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喻恩泰新作受好評 《白色月光》關注婚姻問題

原標題 《白色月光》:婚姻里的堅守與放下


《白色月光》收穫不少好評


近期,《白色月光》開播以來收穫不少好評。這部由劉紫微導演的都市情感劇,在充滿懸疑感的劇情設置下,以“女性向”的視角,探討了諸如“出軌的丈夫能不能被原諒”“女性如何平衡職業與家庭”等尖銳問題。


隨著女性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到社會經濟生活中,她們在傳統婚姻生活中的角色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妻子、母親的身份內涵,因外延的不斷豐富,日益處在嬗變的邊緣。在《白色月光》中,出色的建築師張一是典型的獨立女性,她的家庭以女主外男主內的新型方式分工。丈夫張鑫為支持妻子的事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每日照料讀幼兒園的女兒笑笑的飲食起居。而就是這樣一位堪稱婦女之友的“全職煮夫”,卻在一次次否認妻子的詰問之後,被證實與小區的書吧管理員楊雁有染,最終與妻子離婚,把一段原來算得上完美的婚姻變成了慘烈的“車禍現場”。


這部12集的電視劇,並沒有對感情問題的根源作過多分析,而是著力探索曾經牢固的家庭關係在瀕臨瓦解時,夫妻雙方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對妻子張一來說,她的真實自我與婚姻之間的衝突其實一直都在,只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自己難以察覺到其中的暗涌。在懷疑丈夫出軌伊始,她既相信自己的判斷,又不肯承認這種懷疑。後來,她遇到了別有用心而接近她的第三者楊雁。這個“新朋友”在情感上,對她表現出很大的同情與理解,在行動上甚至幫她跟蹤疑似第三者——笑笑幼兒園的老師孫雯雯。如此,張一似乎離找到丈夫出軌的真相越來越近了。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和別人心意相通,其實不過是為自己找了一個同樣的意見而已。越懷疑什麼,就越容易被能證明這種懷疑的信息吸引;越相信什麼,就越容易聽得進那些可以滿足內心期待的東西。


在對丈夫的懷疑達到頂峰時,張一病倒了。病中,張鑫與孫雯雯的糾葛被澄清,原來他是被勒索的。張一放下了之前的疑慮,重新相信自己的婚姻完好無損。可是,聰明如她,怎麼會一點都看不出楊雁背後的虛偽與離間手段呢?問題是,她內心還是認為自己的婚姻沒有理由出問題,她堅信自己當年的愛情選擇是正確的。於是,當那些經過選擇的、證明丈夫沒有出軌的事實擺在面前時,即使多年的好友佳琪不斷質疑,張一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相信丈夫。


是否要原諒出軌的另一半?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劇中,張一的父親在女兒面前感慨,如果沒有妻子當年寬容大度地重新接納出軌的自己,他就不可能有如今妻女相伴紀念金婚的日子。父親講出這段不堪的往事,目的是希望女兒在面對自己的婚姻難題時,可以多一分寬容,甚至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想一想還有沒有改善關係的可能。


其實,張一也曾在態度上動搖過,但在最終確認丈夫背叛婚姻後,還是毅然決然揭露真相,選擇離婚。當好友佳琪問她:“你想讓他們(出軌的人)付出什麼?”張一的回答是:“你問的是,我想得到什麼是嗎?”這個問題的轉向非常關鍵。這意味著,女性在婚姻中更關注,婚姻的狀態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以及自己在婚姻中期待獲得什麼。這種對自我需求的重視,在考量是否要結束婚姻時更加凸顯:是我選擇了結束婚姻關係,而不是婚姻關係把我逼到了絕境。


對於丈夫張鑫來說,離婚從來不是他的選項,至少不是首選。有趣的是,他的兩次主動表態都與經濟有關。第一次,因為遭到金錢上的勒索,他主動澄清被誤會的婚外情,由此獲得妻子的再度信任。第二次,則是表態同意離婚,因為他害怕情人用妻子公司做假賬的問題,害妻子吃官司,所以不得不答應情人的要挾。


張鑫是一個好父親,也曾是一個好丈夫。對他來說,在內心最脆弱的時候陷入的婚外情,只是世俗性的。他心目中的完美女人是張一,妻子才是他的“白月光”。在這裡,“蚊子血”與“白月光”似乎發生了錯置。婚姻內,本該終於化作“飯粒子”的妻子,卻成了咫尺天涯的白月光;婚姻外,本是“紅玫瑰”般令人情迷的情人,卻在比情感背叛更狗血的虛偽人性下,被拍作了一灘“蚊子血”。離婚之後,張鑫坦言還愛著張一,“愛到可以和她離婚”。他把他曾經的“白玫瑰”,化作了永恆的“白月光”。


“懦弱的人無法得到愛,愛是要花很大力氣的。”這是全劇結尾時女主角張一的一句獨白。在婚姻里,有些人的勇敢是堅守,他們堅信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在遭遇情感困境時選擇不離不棄。但是,也有些人的勇敢是放下,他們更冷靜地看到彼此之間的尷尬與無奈,主動給一段關係按下休止符。放下不等於放棄,它甚至可以比堅守更難。因為,有些人堅守的是心中曾經的白月光。(作者系復旦大學外國哲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