他的父親是位房地產經紀人。1963年8月31日卒於巴黎。他的影響實際上並不比畢加索小。他與畢加索同為立體主義運動的創始者,並且,「立體主義」這一名稱還是由他的作品而來。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輕時在雲南農場做過知青,插過隊,做過工人、老師。1978年至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1984年前往美國留學。1988年獲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1992年後開始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於北京。


亨利·方達,全名亨利·傑因斯·方達(Henry Jaynes Fonda,1905年5月16日—1982年8月12日),美國著名影視、舞台劇演員。簡·方達之父。亨利·方達被他的親友們稱為「Hank」。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第三代羅素伯爵(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英國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很多人將羅素視為這個時代的先知,而與此同時羅素的許多政治思想卻又是十分有爭議性的。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鬥士,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1921年羅素曾於中國講學,對中國學術界有相當影響。


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也譯作瓦爾特·格羅皮烏斯或葛羅培斯),德國建築師和建築教育家,現代設計學校先驅包浩斯的創辦人。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複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年5月19日—1814年1月27日),德國哲學家。儘管他是自康德的著作發展開來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輕視了。費希特往往被認為是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兩人哲學間的過渡人物。近些年來,由於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爾和康德一樣,對於主觀性和意識的問題激發了他的許多哲學思考。費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學,他被一些人認為是德國國家主義之父。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創作的《人間喜劇》(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說,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