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系列紀錄片興起 要用動人旋律講述紀實故事

原標題:音樂系列紀錄片興起,音符中的時代記憶被更多挖掘

             用動人旋律講述紀實故事


音樂系列紀錄片《踏歌行》把音樂作為紀實影像的豐富素材


近年來,隨著各類音樂綜藝的播出,各色音符和旋律不斷縈繞於觀眾耳畔。然而音樂的藝術價值不止於作品本身,背後的故事、音符中的時代記憶,同樣彰顯其價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紀錄頻道日前播出的音樂系列紀錄片《踏歌行》把音樂作為紀實影像的豐富素材,當歌聲流淌而過,故事便於觀眾心間留聲。


音樂入題影像,讓更多旋律走入觀眾視野


在熒屏上,《聲入人心》《樂隊的夏天》《說唱聽我的》等節目將美聲、樂隊、說唱等更多音樂的可能帶入觀眾視野,探尋小眾音樂的寶藏。而當音樂以紀實影像的方式呈現時,旋律內涵的展示便更加充分。《踏歌行》聚焦於挖掘民謠歌曲的魅力。提及民謠,更多聽眾會帶著“流浪”“遠方”等刻板印象,但《踏歌行》以七集的內容尋訪生活的歌者,聚焦腳下實實在在的土地和身邊活生生的人。七位民謠音樂人像植物一樣紮根在故鄉的泥土,感受著時代的冷暖、糾結、掙扎、成長,頂著滿身灰塵,盛放出顏色不一樣的花朵。影片展示了民謠的多重樣態,充分表現了民謠的溫度與現實觀照。


進入《踏歌行》導演張木的音樂世界,他將民謠理解為民間的歌謠,即來自民間的音樂。承繼於中國自古以來歌以詠志的傳統,如今很多音樂人皆基於本土的民歌小調,從中汲取營養,創作出了異彩紛呈的方言民謠。這些民謠可能並不流行,卻鮮活、生動,帶有時代的印記和土地的氣息,將歷史與現實匯於一身。而在確定民謠音樂人選時,差異性成為篩選原則,地域、音樂、人物性格等的差異助力觀眾隨音樂踏歌而行,領略不同的時代風景。


探尋音符內涵,旋律歷久彌新,傳承精神品質


一首歌就是一段故事,音樂的舞台可以讓歌聲飄向遠方,而更多的精神內涵則需要通過紀實影像提供更大的講述空間娓娓道來。紀錄片《聆聽中國》便是從“聲音”的角度出發,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選取了一批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藝術,以“聆聽”的方式傳達其中的魅力。將鏡頭聚焦於遙遠的納西古樂,力圖以影像點燃日漸荒蕪黯淡的納西古樂會、找尋更多年輕的傳承者。而在《踏歌行》中,音樂人小河一直思考這個時代給兒童留下了什麼歌曲,也一直在找尋著衚衕里的老北京童謠。鏡頭下,老人為孩子們哼唱起久遠歲月中的兒歌,很多曲譜已找不到確切的出處,且旋律的還原也只能憑藉老人們的記憶,而即便如此,美妙的旋律未能在歲月中模糊消逝。影片展現了童謠的美妙,也記錄下這些值得代代相傳的、藏在旋律中的故事和精神。張木介紹:“兩年來,小河走遍北京、杭州、上海……每次尋謠,他都把老人、孩子和觀眾請到現場,讓那些老歌穿越時空,在當下復活迴響。而以小河作為系列的結尾,正是源於小河為當下的孩子不斷留住那些即將遺失的詩意和美好。”


耳畔的旋律雖短暫易逝,但紀錄片挖掘出的音樂存在的意義及其承載的精神,跟隨影像的講述,正緩緩流淌於觀眾心中。音樂讓時代記憶傳承,讓作品背後的內容凸顯,亦強化了音樂本身的魅力。


奏響時代旋律,在歌聲中聆聽社會與時代變遷


大型音樂紀實片《歲月留聲——新中國唱片60年》以不同歲月里的旋律變化,串聯起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每一首歌都記錄了一段時代的脈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祖國發展的宏圖被勾勒而出。歌曲的旋律不斷變化,讓觀眾心潮澎湃,愛國熱情也於胸腔不斷激蕩。


這些寫在華夏大地上的音樂,講述的是個體的成長故事,映射出的是各地的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激蕩出的是每個人的家國情懷。


在紀錄片《踏歌行》當中,衣濕樂隊、五條人等音樂人用歌聲記錄了自己故鄉的變遷,方言的唱法雖然很難被普遍認可喜愛,但一字一句皆傳達出濃厚的鄉情;他們的歌聲里,記錄著無數年輕人懷揣憧憬、漂泊異鄉打拚的心路歷程;回頭望向故鄉,那裡承載著往昔的回憶,而從今天的發展看去,故鄉卻是今非昔比的陌生景象,這也是當今社會城鄉不斷發展、新舊交替的時代縮影。張木說:“這些紮根鄉土的音樂人,正在以歌聲的方式訴說著自己與時代的關係,將音樂化為一部可見的歷史。”(本報記者 牛夢笛 張進進)


《光明日報》(2020年09月07日 09版