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基礎比朝鮮還薄弱,是如何逆襲的?

從地理劃分上說,韓國是一個標準的半島國家,但由於同朝鮮這個唯一的陸上鄰國存在事實上的隔離,韓國基本不可能通過陸路與周邊發生聯繫,因而其更多的還是表現出一個島嶼國家的特點。從面積和人口上說,韓國勉強能夠達到一個中國東部省份的規模,而且由於自獨立之初就「淪為孤島」,早期韓國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那麼在後來的南北博弈當中,韓國是如何搭上經濟騰飛的快車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對比一下半島南北的先天條件:由於古代朝鮮多從中原地區引入文化和技術,以至於越靠近中國的地方生產力水平越高,因此半島在整體上呈現出「北強南弱」的格局。日本在近代侵入朝鮮之後,為了以半島為跳板加快對中國的蠶食,相繼將許多大型的工業設施靠北配置,南方則繼續以傳統農業為主,久而久之便形成「北工南農」的局面。甚至直到日本戰敗投降,朝鮮半島進入南北對峙之後,這種整體性的格局依舊沒有得到改變。

冷戰開始之後,朝鮮和韓國分別作為兩大陣營的代理人開始了全方位的比拼和競賽,而先天勢弱的韓國毫無懸念地在第一輪對決中落敗。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相比於韓國遙遙領先,當時北方居民的生活水平遠遠強過南方,甚至與日本相比也綽綽有餘。然而僅僅十年之後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承晚的理念被推翻,韓國將全部希望寄托在軍人出身的朴正熙身上,一個新的時代正式開啟。

由於持續三年的戰爭摧毀了一切,韓國在戰後一窮二白,但此刻的李承晚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相反卻將出路著眼在美國的經濟救助上。與龐大的難民人口和失業人群相比,美國的援助物資顯然是杯水車薪,當人們再也無法忍受之際,時任釜山軍需司令的朴正熙站了出來。李承晚被推翻之後流亡海外,新政權則迅速成立了國家再建委員會,此刻對於朴正熙及其追隨者而言,任何口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儘快將國家從谷底拯救出來。

從事後來看,朴正熙的做法與八十年代以後的中國並沒有什麼兩樣,核心均在於「引入必要的外資」。歷史的轉折點往往就在某個瞬間,從這一刻開始韓國的經濟翅膀開始騰飛。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和日本資金注入,一大批先進企業和基礎設施在韓國破土動工,而先前居高不下的失業人群也順勢為之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此後就業率的提升帶動社會的穩定,而穩定的環境復又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韓國的稅收達到此前從未有過的水平。

圖-韓國街頭

解決了第一步的問題之後,第二代韓國人開始重點扶植本民族的企業,像三星、現代、LG等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得到國家重點「關照」的。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韓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起先的不足一百美元飆升到後來的上萬美元,甚至還舉行了漢城奧運會,巨大的成就令世界為之瞠目。儘管今天的韓國已經徹底將朝鮮甩在身後,但正如之前分析,韓國的「孤島」缺陷仍舊在某些方面制約著國家發展。

圖-活潑的韓國人

最為典型的是飲食方面,由於陸路不通,韓國的水果、蔬菜、蛋禽和肉類均依賴海空運輸,而這樣的輸送方式要麼成本高昂以致價格太貴,要麼速度緩慢以致不夠新鮮。因此,儘管電子產品在韓國已經「爛大街」,但新鮮食品卻是一種短缺的奢侈品,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部分韓國人來到中國之後都會選擇大快朵頤地一飽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