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原因在這裡......

哈嘍,我是言小喬。

《以家人之名》已經完結了,遺憾的是,編劇水阡墨的這個劇本,如同她的另一部作品《下一站是幸福》一樣,高開低走。

豆瓣評分從開播之初的8分+,最終跌到了如今的7.0。

究其原因,小喬認為是套路作祟。

如果說仙俠劇《琉璃》的套路是整個國內仙俠劇創作者共同探討的結果。

那水阡墨的編劇作品,則源自於水阡墨作為一名成熟的言情小說作家多年寫作的固化邏輯。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頗多爭議的作品——《以家人之名》。

1

《以家人之名》以家庭與溫暖為切入點,看似打破了以血緣為紐帶的親緣關係,講述兩個破碎的家庭,三個失去母親的孩子的故事。

不可否認,《以家人之名》開播之初的高口碑與高熱度,離不開創作者對熱點的把握與生活細節的觀察與摸索

兩個爸爸撫養三個孩子,編劇既抓住了國內影視劇市場的空缺——充滿生活感的家庭劇;

同時,也抓住了年輕受眾「磕CP」的趣味。

創作者設計了非常多的細節,最大限度的還原90年代的生活氛圍。

同時,兩位爸爸也極具CP感,喜歡做飯與小孩子的李海潮,在整個組合家庭中不自覺的擔任了母親的形象。

而工作忙碌、又有些逃避家庭生活的凌和平,則無縫銜接父親的角色。

李海潮的嘮叨與凌和平的還嘴,製造了一種完美家庭的假象,同時也增強了娛樂性質與看點。

事實上,對熱點的敏感度和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情節編排手法,是編劇水阡墨的一貫特點。

《以家人之名》中編劇試圖打破血緣的親情關係,建立一種以陪伴與關心為核心的親人模式;

《下一站是幸福》中編劇塑造了一個30+,卻希望談一段浪漫、純粹愛情的賀繁星,她試圖打破普羅大眾對30+女性固有的婚戀觀。

《以家人之名》中,對生活細節的把控,生活質感的追求,都體現了編劇對家庭劇的理解和某些特質的還原;

《下一站是幸福》中,編劇藉由幾位女性之口,講述了30+女性生活中的艱辛,展現了成熟女性的戀愛觀。

例如賀繁星的閨蜜楊小雨在面對出軌老公的態度上,她的一段台詞是極其辛酸且具有生活感的。

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熱點的把控,絕對是水阡墨的巨大優勢。

不論《以家人之名》或者《下一站是幸福》他們最終的口碑如何,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們一定帶給了觀眾新的追劇體驗和看待生活的視角。

2

如果說開播之初的生活質感是水阡墨作品的優勢,那麼單薄的人物塑造和固化的網文思維則是她最大的弊病。

當觀眾熱衷於吐槽陳婷的自私時,其實展現了這個角色在塑造之初的無意義。

劇中不論是「反派」陳婷、洗白的賀梅,亦或兩個爸爸李海潮、凌和平,他們的人物性格本質上都是極其單薄的。

陳婷和賀梅的離開與出現,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就是俗稱的工具人。

在凌霄的妹妹去世後,陳婷總體上就是瘋狂,沉浸在折磨凌和平與凌霄的情緒之中,可是沒有一個人是只有一種情緒的。

陳婷的出現,同樣只是為了凌霄離開這一個目的,甚至於編劇設計了出車禍的情節。

整個過程中,陳婷依舊只能表達一種情緒,高高在上的富太太,我來接兒子;

而九年之後的再次出現,看似陳婷有了從自私到為兒子著想的轉變,可觀眾卻不買賬了,認為這是強行洗白,匆匆結尾。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編劇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把陳婷看做了推進故事情節的工具人。

在女兒去世時,她只有折磨老公兒子這一種情緒,而她內心深處的自責、愧疚,對兒子、老公的愛等等情緒是缺位的。

而「正派」的代表李海潮,同樣是工具人。

這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他喜歡做菜、喜歡孩子,他是一個老好人,不計前嫌收養相親對象的兒子,他也是一個尊重女兒的好父親。

李海潮有缺點嗎?

以上,是觀眾可以看到的對李海潮的全部印象。

那麼問題來了,李海潮有缺點嗎?劇中所表現出的李海潮有成長的一面或者轉變型的一面嗎?

答案是:完全沒有。

九年前的李海潮,他唯一一次發脾氣,是因為二姨對子秋的苛責。

九年後的李海潮,作為這個組合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他在三兄妹的故事中,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三兄妹冷戰、和好,李海潮在這個過程中是缺位的。

劇中沒有展現李海潮的情緒變化以及情感轉變,反而更多的將線索放在了三兄妹的情感糾葛上。

可問題是,這不是一個家庭劇嗎?如果兩個爸爸在這場冷戰中是缺位的,那麼「家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便反映了另一個問題,編劇的固化網文思維。

3

水阡墨,作為一名轉型為編劇的作家,她的編劇作品沒有脫離網路小說的固化思維。

《下一站是幸福》中,賀繁星與小10歲的男友元宋相戀,賀燦陽與小10歲的蔡敏敏相愛。

該劇的重點已經漸漸從探討30+女性的婚戀觀轉變成了甜虐交錯的姐弟戀與師生戀。

《以家人之名》中,原本觀眾希望看到這個組合的五口之家他們怎樣攜手,度過生活中的坎坷與磨難,成為最親近的無血緣關係的親人。

但是,九年後的重新歸來,編劇卻讓兩位爸爸成為鬥嘴嘮嗑的吉祥物,三兄妹上演了一出狗血淋頭的愛情劇。

本質上,這就是一種網路小說的思維。

不論他們怎樣反映生活中的艱難苦痛,不論他們怎樣抨擊社會現象,但最終的落腳點都放在了男女主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上。

總體而言,《以家人之名》是一部不錯的家庭劇,但同樣,它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家庭劇,應該是反映生活的一個最佳通道,我們喜歡《父母愛情》中一家人攜手共度、拌嘴吵鬧的生活氛圍;

我們懷念《請回答1988》中,鄰里之間相互幫忙的情誼,一群發小聚在一起看電視、吃東西的純粹情感;

我們也為《小偷家族》中這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家」與「家人」之間的陪伴與包容而感動。

這或許,才是家庭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家的一方小天地中,藏著最真實的自己,最真摯的情感,也有最暖心的陪伴和最貼心的家人。

不需要狗血的三角愛情,不需要有錢爸爸的出現,不需要有苦衷的媽媽的回歸,只是最簡單的生活,最樸素的日常。

(本文圖片源於網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